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夏之秋的接触

夏之秋的接触

2013-10-14 15:20 作者:张修东(禾乃) 阅读量:40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几乎在每年立秋的前期,老天爷在夏日落下的雨水,要在这个时期予以补给,以弥补自己似曾的过错。雨水充沛了,一直干涸的河沟开始储积雨水,树根部的旱缝开始合拢,伸出手脚等待水分的树根又回到了以前与树木融为一体的模样。

几场夏雨过后,空气清新了,一早一晚没有了仲夏阳光的炙热,失却了湿重的汗津津,人们显得有点精气神爽。周六一大早,女儿就在QQ上留言,这天气,有点秋天的滋味了。雨水,应该是秋的铺垫。凉风,应该是秋的预示。精气神爽,应该是一个季节转换的前奏。

对于季节,多少年来,人们总是很无奈。春的抖擞,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稳重,叫人无法改变。多少年的老黄历,多少年的日夜经历的推算、反复、验证,才演绎了年复一年的动人传说,形成了令人欣慰的现实。有时,没有早一天,没有晚一天,恰恰在这时,老龙王送来了甘霖,风神奉送了暖风;恰恰在这个时段,立夏、立冬、立秋前后的空气明显的有了变化,这些,满地的庄稼可以作证,人们的神情风貌可以作证,你所见到的大树可以作证,新老交替的生命轮回可以作证。

往往,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期盼凉爽。就像久居一地,喜欢对岸的花儿开放那样欣喜,就像这山看着那山高的永无止境的境界。总之一句话,就是人们总是无限地期盼下一个季节的到来。可曾知否,一个季节的飞速行进,可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视眼前的东西为过眼烟云,没能设法珍惜,只是看到将来的美好,一切期冀于未来,也只能是不断的梦想,间断的臆造,以至后来的追悔莫及。可曾知否,酷暑过后,前面定是横扫树叶一片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日,夏之秋的蕴意,应该是历史前进的脚步。夏,即是春的中年,秋的少年,而冬,即是秋的中年,也是春的童年。当然,病树前头木已春,沉舟侧畔帆已过,冬天都来了,春天一定不会远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夏之秋的接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