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90后谈谈90后(太原晚报)

90后谈谈90后(太原晚报)

2013-10-16 23:59 作者:坤小 阅读量:30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有人说:90后的骨头都是反着长的。这话听起来虽然不怎么顺耳,但说这话的人毕竟还是有资格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纯的不能再纯的90后。

首先声明,这人不是我。我只能说:剑有双锋,人有两骨。

20世纪90年代

记得我的第一把削铅笔的小刀是在学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前买的。因为我记得当老师讲到鲁迅为了怕迟到在课桌的右上角刻了一个‘早’字的时候我正在用刀刻我人生的第一个字,恰巧也是‘早’字,而且也刚好是刻在桌子的右上角。本悻悻的以为班里这么有上进心的只有我一个人,不料下课时偷偷在班里转完一圈发现几乎每一张课桌都被它的主人刻了‘早’字。没刀的也都借同桌的刀刻了,同桌没有,就借同桌的同桌,以此类推,甚是积极。更有刀法快,成绩差的同学还同时在课桌上了刻了两个,以此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幸的是大凡能做出这种事的人都是爱迟到的人,而且历史证明,在他们之后数年的读书生涯中也依旧经常迟到,尽管他们在那第二天的早上难得的准时了一次。

我记得后来我又迟到了,便把那‘早’字用涂改液抹了去,改刻在了课桌的正中间。也就是在同一时期,让我们魂牵梦绕了数十年的小霸王开始普及基层了。与此同时,同样长了反骨的我也像中国其他千千万万个同学一样打着学习的幌子骗老爸也买了一台。从此便与马里奥度起了蜜月,成绩也一落千丈。幸得被老妈忍痛砸了机器,揪着耳朵用又软又瘦的长竹条体罚了N次之后才保住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分数升到了初中。

21世纪初

对于至今仍然沉迷各种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年轻人来说,没有人会不记得《传奇》,也没有人会忘得掉它。不管一个男人多么的花心,对初恋始终会保留某种特殊的感情。《传奇》是中国上市的第一款网络游戏,也是致使青少年因网瘾而自杀的首例。自那以后,网瘾魔瘤的祸害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而90后的我们刚好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接受新鲜事物的时候,自然不能放过网络游戏这个新鲜得不能再新鲜的诱人刺激了。那时候我正在上初中,至今仍未想通我为了通宵上网是怎样在月黑风高之夜徒手翻过学校那三米多高的院墙的。

上高中的时候,有多少人是以查阅资料方便,有助于学习为理由说服父母买电脑的?而事实呢?我们确实是用来查资料和学习的,并且还有幸结实了那时正红的发紫又活力充沛的苍老师,而且也确实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后来也正因为满脑子装的都是这些东西,才使得一个又一个的90后同胞们中途辍了学,走上了刀光剑影,五步喋血的犯罪道路。

虽说网络是把双刃剑,可劈中90后的都是有弊的这一刃。

近几年

开车撞了人不肯出来并且还底气十足的说‘我爸是李刚’的,那是官二代。开车撞了人还打人并且还洋洋得意的说‘我爸是李双江’的,那是星二代。而官二代和星二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富二代。也许人们还忽略了一点:他们都是年轻的90后。

他们有没有错?其实没有。

如果说有,或许他们唯一的错就是不该出生在那样的一个家庭。一个从小就被捧在手中,含在口中,知道自己高人一等的人,你怎么能让他明白什么是社会道义,什么是道德准则,什么叫是,什么叫非?他们的人生观里,只有享受,荣华和富贵。

尽管如此,还是会有很多的人渴望能成为那样的人,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毕竟有这样想法的人就和那样的人一样,一千年前就已有了,今天也不例外,一千年后还是会有。

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自己。用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去战胜那些年少时因无知所养成的种种陋习,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果你连这两感都丧失了,那你就真的完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90后谈谈90后(太原晚报)》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