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园丁之路
人总是行走在路途中,时不时的会回头张望。
一、浪漫与理想的单恋
我喜欢教书,因为我喜欢好为人师,因为我认为自己具有足够的亲和力,因为我是典型的天蝎座,对自己具有充分的自信!
还记得读初中时的我,是那样的崇拜自己的语文老师,那份言语上的从容、神态气质上的儒雅,曾经一直是我钦佩喜欢的形象,使得我上语文课从来是精神抖擞。那时似乎早已将一个梦想的种子种在了心窝。乃至于我现在回想自己的人生之路时,都觉得那时受他的影响太大太深。
终于,当我初登讲台时,我是愉悦的,我也是无畏与自信的,这可能大部分缘于我自身所学的专业与对自我的充分了解。教书在初为人师的我看来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回想大学时代的试讲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心中更是陡然又增了几分自信。
就这样,我夹着书本轻快的进了教室。至今我仍然记得我第一堂课上的什么内容。记得那是连堂的两节课,那两节课里我没有上新课,更没有过多的自我介绍,而是一气呵成的讲了中国文学史,从先秦文学说到了现当代文学,而这些就是我从大学里印象最深的内容,在我考研时在脑海里温习了无数次的回忆。至于学生我只看到了同样的敬佩,只听到他们说老师知识很渊博。
确实,学生也许是喜欢听这样的语文课的,因为我上课的内容确实大多是他们初中时所不知晓的,可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这却是残酷的活生生的事实。
现在回想起来,我总在问自己,那时的我给当时的高一(11)和高一(14)班的学生们留下了什么?仅仅是老师的渊博?
二、困惑与探索的追求
渐渐地,在反思里,我开始明白了许多,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语文教学是难的。这时对于自己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盲目自信竟也觉着了几分可笑,对于教学多了几分思考与深度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对于教师的理解,不是单方面的传授与讲授。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作秀,单方的理解与表达,它需要学生的主动与互动参与,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也注重文本的阅读与读者的解读。
……
我明白了许多,但也困惑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只知道曾经的理念都错了。
认真听课,参加评课,加上公开课的锻炼,我渐渐也总结出不少:
首先,教师要备课充分。这里指备教材。这一点在自己看来是简单的,因为我的专业就是文学理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是有充分自信的。只是在教学设计上在教学过程安排上要注意这是针对高中生,教学应当有有效性,应当有高考这一参照物,应当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考试技能。于是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就有了针对性,因而我的教学内容也就不是一味的求深求广了。
其次是备学生。针对不同文本的教学,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或者针对较难篇目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收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课堂集体探究。对于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后针对其中大多出现的问题集中评讲。
再次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语文教师的建议与意见,及时采纳与调整。
……
多了这些理论指导,实践也渐渐有章可依。加上平时又多多参与听课,也学到了许多。我的课堂上也多了许多的互动,有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质疑。还记得这个时候上公开课《听听那冷雨》,整堂课既有教师的基本功展示,亦有学生的积极互动,因而显得颇有语文味,受到听课教师的认可。当然这与备课组所有教师的精心打造是分不开的。这也改变了我对公开课一惯反感的态度,——其实公开课能够锻炼人,能让你受益良多。
三、提升与发展的前路
如今已是执教第四个年头了,对于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自主与自信,也更加注重自己所学文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其中我特别喜欢研究与推敲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固然要注意文本的创造者作者的主观性,对作者的知人论世确实是切入文本的关键,但并不等同了解文本第一必须是作者的背景与生平,我更加尊重文本的独立性和读者的解读的个性。也即文本阅读应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文本的推敲以及对于文本整个语境的理解。如我对于《想北平》的设计,我认为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作者想北平之“想”的情感的如何抒发,其次是作者笔下北平的特征。文章一至三段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四至七段对比写出北平的种种与众不同,八段总抒全文情感。教学重点一至三段就在于作者是如何反复抒发这种强烈的情感的,在学生反复吟诵和仔细体味中感受老舍朴实而真挚的情感。而在这种强烈情感的感召下,学生亦不难理解老舍为何笔下抒写的都是北平那些极富生活气息的“特征”,最后由北京北平的称号来点出当时的写作背景,学生对于《想北平》中情感的浓烈自然又加深了一层。
另外,我也尝试不同文体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文章教与学也应当有所不同,不然千篇一律,难免让教学模式雷同,让学生心生厌倦。
再比如在作文教学中,我逐渐发觉作文评讲所费时间甚少,因而让学生觉得作文只是语文教学里的一道佐菜,可有可无。殊不知这就是主菜,不仅平日里要练,日常课堂教学中也要有意涉及,譬如教学《想北平》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模仿着写一段思念故乡的抒情文字;学生的作文评讲亦应当不吝时间,既有优秀作文的示范,亦要有升格作文的评点。
语文教学是难的,教学语文又是可以有太多自主性的,用自己灵活的自主性来置身于一项难的事业之中,这注定是一项极费心神的事业,是一段坎坷的前路。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