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千年塔林禅境深

千年塔林禅境深

2013-10-14 15:55 作者:西山来人 阅读量:25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雾气漫渺烟疑重,塔林隐现似游龙。

远望浮屠登天顶,迭嶂层峦画屏中。

攀藤附葛疑无路,云树参差曲径通。

钟声惊醒迷人梦,尘埃散去玉宇清。

——题记

没有五台山的奇峰灵秀。没有普陀山的海天壮阔,没有九华山的磅礴气势,也没有峨眉山的“秀甲天下”。然而,这里却有天下所有佛教圣地所没有的,纪念佛祖成佛八个阶段的八座辽塔,这座佛山,就是坐落在辽宁义县的八塔山!

八塔山位于县城南前杨乡八塔子村西巍峨陡峭的龙形山岭上 ,八座古塔从高向低,宛如一条游龙,若隐若现、逶迤而下,为这幽静的山谷,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八塔山南邻沟壑,北靠季节河,西连松陵群山,东望是无垠的锦阜平原,距锦、承铁路1.5公里,东北距县城11公里。八个佛塔虽构造简单又无雕饰,但形形制大小各异,排列错落有致,别具风格。八塔山四至六塔南侧山坡上曾建有娘娘殿三间、药王殿一间、僧舍三间,并置石碑二通、铸铁钟一口。七塔东南曾有望海寺三间,内供释迦牟尼像。建国前,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这里有庙会,大车小辆摆满河滩山脚,游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解放战争中寺僧逃遁,解放后又无人管理,建筑和碑石多数毁坏丢失,只有塔林和那口还悬挂在村头那棵老树上的古钟被保存下来。

据考证,塔林建筑年代和奉国寺建造年代一致,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是辽圣宗皇帝为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而建,是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高均在3.45至1.91米之间不等。八塔建筑造型有所创新,为塔建特有形式,样式新颖多变,有正方形、五角形、八角形与十面形等,座座形体朴素,挺拔秀丽,浑厚大方。这种风格特点实属世上稀有。

一号塔塔铭为“净饭王宫生处塔”,二号塔塔铭“菩提树下成佛塔”三号塔塔铭“鹿野苑中法轮塔”,四号塔铭中“给孤园中名称塔” 五号塔铭为“曲女城边宝积塔”, 六号塔铭“耆堵崛山般若塔”, 七号塔铭“庵罗卫林维摩塔”,八号塔为“婆罗林中圆寂塔”。八座佛塔在静寂的山峰上,无言地述说着释迦摩尼四十余年讲经说法的传奇故事。

带着寻幽的心境和独醒的禅意,我走进烟雾燎绕的八塔山,在梦与醒之间,隔着一道风烟渺渺的彼岸,我看到风尘人世与菩提圣境竟这样近在迟尺。拾阶而上,向云烟万状的群峰走去,向庙宇的更高处走去。站在缥缈的云端感慨苍穹之浩瀚,一种由浅而深的禅境在这里过渡。仿佛看到了那烟云笼罩下的一座座宝塔之旁,隐现着佛祖悠然清修的背影。这位在无忧树下诞生的印度王子,出生在人间,生长在人间,成佛亦在人间。他是我们长夜漫漫的人间慧灯,他是我们苦海茫茫的人间舟航。他的人格已经到达最完美的境地,清净不染已是他的自性,他解脱了世间上一切束缚烦恼,他己经远离了人生的生死痛苦。他住世说法四十余年,告诉我们求得解脱的方法,指示我们应行的大道。他所留在这人间的佛法,无一不是从他大智觉海中流露出来,无一不是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

四时闲逸,心常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一个人想要努力的接近禅道,原来仙佛存在于世间的万物中,只是需要一颗空灵的心去感悟。远离喧嚣,淡泊名利,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那里才有我们需要的宁静和安祥。

在悠扬的钟声中,云雾在苍茫的天地间散开,八塔山露出了真实的本色。无须揭开塔林幽玄的秘境,它经过千百年的风雨,该变迁的早已有了变迁。留下的一砖一瓦都飘散着禅的韵味。在灿烂的阳光下,隐隐的苍松塔影依旧静默着。那条季节河水兀自地流淌。只见晚秋的田野一片斑斓,如同一幅幅搁置泛黄的国画,墨飘千年,沧桑厚重。或倚涧、或附岩、或舒展、或重叠,浓淡有致,形态万千。这些古老的建筑承袭着佛教的文化,遵循自然的法度,每一组飞翘的塔檐,都可以在质朴中寻找内敛的深度。

下山的时候,大雾已经散尽,回首看身后的路,已经寻找不到一丝走过的痕迹。高高的八塔山像水洗过一样净洁。路边树影婆娑,百鸟欢叫,小溪争流,拾一片红叶,可以窥探秋天的色彩,捧一汪清泉,可以洗去旅途的疲惫,深吸一口气,可以享受大自然清新醉人的芬芳,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倍感快乐逍遥。

有一酒店在风中溢出酒香。搁下离尘出世的心,坐下来品一壶“唐王井”陈年老酒。有一个老爷爷在讲八塔山“草龙”的故事。不知是谁隔着朱帘,还在弹奏着已经老去的古调。

收拾起一段青莲的心情,穿越历史的飒飒凉风,融入世纪的潺潺溪水,在空灵及禅意般的意境中享受脱胎换骨般的闲适。迎旭日初升、看尘埃散去,拥抱“八塔晴霞”尽态极妍的壮美。清风徐来,鸟声啾啾,如丝如缕的浮云在天际跃动着。浮光跃金的天空,无比雍容华贵却异常素净、异常雅致。现在我才明白,每次旭日东升对塔林将意味着什么。我将永远保存着对八塔山的记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千年塔林禅境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