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拉祜族的救命树
拉祜,人们称之为“猎虎的民族”。拉祜族习居高山深箐,原始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自然从拜、灵物从拜、祖先从拜等,其核心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同时存在原始巫术。
传说在很久以前,拉祜族在南迁途中发现了美丽、富饶的临沧坝子,他们就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定居下来。但好景不长,傣族、回族等其他民族相继来到临沧坝子,为了争夺土地,拉祜族和回族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拉祜族善于用准确度很高的武器---弩箭射击。所以在双方的战斗中拉祜族族取得了胜利,保住了美丽的家园。回族不甘心失败,他们化装成货郎潜伏进拉祜族寨子。夜晚用大坛大坛的白酒,把拉祜族寨子的青壮年男人灌醉,回族人就趁机把他们的弩箭全部偷走了。
第二天,天没亮,当回族人再次进攻拉祜族寨子时,拉祜族男人就像被拔了牙的老虎一样没有了还手之力,只有仓皇出逃。拉祜族逃进深山老林时,由于没有路可走,就砍倒芭蕉后行路,当回族追到芭蕉林边时,发现被砍倒的芭蕉心已长有两尺多高,以为拉祜族人已经跑得远远地了,可能追不上了,回族也就不再追了。就这样,拉祜族人在芭蕉树的掩护下,顺利摆脱了追兵,逃过了回族人的追杀,并得以生存繁衍下来。
从此以后,南美拉祜族人民拜芭蕉树为神,说芭蕉树救了拉祜族的命。拉祜族人民就把芭蕉树神作为他们的神来供奉。每年正月第一个属猪日,拉祜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芭蕉仪式,感谢芭蕉树的救命之恩,祈求芭蕉树神保佑拉祜人民风调雨顺、谷米满仓。祭村寨保护神是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拉祜族称为“祭革”。每个村寨每年都选出一人担任“革头”主持祭祀,而且一般只允许男性参加。祭祀时,要杀一头猪和一只鸡表示对芭蕉神的尊敬,由莫巴(又称为魔巴)指村寨中熟悉各种祭祀等方面知识的人,率领男青年若干人打扫神坛,在选定的芭蕉神树下搭简易的祭台,摆放茶、酒、猪肉、鸡肉等祭品,点燃蜡条后,莫巴念祝词,参加祭祀的人在芭蕉神林聚餐。神林中的芭蕉树不能砍,结出的芭蕉果也不能吃,猪、鸡也不许进入神林。神林中有两层木或竹栅栏,祭祀时男性可以进入里面一层竹栅栏,而女人只能在竹栅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