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 生命因灵魂而不息

生命因灵魂而不息

2013-10-14 14:22 作者:monica 阅读量:3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复活》读书笔记

《复活》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品,它是一部哲理性的长篇小说。作者刻画的主人翁聂赫留道夫,表达了全文的主题思想。

本书共分三部分,我看第一遍看到二十八章,方才知道它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但整个故事的脉络却是模糊的状态。结果,我反复的阅读,才清楚《复活》讲述的是:聂赫留道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审员。一次他参加审理两个旅店侍役假手一个妓女谋财害命的案件。不料,从妓女玛丝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认出原来她是他青年时代热恋过的卡秋莎。于是十年前的往象一幕幕展现在聂赫留道夫眼前:当时他还是一个大学生,暑期住在姑妈的庄园里写论文。他善良,热情,充满理想,热衷于西方进步思想,并爱上了姑妈家的养女兼婢女卡秋莎。他们一起玩耍谈天,感情纯洁无暇。三年后,聂赫留道夫大学毕业,进了近卫军团,路过姑妈庄园,再次见到了卡秋莎。在复活节的庄严气氛中,他看着身穿雪白连衣裙的卡秋莎的苗条身材,她那泛起红晕的脸蛋和那双略带斜眼的乌黑发亮的眼睛,再次体验了纯洁的爱情之乐。但是,这以后,世俗观念和情欲占了上风,在临行前他占有了卡秋莎,并抛弃了她。后来听说她堕落了,也就彻底把她忘却。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罪过,良心受到谴责,但又怕被玛丝洛娃认出当场出丑,内心非常紧张,思绪纷乱。其他法官、陪审员也都心不在焉,空发议论,结果错判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等聂赫留道夫搞清楚他们失职造成的后果,看到玛丝洛娃被宣判后失声痛哭、大呼冤枉的惨状,他决心找庭长、律师设法补救。名律师告诉他应该上诉。去了米西家以后,聂赫留道夫公爵的心情变得异常复杂。一回到家中,他开始反省,进行“灵魂净化”,他决定改变生活。聂赫留道夫分散土地,奔走于彼得堡上层,结果上诉仍被驳回,他只好向皇帝请愿,立即回莫斯科准备随卡秋莎去西伯利亚。途中卡秋莎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谅了聂赫留道夫,为了他的幸福,同意与尊重她体贴她的西蒙松结合。聂赫留道夫也从《圣经》中得到“人类应该相亲相爱,不可仇视”的启示。

我通看全书时,感觉是灵魂的振憾。很容易让我想起,曾有一首纪念鲁迅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人的死了,他还活着。”其意是,活着的人灵魂消失,犹如死了;而死了的人,灵魂和精神犹存,其实他还活着。生命是因为灵魂的驻入而生生不息。

书中第一部第二十八章也有关于聂赫留道夫公爵灵魂复苏的记录。“‘我要冲破束缚我精神的虚伪罗网,不管这得花多大代价。我要承认一切,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他毅然决然地对自己说。‘我要老实告诉米西,我是个生活放荡的人,不配同她结婚,这一阵我只给她添了麻烦。我要对玛丽雅(首席贵族妻子)说实话。不过,对她也没有什么话可说,我要对她丈夫说,我是个无赖,我欺骗了他。我要合理处置遗产。我要对她,对卡秋莎说,我是个无赖,对她犯了罪,我要尽可能减轻她的痛苦。对,我要去见她,要求她饶恕我。对,我将象孩子一样要求她的饶恕。’他站住了。‘必要时,我就同她结婚。’

他站住,象小时候那样双臂交叉在胸前,抬起眼睛仰望着上苍说:‘主哇,你帮助我,引导我,来到我的心中,清除我身上的一切污垢吧!’他做祷告,请求上帝帮助他,到他心中来,清除他身上的一切污垢。他的要求立刻得到了满足。存在于他心中的上帝在他的意识中觉醒了。他感觉到上帝的存在,因此不仅感觉到自由、勇气和生趣,而且感觉到善的全部力量。凡是人能做到的一切最好的事,他觉得如今他都能做到。他对自己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里饱含着泪水,又有好的泪水,又有坏的泪水。好的泪水是由于这些年来沉睡在他心里的精神的人终于觉醒了;坏的泪水是由于他自怜自爱,自以为有什么美德。”看到这里时,我在书上做了很醒目的标记,因为,它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文中还有比较精彩的段落,那就是三十三章“‘我要到监牢里去一次,把事情都告诉她,请求她的饶恕。如果有必要,对,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就同她结婚,’他想。不惜牺牲一切同她结婚,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个想法今天早晨他觉得特别亲切。”

第二部分的第三十四章“聂赫留朵夫收拾行李和文件时,看到日记,就停下来重新阅读最近写的几段话,‘卡秋莎不肯接受我的牺牲,情愿自己牺牲。她胜利了,我也胜利了。我觉得她的心灵在发生变化,我不敢相信,但很高兴。我不敢相信,但我觉得她在复活’。

他在今天的日记里写道:‘去娜塔丽雅家。由于自满而变得不善,凶恶,至今心里沉重。可是有什么办法?明天起开始过新生活。别了,旧生活,永别了。百感交集,但理不出一个头绪。’书中的结尾‘从这天晚上起,聂赫留朵夫开始了一种崭新的生活,不仅因为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还因为从这时起他所遭遇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具有一种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意义。至于他生活中的这个新阶段将怎样结束,将来自会明白。”

是的,当人犯错误的时侯的确很难意识到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有多大,身体所受的伤还能弥补,可心灵上受到的伤害却是无法去抚平。记得,我们上大学时,曾经听过某位教授的报告。他说,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的心灵,也不要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因为这样会伤害人的感情,这是一件最傻的事。文中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努力,他不但让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复活了,还帮助玛丝洛娃改过自新。由于他们注入了善良的灵魂,人性善良的一面才得到释放。

看完这全书,使我联想得最多的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新建的学院、大学。房子很漂亮,设置的专业却很简单,这好比喻,学校是建起来了,但灵魂却未入驻,即名符但不其实。因为文化氛围,精神内核始终是学校的灵魂。

书中的聂赫留朵夫从灵魂苏醒到放弃公爵的生活,在追求玛丝络娃的过程中不断“净化灵魂”到后来领悟《福音》书里的思想境界,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我刚参加工作时,公司的墙壁上贴着这样的标语:“思定而后动,行则必果。”现在,经历的多了,就逐渐明白。人的改变是缘于思想的改变。可是,当初的我刚刚走入社会,总有些报怨社会对人不公平,却从为想到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随着时间的日转星移,接触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也看过不少的书,思想观念也如春风复苏般时尚起来。自己也褪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社会也如大家庭般地温馨,自己也不时地受到上帝的眷顾。

那些能够让我们的改变的文化、精神、思想就是我们的灵魂。因为灵魂的入驻,我们也因此时尚起来,走在潮流的先锋。

当我们今天看到《复活》这本书时,托尔斯泰已经离开们几个世纪了。可是,我们依旧能从这本书中受到一些启示,引领我们的生活;我们依旧能触摸到他的灵魂,揣度着他的朝夕。我们生命中驻入了托尔斯泰的灵魂,我们的言行也跟随了托尔斯泰,他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心中,他的生命生生不息。

相关文章关键词

《 生命因灵魂而不息》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