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肖三克探案集(五)青铜古鼎

肖三克探案集(五)青铜古鼎

2013-10-17 07:46 作者:大风行者 阅读量:35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老肖这个人,在我看来,完全是一个现代好男人,除了抽烟,好像再无缺点:不玩牌,很少喝酒,也不乱花钱,衣服嘛,干干净净就好,也不特别讲究服饰品牌,品茶较讲究,茶具紫砂的,茶叶不用陈年的,跟人相处也很随和,又每天锻炼身体,四十刚过,略有点啤酒肚,伸手却极敏捷。盛夏时节家居的老肖,身着吸汗背心,那两只胳膊上的疙瘩肌肉,很明显,这是一个练过武术和搏击的会家子。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老肖对我的评价不置可否:“我也有点恶习,但是,却不足为你这种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的正人君子所道也。”

其实,我也怀疑,一个身体素质良好、欲求虽非强烈但也一切正常的中年男人,孤家一人,怕是?

明白了。记忆中有一天,老肖和我品茶,脱了外套,羊毛衫上有一根明显的金黄色长发,老肖发现我盯着金发细看,顺手捡起来,嘟囔一句:“怕是理发时候沾上的。”我也明白装糊涂:“哦,理发店里什么头发都有的。”

“你瞧瞧这是什么?”老肖从茶几下搬出一件器物,裹得严严实实的。

里外三层包装,最外边是报纸,中间是纯棉的布单,最里面呢,又包裹了报纸,层层包裹在老肖手里慢慢地逐一褪去,赫然眼前的,是一件怪异的器物:下面是三个支撑腿子,中间一块大肚圆腹,圆腹上面又顶了两只耳朵,浑身墨绿绿,器物内壁呢,又泛出淡淡的黑,又夹杂了点点的红,长时间的注视,又能发现一丝丝的蓝,外观整体锈迹斑斑,报纸上也沾了点点绿锈。

什么器物啊?

“这,不是?”突然忆起这东西,寺庙里常用来盛装高香和炉灰的:“寺庙里的香炉?”

“稍有点中国器物常识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的。”老肖对我的反应不以为然,可也不以为忤:“是青铜器,要分别真假就难哪。”

“这肯定是一件真的青铜器,只是呢,要判定它的年代就不那么容易了。”我见缝插针,逮住了这个极端自傲、自负却真有才学的家伙的逻辑漏洞,略略地刺激一下。

老肖被我的急智逗得嘿然一笑:“确实是真的青铜器,周秦时候,这不过就是一件居家的常用器皿,地下埋了两千七百年,拿上来了,就唤做古董,这件器皿,现在的市价嘛……”这个家伙,倒卖起了关子,不再注视青铜器,也不看我,反倒拿起身旁的杂志。我这才注意到,这家伙也不是全能的,现在嘛,也是边学边卖弄,这本书,是一本《中国青铜器全集》,他也不一定能一口给出这件器物的市场价吧?

这个老肖,平日里手不释卷,最喜读书,又不挑剔,什么书都要读一读、翻一翻。他那两个木头书柜,纯核桃木造就,两米高,一般模样,并列排放,煞是齐整,每个书柜都有三层:最下面的是带了两扇小木门的柜子,可以放一些陈年老书;中间的是两个抽屉;最上面呢,两扇装了玻璃的透明柜门,透过玻璃,里面的藏书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资治通鉴》、《史记》、《曾国藩家书》、《毛泽东选集》、《资本论》、《泰戈尔诗集》、《读者》、《化学》、《发动机》、《世界地理》、《中国现代医生》、《计算机》……总之嘛,你能想到的书,这里总会有一两本的,哦,还忘了,那里,当然也有他的本行,《人民公安》、《中国警察训练杂志》、《福尔摩斯探案集》,这还真是一座小小的图书馆。

我也喜欢书,但不是什么书都读,感觉这个老肖,倒和野猪差不多:都是杂食动物,很少挑食嘛。

那家伙专心致志地研究,我倍感冷落,就轻捧起青铜器,里外细看,不看不知道,那鼎外的八个大字引得我哈哈大笑:

“好你个老肖,太会开玩笑了,这明显就是一个新货翻新的假古董嘛。”我真想顺着窗户扔了下去,要不是担心扔下去砸着了行人。

那鼎外,清清楚楚:“营建洛邑,宅兹中国”。中国的称谓,能有几多久远?可怜这猎鹰人,却被鹰啄了眼睛,这么明显的过失,倒没有发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事者迷吧?

那家伙倒不动声色,返扬起手里的书:“毛头小伙子,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习啊。不要跟山警督那些公门里的人那样,总是不学习,什么事情都依靠专家、教授,现在那些教授,你们年轻人称为什么?”

这倒难不倒我,现在的年轻人,早给那些钱财迷了良心的所谓高级知识分子专用的称谓:“叫兽。”整天只知道高喊大道理,实际上全跑关系拿项目,项目争取来就是为了骗取经费,有了经费,派三五个研究生慢慢鼓捣去,他们呢,返身再去圈钱、招摇撞骗,能有几个教授静下心来课堂授课、低头研究?君不见,一、二十年时光里,中国有几多研究成果登得大雅之堂?

“不能以偏概全嘛,并不是所有的教授都如你所说,你也太过于武断了。”我不是为“叫兽”辩解,而是受不过他的自负和冷落。

那家伙,不跟我计较,埋头看书,有时候,又趴在青铜鼎上仔细研究。

我别无他事,又不忍弄出动静来打扰他,就静静地观察老肖当做宝贝的假古董:外侧并无特别之处,但是在内壁呢,器表绿锈面上,呈现出褐、红、黑相间的凸斑。我又试着端起器皿查看,现在嘛真是小心翼翼,看老肖那模样,这玩意,还真说不准是周秦的真货呢。这个时候,太阳正悬在窗外,暖暖的阳光投射进来,温煦煦地照的人浑身舒坦,举着铜鼎迎光侧视,阳光射进铜鼎里,可见到细碎晶体光闪,转着铜鼎顺着阳光查看,铜鼎里,有三块这样的青斑,凸起的青斑略高于器表,一块青斑一元硬币大小,其余两块,一块同香烟粗细,另一块,只有黄豆般大。

“手伸进去,摸一摸那青斑。”那家伙,头也不抬一下,却知道我正在查看什么。

伸手进去,青斑明显的高于内里表面。

“试着抠一下那个大块的。”老肖还鼓动我。

“我可不干。”我将青铜鼎放于茶几,转身道窗前晒太阳:“要是真的,抠下青斑,我可是赔不起的。”

老肖看着我,微微一笑:“小戈啊,你这还真是实话实说,当然,你只讲对一半。”那老家伙放下书,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青斑你抠不下来,他们的专业术语成为结晶斑。结晶斑是青铜器历经几千年变化,在器物某一点或多点上发生膨胀,造成底锈外翻,使器表绿锈面上,呈现出褐、红、黑相间的凸斑。迎光侧视,可见到细碎晶体光闪,此斑略高于器表,手摸有凸感。大者如硬币,小者如黄豆。当然,结晶斑的大小和入土的时间长短有关系,也因器具的大小不同而有差异。”

我又捧起青铜器,迎着阳光细看,红、黑、绿是早已发现了,可褐色,又是什么颜色呢?

那老肖的一句话,却让我惊了一跳,差点就将青铜器脱手了:“我也实话实说,你要失手摔了它,可还真是赔不起的。”

“就这一件破烂铜器,真值那么多钱?”废铜烂铁,我也卖过的,也买过铜芯护套线,一百米不也就几百块钱嘛。古董值钱,也知道,可我的身价,老肖不可能不知道。我好歹,在省城也有三居室的,一件古董,真值一百平米的商品房?

“古董古董,越老越值钱,这和女人完全不一样啊。女人嘛,越年轻越有资本……”这个家伙,在我面前,越来越肆无忌惮,竟拿这个废铜玩意和女人来比较。

“老肖啊,你怎么越来越像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除了钱,谈得最多的,就是女人。食色,性也。老夫子的话,原本不错,可也不能总是挂在嘴上啊。”我感慨这么一个思维缜密、知识渊博的人也不能完全的脱离俗套。

“哈哈,你才真的俗呢。”老家伙反驳得我倒无话可说:“男人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女人。女人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男人。这本是再平常不过之事,你要故作高雅,反暴露出你的心理,现在嘛,你心里,不是想着你的爱人,就是正在想着别的令你激情澎湃的女人。”

斗嘴,真不是老肖的对手。况且,这个家伙的心理学,理论又联系了实际,每每令我难堪。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这个家伙故意将话题转到女人身上,纯粹的就是逗我开心呢。

“还是不要扯淡了吧,有没有时间,跟我去宝鸡去一趟?”看来,又有新案子了。

“宝鸡,古称陈仓,地形嘛两山夹一川,渭河顺着川底一路东行,滋润了整个关中平原。这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宝鸡天台山天柱峰有座“莲花顶”,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子孙为了纪念炎帝,以“三味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上莲花峰称“中华”(古“华”与“花”同)。世人为纪念炎帝功德,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华”……”老肖大概地给我简介了宝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历史,我也恰好换休,就随他去那个周秦发源之地旅游一番罢。

相关文章关键词

《肖三克探案集(五)青铜古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