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石门子明代长城遗址
——记2012年11月4日石门子穿越
经朋友介绍开始了徒步登山运动到现在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每每到了周末就像孩童时盼着周末和大人们去逛街一样盼着出队登山,这周也是一样。早早起床收拾好行囊,看看天气预报:全省范围内都有雨。有雨就有雨吧,我也从未冒雨登山,也许雨中登山会另有一番感受呢!
7时30分我们38人准时向义县石门子出发。天色阴阴的,没有一点浮云,很暗淡。车里却和天色极大的反差,队友们高兴的谈笑着,一个小时后我们到了目的地。第一个下车的是老班长,爱好摄影的他每次不辞辛苦的为大家摄像、录像,为队友们留下多少美好的瞬间、难忘的回忆,这一次他依然主动承担这个义务。石门子的山口留下了我们出队人的合影。
顺山而行,我们登上了1米左右宽的石头砌成的墙,年代已久,破损严重,我们看到的石墙顺着山脊走向,时有时无最高处也不过1.5米,很多地方已不见往日墙的迹象,来之前说是看古长城,可能这就是吧。但是这样的长城和我们以前看的大不一样,记得八达岭长城、山海关长城都是灰色的砖,弥合的很严。这里只是一些不规则的山石,用于勾缝的东西也不像很结实……到底是什么年代的更不可得知。可不管怎样,这也是一处古迹呀,如果不加以保护,若干年后就会荡然无存,那时子孙后代也只能听说曾经的石墙了,今天我们能看到此处遗址就是非常幸运的。
天气预报还真准,刚刚开始登山,老天就用小雨考验我们了,我们继续乐观的前行,看着不服输的我们,老天又把小雨换成了中雨,但依然挡不住我们前行的脚步。看我们的队伍:小贝开路,队员中间,后面有感悟大哥收队,冒雨打伞拍照的就是老班长。山间一片灰蒙蒙的,树枝落叶,草木枯黄,一片凄凄。38人的队伍:几朵伞花盛开着;几片红的、橙的、蓝的雨衣像彩云飘过;五颜六色的登山服更像不知名的山花点缀这冬日的山,因为山中有我们,所以山有了生机和活力,煞是好看!
中午到了,雨中的午饭该如何吃呢?聪明的小贝给我们联系了义县长青沟的李姓老乡家午休就餐,素不相识的老乡给我们腾出一间屋子,一铺农家大炕坐满了队友,地下的饭桌也是队友们团团围住,老乡不时的给大家送热水和酒,给我们介绍周围的风景。这时我才明白我们看到的石头墙不是长城,老乡说叫边墙子,用于古时各个小国或是各城的分界。38人的队伍,一身的雨水满脚的泥,面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热情而纯朴的老乡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就餐之地,更给了我们内心的温暖。我想起了“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李姓老乡也许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没有名车豪宅,也没有职位官爵,但善良的本性在这位四十多岁农民身上未曾磨灭过,这足以让我们的心为之感动,我们的灵魂又一次净化,人性的光辉又一次放大了。
大家暖暖和和的吃过午饭,告别老乡继续登山。雨依然不停,道路泥泞不堪,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登山、下坡……一个队友打趣的说今天就交给大自然了,真是这样:雨水落在我们身上,眼前是山峦起伏,身旁是树木山石,顺山而下的流水陪伴着满是泥水的双脚行走。我们与大自然我们如此的亲近,应该别有一番欣喜吧。
2点钟我们提前结束活动,安全的返程。我们38人有了雨中登山的经历,也一定有比雨中登山更重要的收获吧!
作者:向善惜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