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飘飘南京路
每年艺术节,于太多的百姓来说都是电视里的新闻。
能去上海大剧院、中华艺术宫的人能有几人呢?
今天去了办公室一趟,然后出门就奔了南京路,因为那里艺术节天天演于世纪广场。
我收拾了心情,从人民广场站出来,阳光时隐时现,如我的心情。我定了定神,西藏路上成排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悬挂两边,连着不远处沐恩堂的庄严。我在一株隐约黄叶的树下站定,选择一些角度,拍下立冬第二天的景色,融入我的心境。
早上在地铁上时,电视里在播放十八大盛大开幕,一些久不见的老领导人现身,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刻。我想,无论你关不关心政治,政治都在你身边,也不必为谈论国计民生而羞赧。我们虽没有美国选举的轰轰烈烈,至少我们在奔新生活的路上要清楚政府的导向,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迎着自己的明天。
并没有走神,我内心有一种温暖,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至少,我这十年,没有冻馁,在异乡有了安居。如果没有当初的包产到户,没有领导人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我想我或许依然在故乡面朝黄土背朝天,或许我依然是路遥《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安。
我思绪飘得很远,我缓慢的脚步终于来到天天演出的舞台前。一个叫孙彤彤的女生在表演古筝独奏《渔舟唱晚》。那刻,小宝在期中考试,我多想她也能来,让学古筝的她也开开眼界。
那个原定唱《当兵的人》的叫董国庆的人把歌曲换成了《把一切献给党》。十八大开幕,他真是个步步紧跟与时俱进的人。四个中年人合奏萨克斯没让我感受到当初听《回家》的魅力。我有些意兴阑珊,又听了两首管弦,《好一朵茉莉花》这个我熟悉,另一曲我没听完。沿着南京路,我看红旗飘飘,我看人来人往,在风里寻找一些笑脸。有一些职业乞丐穿行其间,我学习毕淑敏视而不见。
我慢慢走到外滩,心里想起一个人,早上在银都路地铁上来一个中年人,一个箱子,一个大蛇皮袋,还背了一个包。在早高峰,这样的行李挤上车是很难的,我帮他把蛇皮袋叠上箱子,并紧紧扶着到莘庄。然后给他一个温暖的笑容,我祝福赶火车的他一路顺风,有一冬的暖。
外滩的风有些大,我静默地看来往的船,我很想跳上去让它把我带到远方,无论多远,只是一念。我知道有责任在双肩,现实中的我就是里尔克在巴黎动物园的豹子,只能在生活的原处打转。
在外滩,回头看万国建筑博览,想起写《成为和平饭店》和《上海的风花雪月》的陈丹燕,我决定转进福州路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