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搜商培养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搜商培养

2013-10-15 14:52 作者:汉字森林 阅读量:38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Web2.0的出现,网络传播模式日益丰富,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已远远超出人类有效利用这些信息的能力。为了使知识不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了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DL)的概念。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着手进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开发。目前人类又开始了对“后数字图书馆”的开发应用,展开了对“泛在知识环境”的探索。伴随信息社会的到来,尤其是在这种泛在知识环境之下,网络信息搜索能力即“搜商”已成为与“智商”、“情商”并列的人类第三种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比掌握某种具体知识更有价值。如何准确、快捷的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现代人必备能力之一。作为社会潮流的弄潮儿,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能力如何,学校应采取何措施系统地培养并提高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能力已成为社会倍受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求知主体和网民主力,必须学会充分高效地利用数字图书馆以及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才能为自己目前的成长与完善以及终身学习奠基。这就要求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而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搜商的培养。本文尝试着就泛在知识环境下大学生的搜商培养这一问题做些粗浅分析。

一、泛在知识环境的内涵

“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KnowledgeEnvironment)的提出源于2003年美国密歇根大学DL项目负责人丹尼尔•阿金斯所带领的“蓝带委员会”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交的《通过Cyberinfrastructure实现科学和工程革命》的报告,报告提议建立一项大规模的交互的的全球合作的“AdvancedCyberinfrastructurePogram”(ACP)。ACP致力于构建以协同平台、共享资源、虚拟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环境,为知识的创造、共享与应用提供基础保障。而其中的Cyberinfrastructure是指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泛在知识环境。

泛在知识环境产生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标志是知识网络(KnowledgeNetwork)。泛在知识环境的产生过程,也就是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知识网络是由知识节点和知识关联构成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实质是知识的空间结构的集合,是知识数字化载体的高级阶段。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促进了知识网络的形成,加快了泛在知识环境的产生,并使基于资源网络的数字图书馆也构建起适应泛在知识环境的虚拟数字图书馆和知识泛在机制,例如重庆大学图书馆已经引进了基于Web2.0的Lib2.0“馆人合一”先进新模式,并提出“OneWorld,OneLiabrary”的新理念。[3]知识的泛在化与泛在知识的一体化组织是泛在知识环境的首要特征。泛在知识环境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客户化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了对用户知识生命周期的有效满足,实现了个人知识信息的存取、交流无处不在的知识社会化模式。由此可见,泛在知识环境包含知识内容、应用环境和用户群体这三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用户群体对知识的应用则是信息传播的最终目的。

二、泛在知识环境下大学生搜商的培养

Web2.0与网格知识管理平台的有机融合给人们参与虚拟网络空间提供了优越条件,数字图书馆也在对用户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的多元知识服务。这种泛在知识环境对大学生搜商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提供了必要而充足的条件。

(一)搜商的涵义

2006年陈沛在《搜商:人类的第三种智力》一书中提出,人类除了智商、情商以外,还存在着第三种智力因素——搜商(Search-Quotient,SQ)。智商(IQ)是智力商数,情商是情绪智力,搜商则是搜索智力,是人类通过某种手段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商,广义上指人们所有搜索行为的智力,也叫“泛搜商”;这里所说的是狭义上的搜商,是指人们运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的浩瀚数据海洋中寻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搜商公式为:SQ=K/T(C),K=knowledge(获得的知识),T=time(花费的时间),C=搜商指数(社会平均知识获取能力)。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搜商强调的是时间与知识的比值,关心和解决的问题是智商、情商所不能度量的问题——效率。

搜商的概念源自搜索引擎的存在。搜商在一定程度上是从搜索工具上体现的。搜索引擎(Searchengine)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给我们在海量信息中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提供了极大便利。最早现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是出现于1994年,MichaelMauldin将JohnLeavitt的蜘蛛程序接入到其索引,建立了大家现在熟知的Lycos;同年4月,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士生DavidFilo和美籍华人杨致远共同创办了超级目录索引Yahoo,成功地使搜索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从此搜索引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比如最近风头正劲的Google,其数据库中存放的网页已达80亿之巨。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急剧膨胀,各搜索引擎之间开始了分工协作与资源共享。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搜索引擎为用户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对人们的搜商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大学生搜商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搜商的培养既是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外在要求,也是其自身知识成长、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的内在需要。

我国国务院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生的现代能力包括现代社会思想力、现代社会适应力、现代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团队协作力,其中核心竞争力又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而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能力是求知治学、科研实践、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信息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知识素养、信息能力素养和信息伦理素养,而信息能力素养即搜商的培养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

目前,海量数据库资源和共享数字资源的缺陷是容易引发用户信息资源的过载,搜索力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善用搜索技术已成为网络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信息社会海量的网络信息呈离散性、无序性和多样性,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搜商,合理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带来有序的信息空间,才能理顺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为合理有效地查找和利用有关资料找准方向,实现高效率的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白玉珊在《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能力的调查研究》对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唐山师范学院等三所院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运用搜索引擎的熟练程度、对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了解程度、学生自身掌握搜索知识的程度、对已搜索信息的鉴别筛选和评价的能力这些维度上的能力普遍偏低。所以说,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面人才、创新人才和终身化学习理念的今天,大学生搜商的培养更是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

(三)大学生搜商培养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搜商培养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搜索意识、信息需求表达能力、信息获取技能、信息评价与应用能力等几个方面。

1、信息搜索意识:是指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搜索能力在自己学习、科研与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够有意识地去学习掌握多种信息技术,需要信息资源时能够有意识地利用搜索工具去搜索相关信息源。

2、信息需求表达能力:是指大学生在了解各种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准确的检索语言对自己所需求的信息进行描述,以便提高检准率和检全率。检索途径就是利用文献信息的某种特征作为检索标识来查询相关信息的途径,分外部特征检索途径(题名、责任者、序号、引文)和内容特征检索途径(分类、主题以及其他内容)。检索语言(retrievallanguage)是描述文献的信息特征和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专门语言;是根据文献信息检索的需要,为标引和检索信息而使用的语言;是把信息储存与检索联系起来,以便实现交流的语言。各种分类法、主题词表和叙词表都属于检索语言的范畴。

熟悉了DL(数字图书馆)、RSS(网摘)、Blog(博客)、E-mail(邮件列表)、Wiki(网络百科)等信息源的特征以及各种搜索引擎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准确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检准率和检全率就会高得多。比如图书馆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环境都有到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实现了OPAC目录检索,借书时,利用图书馆提供的联机书目检索系统通过题名、责任者、序号等多种途径检索,就比走进茫茫书海中寻寻觅觅的直接检索方法要快捷得多。如在百度搜索毕淑敏的一本书《心灵密码》,若只在搜索框里输入“心灵密码”或“毕淑敏心灵密码”,搜索结果比较杂乱,效果就不是很好;如果输入“心灵密码毕淑敏原著在线阅读”,搜索结果中第一条就是你想要的答案。这说明信息需求表达能力在搜商培养中是一个重要方面。

3、信息获取技能:提高网络信息搜索技能是大学生搜商培养的第一要务。信息获取技能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搜索引擎的学习和使用。现代的搜索引擎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按内容划分,搜索引擎可分为专业搜索引擎和综合搜索引擎。专业搜索引擎具有“小而精”的特点,检索速度快,检准率较高;综合搜索引擎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覆盖了各学科的各类信息,适合各个主题的各类信息查询,是目前网络上应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检全率较高。按工作原理和组织方式划分,搜索引擎主要分为目录式搜索引擎、索引式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三大类。目录式搜索引擎信息来源大多面向网站,提供目录浏览服务和直接检索服务,因包含人工智能,优点是信息准确、导航质量高,其代表有Yahoo、OpenDirectoryProject、LookSmart、About等,国内的新浪、搜狐、网易搜索也都属于这一类。索引式搜索引擎也称全文搜索引擎,是面向网页的全文检索,优点是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其代表有Google、FastAllTheWeb、百度等。元搜索引擎(METASearchEngine)是一种调动其他独立搜索引擎的引擎,也称“搜索引擎之母”。著名的元搜索引擎有InfoSpace、Dogpile、Vivisimo、搜星等。

(2)网络数据库的学习和使用。泛在知识环境下,网络学术类数据库种类齐全、资源质量总体较高、数据更新及时、检索手段丰富。国内比较著名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等。此类数据库高校图书馆一般订购齐全,是数字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第一资源,也是培养大学生搜商的信息资源保障。因此,必须把网络数据库的学习运用作为大学生搜商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3)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学习和使用。网络信息检索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习网络检索的原理和表达方式对提高网络检索效率大有裨益。目前几乎所有网络信息检索系统都支持布尔逻辑检索,还有些高级检索如邻接算符、词组短语检索符、加权检索符号等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检准率,是需要学习补充的语法规则。此外,大学生还需关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如新兴的自动标引、自动文献、自动跟踪和自动漫游(如中国知网推出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漫游服务)等智能化检索技术,可以有效拓展大学生利用新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4、信息评价与应用能力:信息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搜索结果的质量、数量和相关性进行辨识,决定是否修改搜索策略;二是评价所搜信息的可信性、有效性、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辨认信息中存在的偏见、欺诈与操纵等。当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观点臧否不一,信息超载、数据迷雾使信息利用率大大降低。大学生对搜索到的信息还要通过自己的信息判断力、信息免疫力进行“情感过滤”,然后才能切实提高信息利用率。因而,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在搜商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信息应用与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将获取的信息应用到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将任务过程和结果用某种形式的信息产品进行提交,是大学生搜商培养的最高层次。搜索信息是占有信息的前提;占有是创造的前提,也是创造的目的。信息应用与创造能力使信息使用目的得以实现,使搜索到的信息经过转化、融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去,对学习、科研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新的解决思路。

综上所述,在泛在知识环境下,根据网络文化的发展、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大学生搜商培养,有助于完善高校的素质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终身学习型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做好坚实奠基。

相关文章关键词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搜商培养》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