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施巴古道上的柴家荒

施巴古道上的柴家荒

2013-10-13 11:48 作者:土家老村 阅读量:41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柴家荒,现在是巴东县大支坪镇一个小村庄,1958年以前,它还属于建始县高峰乡,是巴东和建始两县接壤地之一。据94版《建始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施南协右营驻防建始,设石门汛外委一员。石门汛在县东120里,汛兵10名;柴家荒塘在县东140里,塘兵5名;杨柳荒塘在县东北160里,塘兵6名。”

可见柴家荒是清朝时期施南府设置的一处军事哨卡,地处施南府经建始石门河到宜昌府巴东的官道上。柴家荒继续往东行,便是有名的“四十五里杨柳荒”。清道光《施南府志》添设健足章程一文记载:“乾隆二十年,宜昌府移据巴东县详,据马夫等禀,差使烦多,马夫额设无几,势难分身兼顾,且马递施南公文路途崎岖,内有杨柳荒三十余里深林密箐,并无居民店铺,每积雪凝冰与春夏雨发泥深尺许,滑溜难行,更有箐口原途荒山甚多而虎豹熊豺之类时常出没,请饬令各铺兵若值夜晚,遇公文驰递到铺,即持火把送公文得以迅速详奉。。。。。”。其中提及的箐口、杨柳荒就是今天耀英坪到绿葱坡一带高山地域,道路难行,远近闻名。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绿野公路,东大公路相继通车,“杨柳荒”才变得通畅,但沿途的柴家荒、鲜家荒、袁家荒等地名却保留下来了。

一个“荒”字,把先辈们在这荒榛遍地,虎豹横行的深山里,刀耕火种,开荒垦地的画面印记在我们脑海里。柴家荒山上的孙家堡就是证明,占耀英坪村四分之一人口的孙姓祖先就落业在这处山堡。孙氏祖先历经千辛万苦,从荆州江陵长途跋涉到这里,“伐木支椽,上覆茅草,遮蔽风雨,开荒种地”(孙氏族谱语)。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地处“湖广填四川”要道的施巴古道,大量荆襄流民经此路前往四川途中,听说四川人口已经满了,就近插占为业垦大荒了,才使得这高山密箐之间,有了村落。

随着施巴古道湮没,当年的杨柳荒塘,柴家荒塘早已废弃。一座崭新的耀英坪集镇形成了,柴家荒慢慢被人们淡忘,但先辈们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忘,因为我们新农村建设仍然需要它。

相关文章关键词

《施巴古道上的柴家荒》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