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妈妈,一世情牵(一)
(一)
十五年前的春季,不幸降临在了我婆婆的身上,她患上了脑血栓病,右边的半个身子失去了知觉,也失去了语言功能。当时,丈夫和孩子他叔叔的事业在省城刚刚起步,正是创业的艰难时刻,孩子还小,刚送入育红班上学,我在学校一直担任小学毕业班的语文兼班主任,孩子他爷爷的身体也不是太好。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在了我和孩子他爷爷的肩上了。可想而知,当时的日子是多么地艰难啊。
每天早起,我先来到婆婆的床前探问病情,问婆婆想吃些什么饭菜,然后根据婆婆的口味给她做饭。饭做好后,孩子他爷爷正好给婆婆洗完了手脸。我端来了饭菜,一遍照顾孩子吃饭,一遍帮着孩子他爷爷照顾婆婆吃饭。之后,我就连三赶四地喝完凉好的饭汤,拿着夹了菜的馒头,领着孩子急急忙忙地向学校走去。
有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后,来到婆婆的床前,见孩子他爷爷坐在婆婆的身边暗自垂泪,婆婆躺在床上面朝墙壁,眼中也浸满了泪水。
“爸爸,您们这是怎么了?”
“你妈难过了一上午了,我问她她也不吭声,只是不停地哭。”
我拿来湿毛巾给婆婆擦干了眼泪,拉着婆婆的手说:“妈,您别难过,谁没有个三灾两难的。医生不是嘱咐过吗,要想得开些,心情好些,配合治疗,您的病就会很快地好起来的。等您的病好了,你可以领着您的小孙子到外面玩啦。”婆婆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伸出左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颊,口中不住地“啊,啊”着。我明白婆婆的心意,她看到我整日忙碌的身影的身影,她心疼,她看到我日渐消瘦的面容,她难过,她不能像往常那样帮我照看孩子和处理家务了,她心里不安。她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痛苦的心情,唯一的办法就是默默地忍受着苦涩眼泪的浸泡。
我握着婆婆的手说:“妈,只要您的病能好起来,我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我年轻,我身体好着呢。您现在啥也不要想,安心养病吧。等您的病好了,咱娘俩还一起做饭,你还给我讲你从前的事情,我可爱听了。特别是小日本在你们家乡拉屎被野狗咬住屁股那件事,太可笑了。”婆婆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紧紧地拉着我的手不愿意松开。
婆婆在生病期间,我不但给她以安慰与鼓励,还帮助她战胜病魔。
婆婆失去了语言功能,有时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急得哇哇直叫。我想法让婆婆学着说话。为了增加“教学效果”和“课堂气氛”,我采用了“激励”教学法。让孩子和他奶奶一起学习,谁学得好,我就奖励他一块“大白兔”奶糖。我张着嘴巴教“a__”,“a__”音好发。孩子剥了一块糖送到了他奶奶的嘴里。婆婆笑吟吟地吃着糖,一脸的幸福。该学习“1、2、3……”了,可是,婆婆总是把“1____”读作“日___”把孩子逗得直乐,婆婆也哧哧地地笑。经过多日的练习,婆婆能用简单的单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她叫我和孩子时喊“妮——”渴了饿了她喊“吃———”,大小便时她喊“要———”。
我只要一有时间,就帮着孩子他爷爷让婆婆站起来学走路。
婆婆比我高大,又加上身体比较胖,我和他爷勉强地才把婆婆搀扶起来。婆婆站起来后,我先用身子抵住婆婆,怕她站立不稳摔倒了。等到婆婆等站稳了,我们搀着婆婆学走路。唉,真难啊,婆婆全身都在用劲,可是右边的腿就是不听使唤,任凭她怎么使劲,右脚就是抬不起来。婆婆急得汗珠子下来了,我也全身汗涔涔的。婆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再试还是徒然。婆婆失望地坐在了椅子上。我鼓励婆婆说“妈,你现在能站起来了,你也一定会走起来的。”
婆婆在我不断地鼓励和帮助下,终于迈开了她艰难的第一步。婆婆也很坚强,为了使自己尽快地走上几步,她咬着牙忍着疼痛坚持每天练习学走路。有时,我看到她的嘴唇都被她咬出了血印,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可她,还扶着我们为了让她练习学走路而特制的木架子走来走去。看到此情,我心疼的不得了。我搀扶婆婆躺在床上休息休息,让孩子给他奶奶捶捶腿,我一边给婆婆按摩身子,一遍鼓励着婆婆。终于,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婆婆能扶着椅子慢慢地走上几步了。
有一天下午放学时,天气突变,一场大雨马上就要来临。我急忙往家奔去。推开家门,看到婆婆正艰难地挪动着椅子向屋子里移动着,椅子上放着我中午洗的衣服。我连忙搀着婆婆向屋子里走去。“妈,以后,就是天塌下来了,你也不要管。万一摔倒了咋办,你的身体可比这些东西重要得多啊。”
随着婆婆的病情日渐好转,孩子日渐懂事,欢乐的时光又回到了我们这个温馨的家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