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山庄骑马记
谁不想享受乘奔御风的畅快呢?
朋友在团购网上购买了两张“乘风山庄马术俱乐部全家一日游”的门票,约我们一家同去。她一见我,就兴致昂扬地给我介绍:“乘风山庄马术俱乐部,在茌平县博平镇,是中国马术协会和山东省体育局批准成立的鲁西南地区第一家大型马术俱乐部,也是中国马术协会团体会员,中国马术队和山东省马术队训练基地。全家一日游,去那里买票要323元,网上团购才要128元!除了骑马,还能休闲娱乐,他们提供免费的台球、乒乓球和棋牌室等娱乐设施,中午还管吃饭,挺划算的!借这个机会,我们两家在一块吃顿饭,顺便带孩子去感受一下骑马驰骋的快乐,多好啊!”听她这么一说,我兴致大增,于是欣然答应一起前往。还没有动身,我已经想到了骑上骏马乘风奔驰的开心快意,还不由得联想起小时候看的一部电影里的人物形象——骑着骏马,头戴面具的大英雄佐罗。
因为我们是初次去博平,路途生疏,开车又是新手,大约五十里路,竟然用了接近一个小时才赶到。还好它就紧邻着105国道,不算难找。
不过,刚进俱乐部大门,我们有点失望:“就这么点小院啊?”
我们停好车,乘风山庄的工作人员就前来热情而亲切地迎接我们进了大厅,说:“因为已接近午饭时间,骑师要下班了。您可以先玩会儿台球,等吃完饭再骑马,好吧?”
“好吧。那就下午再骑马。我们先参观一下。”
乘风山庄马术俱乐部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室内有接待厅、餐厅、台球厅、乒乓球厅、棋牌室等,跑马场里有马术练习场、马术表演场、场地障碍比赛场、室外练马场等。
走进跑马场,眼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最初进大门时的狭隘感在此时一扫而光。四个马厩里各圈着一匹高头大马,靠南墙的马棚里有四五匹,有白马,有枣红马。我感觉更喜欢那匹白马,也许是因为有“白马王子”一词,也许是因为白马看起来更洁净。每匹马的臀部或者肩头的皮毛上还烙着编号,我们猜想它们是退役的战马。西边的栅栏上还拴着两匹澳洲矮脚马。栅栏外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境界旷远开阔,让人心旷神怡。
马场里有两个随风飞转的红色的大风车,看着它,心情都随之变得欢快起来了。
马厩旁边有一个旧时的手推石磨,磨盘上面还放着玉米、大豆等一些杂粮,我们几个就轮流着一人推几圈,切实感受一下现代化之前的磨面程序。
然后,看着一个年轻人抱着一捆干草去喂一匹枣红马。他大约二十多岁,长得白净干瘦、身材颀长,走起路来步伐轻捷矫健。后来从别人那里了解到他是这里资历最高的驯马师。
参观完了,我们就去打台球。我们有执杆的,有垒球的,有观战的,有指导的,哈,玩得笑声不断,不亦乐乎。
开饭了,午饭是一式两份,有:农小儿炖鸡,干烧鱼,风味茄子,苦菊拌馓子,西红柿鸡蛋汤。两家人满够吃的,朋友坚持另外点了一份炸肉圆和甜蜜蜜。“甜蜜蜜”这名字听起来感觉挺新鲜,端上来,才知道就是用瓦罐蒸炖的一只加糖加蜜的金瓜。儿子对每样菜都品尝一下,说:“嗯,滋味还不错。尤其是这个风味茄子,比骨头王的还好吃。”
我们两家人一起推杯换盏,餐桌上是觥筹交错。嘿,我们虽然喝的只是自己带来的果汁,但果汁非酒亦醉人。
这里的小烧饼有我拳头那么大,厚厚的,像个小白胖子,外面焦黄酥脆,里面细腻甜软,味道也不错。
酒足饭饱,我们就闲聊天,等待上马。
俱乐部为我们两家各备了一匹马,时间是一小时。
本来我和儿子设想的是骑白马,让儿子当一回“白马王子”,骑师牵来的却是一匹枣红马。人家都已经备好了鞍辔,我们也没好意思提自己的意见。
两位骑师各帮一个孩子穿好马甲,戴好头盔,然后带孩子分头走进两个栅栏围起来的圆形跑马场,跑马场直径大约十米。
教我们骑马的骑师叫刘洪林,二十多岁,个不高,但脸上透露着一种能够驯服烈马的骑师所特有的自信与豪迈的神情。
他指引孩子接近马,讲解得很耐心,孩子听得很认真。两个孩子骑马,我们就站在栅栏外旁观。讲解完之后,骑师把儿子托上马。儿子双手执缰,端坐在马背上,雄赳赳,气昂昂,还挺有派头。儿子一会儿闭着眼睛骑行,一会儿上身躺在马背上,嘿,也不知骑师和他玩的这是什么花招。
儿子骑了半个多小时,我让老公去试试,他不肯。我就主动请缨。儿子开心地下了马,一边把头盔摘下来给我戴上,又把马甲脱下来帮我穿上,一边兴奋地告诉我说:“妈妈,骑马并不难!骑师问我以前是不是骑过马,知道我是初次骑马,还夸我骑得好呢!”看着儿子自信而开心的样子,我们就算没白来一趟。生活,不就是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吗?
按照骑师的指引,我进了跑马场,走到马头跟前。这匹马足有两米多高,站我面前,巍巍然,昂昂然,我有点担心控驭不了它。骑师告诉我:“请尽量往前站。马的身体分前中后三区。后区是马的盲区,去它的盲区,马看不见,就会很警觉,可能会采取行动,会伤人。上马之前,先要爱抚马脖子,这是一种与马亲近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亲切地抚摸抚摸马脖子,看见它的肩头烙的编号是587。我又摸摸马的脸颊,微笑着说:“你好!大红马!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哈。”
骑师说:“我们学习马术,不同于休闲骑乘,对于马匹的训练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随着骑手水平的提高,这个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在刚接触马术的时候,一匹安静的、步伐节奏良好的教学马是最好的老师,它必须习惯于打圈,习惯于腰背工作,必要时可以使用辅助工具,这样,骑手很容易获得正确的平衡和马感,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马匹可以帮助新人克服恐惧,完全放松,这样的状态才可以进一步学习。如果给新手一匹过于兴奋的马匹,那么人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对落马的恐惧上,对于学习毫无意义;假如是一匹过于懒惰的马,也同样不能让人进步。好的教学马可以让人体会到马匹向前的欲望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马术中对马最基本的要求。
骑师把马缰交给我,让我站在一个木凳上爬上马,一边说:“上马时脚尖内蹬,下马时先左脚脚尖内蹬,然后松开右脚,然后下马。上下马脚尖内蹬很重要,一旦马受惊或拒乘而跑开,人至多摔一交,如果全脚套在蹬内,就会拖蹬,这是非常危险的。再有,就是最好不要穿高跟鞋,特别防滑的登山鞋和鞋底较厚重的鞋子,因为鞋底防滑效果太好或太厚的话,容易卡在脚镫里面,致使人在意外摔落时脚不能及时脱镫,很危险!
“上马后,首先找到两边坐骨的最低中心部分,如果觉得很难找到坐骨最低点的位置,试着把身体摇一摇,找到正确的坐姿。这时,骑手会感到身体重心正直向下,有一种能被马鞍和马匹支撑起来的平衡。走时正确的骑马姿势是:用前半个脚掌踩蹬,脚尖向上,双脚向里。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脚后跟和身体躯干成直线,双腿夹紧。骑手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马背上,挺胸抬头,肩膀放松,腿自然垂下,脊椎与马背垂直。双手握缰,手心相向,双眼向前。”
我上马后,骑师给我牵引着马,边走边说:“所谓学习骑马的过程,就是一个骑马人从不懂得如何运用自身重心去配合马体重心,到熟知马体重心变化的规律并能够熟练加以配合的过程。学习骑马还包括掌握交流语言,使用辅助手段等载体将指令资讯传递给马。另一方面,马在感知骑手的身体重心和心理意念变化后,也有可能做出主动配合。这要求骑手保持身体左右两侧的平衡,锻炼两边均衡的方法是坚持伸展运动,骑手站立,双手朝上掌心相对指向天空,坐骨放松,让肋骨更加自由与柔软。马背上的这一训练可以帮助骑手找到平衡点。
“如果你在马上感觉很舒服,那么你可能练错了。正确的骑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定型,其间需要教练员随时提醒,自己随时感觉并纠正错误。把正确的骑姿摆出来不很难,但是要在马匹运动的时候保持,在实施辅助的时候动作不变形,就需要艰苦的训练,这种被动的扳姿势很辛苦,甚至感觉很难受。有时候还会让人身体变得僵硬,失去原来的马感。我们要做的除了刻苦精神以外,就是用意识刻意放松自己。不能全部放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局部,如容易不由自主紧张的大腿肌肉,刚开始效果可能不明显,随着你训练的深入你会感觉自己筋疲力尽,这个时候反而你可以放松自己,没有了僵硬的肌肉影响,你的动作看起来会潇洒自如。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放松是通过马背上的极限来实现的。
“在刚接触马术的时候,一匹安静的、步伐节奏良好的教学马是最好的老师,它必须习惯于打圈,习惯于腰背工作,必要时可以使用辅助工具,这样,骑手很容易获得正确的平衡和马感,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样的马匹可以帮助新人克服恐惧,完全放松,这样的状态才可以进一步学习。如果给新手一匹过于兴奋的马匹,那么人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对落马的恐惧上,对于学习毫无意义;假如是一匹过于懒惰的马,也同样不能让人进步。好的教学马可以让人体会到马匹向前的欲望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马术中对马最基本的要求。
“现在请您按要求坐好,闭上眼睛,感受马走时迈步的是哪边。掌握自身的平衡,练习和马的协调性。”
我闭着眼睛,说着感觉:“左,右,左,右……”
骑师说:“请睁开眼。您的平衡性不错。感觉也很灵敏。躺在马背上也是一种很好的平衡训练。刚才那个孩子是您儿子吧?他做得不错。您就不必了。”
然后骑师让我自己骑行,提醒我如何通过控缰来控制马的行走方向。
我说:“如果能够像北边大跑马场里的那位骑师一样,让马小步跑起来感觉一定不错。这样慢慢走,感觉很呆板。”
骑师笑了:“初学者,能够让马沿着栅栏外缘转圈,就算很不错了。有些人不会控制马,马也不配合,老是在中心打转转。根本走不起来。北边那位是咱们俱乐部专门请来的马术师,他在全国马术比赛上得过冠军。俱乐部最近从国外新引进了几匹型纯种马、温血马及澳洲矮脚马。马术师调教好了才敢让你们骑。
“他那是在让马练习走轻快步。轻快步是马术学习的一个科目。学习骑马会做轻快步,就躲开了被颠的痛苦,也是很多俱乐部教练经常乐于首先介绍给学员的。轻快步的感觉很重要,在马上不要用身体来骑马,而是用脑子来骑马。首先你要能感觉自己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舒展;其次感觉马匹的工作,包括步伐节奏,屈挠和柔软,腰背和后肢的工作情况。这样的感觉要配合教练员在地面的反馈逐渐养成。当你在马背上能和马和谐一致的时候,你的轻快步看起来人马都轻松愉快。
“当你学习做辅助的时候,正确的骑姿是不应该被破坏的,所以不要因为用力把自己变得僵硬,在放松的意识指挥下去完成动作。马匹的运动节奏是可以由骑手来控制的,当马匹太慢或者太快的时候,你要用自己的起落节奏来影响它,不要被迫跟它走。这时候就要求你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保持正确的姿势就容易保持平衡,相反就会丢掉平衡。手上的动作一定要有向前的意识,而不要有拉的想法。这点对于新马尤其重要。要克服依靠手找平衡的习惯。有些学员习惯于手上很多动作,好象这样可以让马匹受衔,这是不正确的。手上的动作永远是配合腿辅助的,最终要靠小腿和骑坐来控制马,手是细化这种控制的环节。对于一匹成熟的教学马,你可以很容易用小腿来要求马,手上的动作就可以象弹琴一样轻柔,手指变的非常灵活。马嘴很柔软,对于微小的指令都有正确的反应。”
这时,我只顾看那位调教马的骑师,自己胯下的马停下来不走了。骑师说:“骑马不能分神。你不集中精力,马也就没有了方向。”
他走过来帮忙把马拉到栅栏边,马却把头埋在了他的怀里。他似乎很懂得马的心意,轻抚着马脖子,对马说:“你今天这是怎么啦?怎么老往我怀里钻。撒娇啊?”他对马儿说话的语气,像对他的女朋友一样深情,像对他的小女儿一样慈爱。他轻轻地把马头推开,引它走上正轨,又转头对我说:“一匹成年马,有四岁孩子的智商呢。像小狗一样,马也是有灵性的。”
骑师接着说:“您以前骑过马吗?您骑得真是不错呢。”
我憨憨地笑:“呵呵,我以前骑过一匹小矮马,像那边的澳洲矮脚马。还骑过一回驴子。没有鞍辔,只是骑着玩。那都是少年时候的顽皮事儿了。”
我暗地里使劲夹马肚子,甩动缰绳,想让马儿跑起来。骑师还是察觉了我的意图,说:“您才第一次学习骑马,不能心急,得慢慢来。万一控制不好马,会有危险。您多来骑几回,就能让马走轻快步了。”
此时,我高踞马背之上,似是英姿飒爽,感觉像辕门挂帅的穆桂英,像冲锋陷阵的花木兰,岂不知,胯下不过是一匹经过人工驯服的温和如绵羊的大型动物而已。全没有了它驰骋沙场的英雄豪气和纵蹄腾跃草原的自在风光。
想想这俱乐部里被人驯服的麻木呆板的马,它们也挺可怜,丧失了马身自由,只能一天天在这狭小的圈子里转悠,再不是旷野中那有灵性有野性的飞马了。
不由得想起庄子《马蹄》中所说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编之以帮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马本来逍遥于天地之间,饥食芳草,渴饮甘泉,餐风宿露,在无拘无束中自得其乐。这样,马才不失其本性,方有龙腾之气,虎跃之势,请看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图,有几匹马身上可见缰辔鞍鞯?
此时,如果不受这狭隘的栅栏限制,去策马奔腾该多好啊!
以后有机会,一定去大草原,让马儿能够尽情驰骋,我也尽情感受一下真正的乘奔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