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箭楼见证“巴东神兵”
巴东县大支坪镇有一栋由长条青石与厚厚的土墙夯筑成的碉楼,当地人称之为箭楼子,是该地吴姓先祖清朝时期修造的。
《鄂西文史资料》记载,民国17年(1928年),当地村民吴林云、吴贵云兄弟为反对“团阀”谭孔耀的欺压,在箭楼子立“佛堂”,成立“神兵大道会”。并请长阳神兵吴泽生为师傅,练兵学法,以求自保。
神兵一成立,就引起了谭孔耀的恐慌,立即和驻建始高坪的黔军张团勾结起来,欲除之而后快。不久,谭得知神兵在箭楼聚会,便纠集黔军一连人马,乘天黑包围了箭楼。第二日拂晓,神兵在吴泽生师傅及吴氏兄弟的带领下,身披红布,手执大刀,齐呼“造反”、“刀枪不入”,迅速冲出箭楼,尚在睡梦中的黔军士兵,还未来得及反击,就有数十人成了刀下鬼,四周的红色和神兵喊杀声连成一片,黔军士兵十分恐惧,无心恋战,狼狈逃回高坪,神兵一路追赶到大支坪,并放火烧毁了谭孔耀及及几位保董的宅院。
神兵在箭楼子打败黔军和谭孔耀的团防队之后,和巴东一河之隔的建始东乡纷纷派人来学习效仿。建始县相继出现了龙潭坪、申酉坪、青里坝、高店子及建始城等几支神兵队伍,其中官店神兵又和鹤峰邬阳关神兵遥相呼应,建始全县的神兵运动之火愈烧愈旺了。
同年,就在箭楼子神兵反抗谭孔耀的时候,巴东江北的神兵在巴东城关取得了“杀官夺印”建立鄂西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胜利,把巴东的神兵运动推向了高潮。
革命洪流过后,往往会有多种支流。巴东江北神兵大部在共产党员黄大鹏等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贺龙麾下红三军教二师的主要力量;而箭楼神兵并没有选择这条路,箭楼神兵在头目吴林云被团防队诱杀之后,二头目吴贵云带领剩下的神兵,投靠了国民党巴东县府。吴贵云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巴东“铲共团”的分队长,当起围剿巴归兴革命根据地的鹰犬。高云锦,这位巴归兴革命委员会的主席,曾经在巴东“杀官夺印”中立了大功的根据地领导,竟然在牺牲后,还被吴贵云割去头颅向他主子请功,假如吴林云地下有知的话,他将如何面对同为巴东神兵的高云锦?
如今,“巴东神兵”的历史逐渐被人们淡忘,但古老的箭楼依然矗立在穷乡僻野,残垣断壁似乎向游客讲述着过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恩施土家地区风起云涌的神兵运动。
古老的箭楼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