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从来处来,从去处去

从来处来,从去处去

2013-10-22 04:14 作者:青桐 阅读量:25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桂花、腊梅、天竺果、海棠、碧桃、丁香、绣球花、荷与含羞草……,这么多美丽的花儿,有许多是我不曾见过的。可是并不妨碍我在心里构思它们美丽的倩影与神韵。

临睡前读了汪曾祺的《花园》之《茱萸小集二》,于一种不是很清醒的状态之下,因为那时我的一半意识已经奔着周公而去了。不知道汪曾祺回忆起他的童年时,是不是也隔着久远的岁月而有些看不清了。

茱萸小集?“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之情,那么这个命名也可以理解为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吧。我觉得这个名字很美,山头随风摇摆的茱萸,似我们身后的故乡,风吹草动间,故乡那一人一物也随之在脑海里活泛起来。

童年的记忆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都是难以磨灭的,他在那样安静与寂寞的深院里长大,却不失一个男孩子的调皮与活泼。却又有着善感少年的多愁。看他写神屋里的布灰布漆的大柱子,时光一下子变得陈旧而缓慢起来。我随着他,在那所院子里转,“等着一颗榆梅稍经一触,落下碎碎的瓣子。等着重新着色后的草。”这里所写的应该是春天,要下雨,下雨后,榆梅会开花,花儿极娇嫩,一碰,带着露珠儿呢,就纷纷扬扬往下掉,铺了薄薄一层,所以是“碎碎的瓣子”,美的。

他写菖蒲,极自然,带着草香,描述那些枕草看云的时光。谁会那么细致地听一颗草被拔离大地的声音?他会。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即使是与野草相伴,也会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他写捕蝉、捉天牛,捉蟋蟀,用的是极简练的语言,去掉了繁琐的连词,用了直接的动词,象声词,形象生动。就像一个耍功夫的人,需要穿短装,而不是唱戏时的长衫水袖,打起来才够利索痛快。

依个人的情感体验,黄昏是一天中最容易伤感的时刻。“天就快晚了。……看它款款的飞在墙角花阴,不知什么道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这里写的是“鬼蜻蜓”,为什么难过呢,总之那种氛围,与影子,就无端让人难过起来的,并不是每一种伤感都有缘由。我自己也曾有过那样的感觉,说不清楚来处与去处的伤感,似一堵黛青色的墙,屹立在黄昏里,又会随着夜晚的到来而消失,而后,我们又欢乐地挽着母亲的手,或坐在她的膝盖边,缠着她讲故事了。

终于写到了花,桂花、腊梅、天竺果、海棠、碧桃、丁香、绣球花、荷与含羞草……,这么多美丽的花儿,有许多是我不曾见过的。可是并不妨碍我在心里构思它们美丽的倩影与神韵。汪曾祺小时一定是个逗人欢喜的孩子。他会给继母和伯母先摘花养好,再去上学。他自己是欢喜的,我想,他的那些长辈一起来,就看到养在清水里的粉的、红色的花朵,一天也会因此明亮愉快起来。至于从自家院子里折花来插,摘花带在头上,现在我们是再没那种福气与雅致的了。且不说我们没有院子种那么多花,将花戴在头上那种娇俏自然朴实的风气,已经被淹没在现代的快节奏里了。

早上我醒来,闪过脑海里的第一句话是“从来处来,从去处去,一路走,一路望着祖母的脸。”不知怎地,对这一句话记得特别清楚。这句富含禅意的话,像生命的过程。悄无声息中,生命不过一来一去一瞬间的事。现在特别留意起时光来,大概是因为过了今天,又增了一岁的缘故。所幸的是,于生活工作之余,还有些闲暇,可以读一些美妙的文章,享到几分安闲从容。足矣!

相关文章关键词

《从来处来,从去处去》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