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的慈父(作家选刊)

我的慈父(作家选刊)

2013-10-14 15:59 作者:清月 阅读量:23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直想写写我的父亲,这是我的心愿。迟迟未动笔是因自己写作水平有限,担心父亲的形象在我笨拙的笔下不够生动美好,如今执笔是想让我年近七旬的父亲在有生之年明白女儿对他的爱和感恩。特借父亲节之际将此文章献给我亲爱的父亲。

我有两个父亲,一个给予我生命却在我5岁时离弃了我,另一个与我无血缘关系却用慈爱抚育了我。

我离开生父后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为了我免受委屈和遭人嫌弃,年轻美丽的她不想再嫁,一人千辛万苦的将我抚养。可随着青春逝去,加之亲朋好友的劝说,母亲也认定我现在的父亲是善良纯朴之人,会善待于我。母亲决定嫁给父亲时,父亲开心地对我说:“以后不许叫叔叔,要叫爸爸”,从此我有了完整的家。

我的父亲很帅,高个头,标准男子汉模样,满头似卷非卷的乌发,脸颊上一对好看的酒窝给父亲增添了些许文雅之气。酒窝也惹了祸,常引得妹妹抱怨父亲,自己未得遗传。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因他放弃学业,过早地替家庭分忧解难进企业做了一名技术工。我父亲主要工作是加工水桶、水壶、铁炉和铁火墙等多种铁制用品。经我父亲加工的物件不仅做工精致还非常耐用,深受客户喜爱,即使在父亲退休后还有许多客户多方寻找父亲,订制他们需要的产品。因父亲在单位工作认真,踏实肯干,为人随和,常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奖状奖品拿了不少,父亲还以劳模身份出差上海、西安、青岛等许多城市,期间拍摄了不少风景照,每次母亲将照片拿出来,我和妹妹都看不够,边看照片边听父亲解说,领略着父亲当年的风采,羡慕并为父亲骄傲着。

父亲除了工作也喜欢钻研科技方面的知识,他曾经自创了一台压麻机,试用过的人都夸好,还让父亲加以改进申请专利权,对此父亲却没上心,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名和利与己无关。父亲还热衷于修理,家用电器、自行车、摩托车等等,在他手上没有修不好的。如果当时未能排除故障,即使将它们支解的面目全非,也要苦钻研,直至修好为止,那恒心和韧劲真是让人佩服。

改革开放初期,父亲的朋友建议父亲开家电器维修店,有一副好手艺不挣钱可惜了,可父亲却说:“挣那么多钱干啥,够吃够喝就行了”,在常人眼里,父亲是个不识时务之愚人,我却认为,这正是父亲的平常心和与事无争的人生态度,也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的父亲不擅交际,家中有客人来,他不善言辞或沉默着,这让母亲很尴尬,也为此生气,但在母亲坚持不懈的教导下,父亲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父亲也是个不爱操心的人,按母亲的话:“是油瓶倒了都不扶一下的人”,可父亲却爱操心别人的事,亲朋好友有事相求,他是有求必应,至于给人家修修补补的事,他也是不辞辛苦,不仅为购置维修材料东奔西跑,有时还自己垫付钱款。等用品修好了,人家有意无意的也不提维修费和垫付款的事,善良的父亲碍于情面也就自愿地当个义务工。最让家人无奈的是父亲不吸取教训,再出现此类事,他依然我行我素的当着义务工,还乐此不疲,简直一个活“雷锋”。如遇熟人经济上有困难,找父亲借个千元八百的,只要他有,那绝对是义不容辞,连欠条都不打,还从不往回讨,等人家自觉的还,到了自个儿用钱时,却到处找人借,母亲让父亲将借出的钱要回来,父亲不肯却说:“人家肯定是没钱,有钱自然就还了”。总之,他见不得别人有难,这就是我博爱的父亲。

在我眼里,父亲心胸宽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与人交往既使吃了亏,他也能泰然处之,还有自己的哲理“吃亏就是占便宜”。母亲常是恨铁不成钢地唠叨父亲,唠叨的多了,再好脾气的父亲也火了还理直气壮地冲一句:“要不是看在我两个孝顺女儿的面上,我早就不想和你过了”!直噎得母亲哑口无言。母亲调侃父亲:“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父亲很温和,从不喝斥更不会打骂儿女,虽沉默寡言,却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儿女们。即使父亲对哪个儿女有意见,也从不亲口说出来,即使有满腹的话语在儿女面前他却无从表达,只能在母亲面前叙叨着还要让母亲转达他意,结果母亲常被儿女们误解为是她自己的说法却要嫁祸于父亲,害的母亲里外不落好,对此母亲自嘲的总结了一句:“我是老鼠夹在风箱里两头受气”。母亲为父亲对儿女们不急不躁的态度郁闷,我劝解母亲并替父亲说着好话,在母亲眼里所谓父亲的缺点,经我分析讲解尽成了优点,母亲不服气地说:你老替你父亲说话,他没理都有理了。

我成家后忙工作、忙家务,回家看望父母的时间少了,每回家母亲就拿些好吃的给我,说是父亲让留给我的。亲朋好友送父亲好吃的食物,他也会叮嘱母亲留些给我,父亲知道我爱吃点心,只要在街上遇到糕点摊就会买些带回家,叫我去家中吃或是让母亲送给我。父亲还常夸我懂事孝顺,总说其他孩子不如我,夸的我有些受宠若惊。

逢年过节或是发工资时,我会带些礼物去看望父母,父亲会说:不要乱花钱,家里也不缺吃的用的,我们需要什么自己会买。我明白父亲是为我好,不想给我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我是想力所能及的让父母多些物质享受。其实父母也不宽裕,父亲不高的退休工资要供妹妹上大学,母亲在外打零工补贴家用。事后,父亲还告诉母亲以后不要让丫头买东西了,难道不带礼物就进不了家门了吗?父亲不愿给儿女添麻烦,只希望儿女们生活的好。数年前,父母在乡下买了住房,去年住房被划入城乡规划范围内,政府将按政策给父母应得的经济补偿,父亲对我说:他会将宽裕的资金分配给各个儿女,其中也包括我,我告诉父亲,我自己有工资,家中又无负担,我的那份留给父母用,可父亲却坚持说:“每个儿女都是一样对待的”,听了父亲的话心中温暖,不是因分得了什么,而是因父亲从未将我外看。

岁月无情催人老。每见父亲,感觉父亲在逐渐老去,那曾伟岸挺拔的身姿已不在,那曾微卷的乌发已是雪染鬓霜,那生着好看酒窝的脸庞皱纹纵横相对着,特别是由职业造成的腿疾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严重,走路显得很吃力,上下楼梯更是困难,让人看着心酸。我的父亲老了,真的老了。仁慈的主啊!我愿做您忠实的仆人,请您怜悯我善良仁厚的父亲,减少他的病痛,延缓他的衰老,让他做个长寿老人,安度晚年,与儿女们共享天伦之乐。

亲爱的父亲,女儿为您祈祷着……日月如梭,您已步入老年,而女儿亦人到中年。回想在您身边漫长岁月里的点点滴滴,女儿百感交集,其中女儿的种种过错已被您眼中的慈爱所溶化,被您宽阔的胸怀所包容。女儿还深感在您潜移默化的引导下,继承了您踏实勤劳、纯朴善良、宽厚博爱的优良品行,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更懂得了奉献和感恩。父亲,女儿对您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想让您知道:今生有缘能做您的女儿是我最大的幸福。父亲,来世我还做您的女儿好吗?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的慈父(作家选刊)》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