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的故事
开山岛就在我的家乡灌河口,与黄海相接,它是灌河口惟一的一座山,她是嵌在灌河一颗的璀璨夺目的明珠。
说起开山岛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呢!
在很早以前,灌河口还没有开山,开山只不过是一块矗立在海里的礁石。是海鸟歇憩的地方,上面草木不长,是一块不毛之地。
随着地壳变化,大海逐年东移,这块大礁石渐渐地露出海面。日积月累,不断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一座山,变成今天的这座山。
这座山为什么人们称它为开山呢?据当人的老人们讲:因为这座山把灌河口一分为二,过了山就是大海,她具有一派海上旖旎风光,陆地上的人到了山上,感到别开生面,心胸宽阔,目光辽远,大开眼界,所以人们就把这座山起名叫“开山”。
据很多渔民说开山岛有二十四变,有时成塔状,有时成棱形,有时成园形,有时候成双齿形,有时忽隐,有时忽现,有时还会五彩霞光,变幻莫测,十分壮观。
开山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据渔民们观察,主要是随着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有时跟潮汛有关。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变化都不一样,还有晴、雨、阴、风、雾的天气开山变化也不一样,这种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是开山的一大奇观。
听说解放前,在陈家港建码头时,海运部门曾在山上建了一座灯塔,在陈家港雇了一个姓吴的人住塔点灯,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这个姓吴的死后,又有两个儿子吴福、吴用两兄弟轮流上山值班,一人半月或者二十天,生活用品从陈港用船送到山上。
有一年夏天,吴福值班,正好生活用品用光了,天气突然大变,风大雨急,灌河上波浪淘天,一连多少天不停,他弟弟两次想用船送上食物,都没有成功。等风雨停了之后,吴用上山一看,他哥哥吴福早已被饿死,身边的一条狗也奄奄一息了。
解放以后,解放军上了开山岛,坚守灌河的东大门,并且在上面修筑军事工事,盖了很多的房子,开山岛成了黄海前沿哨所,亲人解放军日夜执勤为渔民们下海捕鱼提供了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