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扎堆离婚说明了什么

扎堆离婚说明了什么

2013-10-13 14:05 作者:药师 阅读量:38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贵州都市报》2012年10月31日报道:春运期间买火车票拥挤的场景,近日出现在云岩区婚姻登记处。云岩区数百村民扎堆来到婚姻登记处,就为办理离婚手续。在这里,排不上队的大吵大闹,内心不想离的忧心忡忡,拿到离婚证的内心亢奋。排队的人中,下有刚结婚两三个月的青年夫妇,上有坐在轮椅上的八九十岁老人。这股离婚热潮已经持续了一周左右。近一周来,该处平均每天要办理离婚手续120对,与以前每天20余对形成巨大反差。而离婚热潮出现的时间,正是云岩区政府向辖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房确权登记宣传一周之后。不少村民表示,离婚就是为了增加农房确权面积。

真是闻所未闻!

离婚热潮?以前,对于兴起什么什么的热潮,比如兴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园区建设的热潮等,较为司空见惯。对于兴起了离婚热潮,我活了48年,也许是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听说。司空见惯的热潮,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强势发动,而这个离婚热潮,却是自发的。没有组织召开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层层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张贴标语、大造声势、分阶段推进、巡视指导等。但却能让这么多人形成扎堆之势,在自发参与的人数、年龄、踊跃度方面,发动的热潮,都是无法相比的,真是让人大长见识了。我估计,这样大规模扎堆的离婚现象,就是《世界吉尼斯纪录》里边,也没有记载。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而且是发生在中国的贫穷落后的省份贵州,再而且是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市的云岩区。我再估计,这次扎堆离婚事件,就如“侗族大歌”一样,有关人士,可以提出建议,申报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什么的了。这委实是为“多彩贵州”“彩”上添“彩”,又可以多一张对外宣传的“名片”,为贵州的文化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了。

离婚原因,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但照我的理解,起码应该是夫妻感情确实破裂,的确是过不下去,才通过协议或硬判,解除婚约的。而且,在一个地方,能够闹到离婚这个程度的,毕竟是少数。何故这个地方,像患瘟疫一样,弄得大多数夫妻都同时“感情破裂”,扎堆办理离婚手续?是不是又出现了一种像“非典”一样的流行性病毒,致使大家都容易同时患上“离婚病”?

其实,透过这个异常现象,你会发现,扎堆离婚,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一点都不奇怪。说穿了,就是一个“利”字。离婚,是获得暴利的途径;不离婚,就会失去一次获得暴利的机会。

为了获取利益而离婚,其实也不是新创举。比如,为了孩子能取得某地的读书资格、为了获得购房资格、为了获取更多的征地补偿款等,也听说过。这些,都是由于某种政策限制,婚姻家庭,不能享受或不能享受那么多,为了创造条件来就政策,有些人就想出了离婚这一招。但这种离婚,实际上大都是假离婚。离婚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钻政策的空子,实现自己的私利。当然,弄假成真的,也大有人在。聪明反被聪明误,自食其果,也是应有的惩罚。但这些人,毕竟是零星的,对社会,没有大的影响。

像云岩区的这次大规模群体性离婚事件,却不是一件小事。报道称,这些人其实也不是真的要离婚,其实办的是“假离婚”。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政策规定,每户确权240平米。我不懂当地农房确权政策,假若没有理解错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不离婚,夫妻只能算一户,就只有240平米;若离了婚,夫妻就变成了两户,而两户就是480平米。横空就可以多得一半。诱人不诱人?按贵阳的房价,是多少钱?难怪,这里的村民,老老少少,都要来扎堆离婚了。

原因是简单的,事件也不复杂,但却说明了如下值得深思的问题:

问题一:婚姻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往往不堪一击。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往往是以婚姻的形式来维系的,婚姻稳则家庭稳,家庭稳则社会稳,社会稳则执政稳。以前,虽有些家庭也离婚,也不稳,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但毕竟形不成大气候。大多数家庭是稳定的,所以社会基本是稳定的。但如今,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本很神圣的婚姻,却变成了谋取利益的工具,这说明,婚姻及由此滋生的一切伦理道德,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往往不堪一击,也再次印证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正确性,也向还在傻乎乎的过分相信婚姻的一些人们敲响了警钟。

问题二:政府导向,是民风走向的关键。政府一哆嗦,老百姓就要闹地震。假若政府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这里的村民,还会不会去扎堆离婚?这说明,政府的这一政策,激活了村民本性中的恶的一面,表面看是村民的问题,实际上是政府的问题。假如政府在出台政策时,多调研,多与村民协商,增强科学性,让大家都能接受并无空子可钻,这样壮观的热潮,还会出现么?可见,政府如何导向,是决定村民如何走的关键。时下,很多人都在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若不是有些地方政府一味逐利、老百姓会不会利欲熏心?若不是有些地方政府对老百姓的利益漠不关心,老百姓还会不会见死不救?若不是有些地方政府一天这节那会的办,老百姓还会不会烂办酒席?如此种种。

问题三:要转变民风,只有从政府开始。政府的一举一动,都是对老百姓的无声呼唤。要使扎堆离婚闹剧不再重演,只有从政府开始。政府都讲德了,转变风气了,不扎堆了,我想,民风民德再差,也不会坏到哪里去。目前,扎堆的,恐怕不仅是离婚,比如扎堆上项目建园区、扎堆建形象工程、扎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扎堆“种房”、扎堆抢购等等,什么原因?还不是一个字:利!

我想,哪一天,政府不再扎堆唯利是图了,真正做到科学发展了,老百姓也就可能不会扎堆离婚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扎堆离婚说明了什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