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慢且长----亲历农行三十年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慢且长----亲历农行三十年

2013-10-14 01:27 作者:南阳翟传海 阅读量:43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亲历农行三十年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慢且长。1983年“三夏”大忙的日子里,我肩扛行李跨进了中国农业银行的的门槛。自此,别人问我“哪个单位的?”或“干啥的?”我就回答“农行的!”这一答就是三十年。三十年来,农业银行几经撤并和分脱、困顿与发展,但我始终皓首穷年如同守望家园一般守望着她。如今,她已成为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的大型上市银行,而我也由当初不谙世事的少年成了皓首苍颜的老者。为此,我以个人三十年的亲身经历为例略述说如下,与同仁共享。

1983年初夏我刚高中尚未毕业,担任几十年营业所主任的父亲积劳成疾,因病去世,我便踏着父亲的足迹开始从事银行工作。三个月实习期,我被安置在父亲原在的南召县南河店营业所管辖的一个村级信用分社——许田分社。那时农业银行刚刚于1979年2月再次恢复,农行还是国家的大出纳小会计,还是行政身份,在行政上还领导着农村信用社。当时我的具体工作,是协助信用站干催收所社贷款。其实,那时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并不多,除了有限的生产队打井、修渠(水库)集体贷款,就是农户治病、买粮的三五元、几十元,最大的不过是三几百元的盖房贷款。不过,那时贷款手续倒是很简单,不要户口本也不要身份证,不要调查报告也无需面谈笔录,一份借据一张纸儿,银行工作人员填写好,借款人盖个私章或按个指头印儿即可。刚开始,由于人生地不熟,走村串户间常常忍饥挨饿,有很多次在“代销点”买一瓶“小香槟”,或在田间地头买点瓜果梨枣充饥。但在老农金员的带领下,两三个月之后,我还是和所包的几个大队的所有代办站站干和许多农户,成了朋友或忘年交。

1983年底,我被调回营业所做出纳复核员。当时该营业所是从该人民公社大院划分出来的,南边一道不长的低矮围墙外便是人民公社的大院。几乎淹没我当时个头的高高木柜台摆放在营业室正中间,外边供群众办理业务,里边就是我们办公的地方。办公区四张桌子分两处,两张桌子对脸分别坐着会计、会计复核,出纳、出纳复核。1984年秋,参加南阳地区招干考前培训,并考入银行干校(因家庭及工作原因未成行)。

1984春,根据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南召县偏远的山区——马市坪营业所。一条剃头扁担样的小街,半西不东地搁在两架山峰之下,唯一能装点街面的是供销社的几间柴瓦房。营业所和信用社也同处一院,临街含过屋五间柴瓦房,所社各占两间做门市。每日里除了早、中、晚饭前饭后忙一阵儿,日间多是仰着脸查数屋顶黑黢黢椽笆,也或抠戳泥巴柜台上的干泥巴。正癔怔间,柜台外会冷不丁甩过几张羊皮:“卖羊皮”!也或扔过一封信:“寄信”!刚到该所时仍做出纳复核,但没多久,那位在做主管出纳的“亦工亦农”大姐被清退了。做主管出纳后,我便不再踮着脚趴在柜台上看外面的景致儿。除了收付一笔一碰库外,开始很有责任心地学扎“五好钱把”,捆“五好钱捆”。不仅学会了典钞、记帐、打算盘,而且还学会了枪支拆装、子弹压膛。离柜时会把抽抖锁摆个样子,进住室要先看门后床下(库房和住室在一起)。那时调款还使用着“斗私”、“批修”口令,用摇把电话报“项目电报”要用“幺(一)、哇(八)、拐(七)”和“叁、两、洞(0)”。期间,我完成了广西文学创作函授学习,并开始发表通讯报道、文学作品。

1988年夏,我在马市坪营业所做了将近五年的出纳员之后,被调到了本县另个基层营业所——崔庄营业所,跟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会计做助理会计。那时银行还使用着简单的“收付记账法”,会计科目也只是对公存款、储蓄和计集体贷款、农户贷款、利息收支以及费用等。当时的记账方法还很笨拙、很繁琐,白天营业边制凭证边记分户账、登存折,晚上要加班先挑分传票、汇制“科目日结单”,而后再按“科目日结单”登记总账。五天一小计,十日一旬结,月底还要先扎计总账,做到“总分相符”,再根据总账抄填会计月报。报表上每一个科目须填期初余额、收方发生总额、付方发生总额,并根据前三个数结计余额,同时要上下汇总扎平。那时还没有计算器、更别说计算机,全靠一张算盘、一支笔,倘若总、分相差一分钱不知道要熬多少个夜晚才能找出来,倘若报表填错一位数,哪怕是填错了格儿也需要合计、核对无数遍。年终决算更是要提前关门,挑灯夜战好几个日夜。对此,我很骄傲也很恐惧。

这期间,农业银行的身份是半行政半企业。为了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银行开始放宽信贷政策,调整贷款对象和贷款结构。从过去主要是对集体放款,调整为面向千家万户的社员贷款;从过去只限于数额较小的社员生活困难贷款,调整为对社员发放大量的生产贷款;从过去只注重发放单一的粮食生产贷款,调整为支持粮食生产与支持发展多种经营同时并重。

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1988年开始,农业银行实施“信贷资金集约经营”,并率先在我国银行业“全面清理信贷资产”,是我国银行业第一个建立了贷款质量分类体系和信贷资产监测考核制度的国家专业银行。为此,我于1989年初调入该县城郊营业所从事信贷监测会计,用无数个日夜建立健全了该所的全部信贷资产台账。期间,经历了万人空巷的“抢购风”、“摸奖储蓄”和保值储蓄及其每日不同、每笔不同的储蓄贴水。

1990年初,由于我的会计原理等知识较为通熟,被抽调到县行查对该行中心储蓄所长期错账。经过半年的查账,我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储蓄业务知识。为此,我被县行任命为该所负责人。1990年7月31日,南召县首家“电脑储蓄所”空前隆重地开业了。自此,全行逐步推广电脑单机运作。

1993年3月至2001年5月,任南召县支行审计科副科。期间于1993年底,全行完成“单机网点向同城网络建设战略转移”,悄无声息地实现了储蓄通存通兑、对公业务和ATM的联机处理;1994年1月1日农业银行系统恢复借贷记账法:将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改为各国通用的权责发生制,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四大类,新的会计报表统称为“资产负债表”;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设成立,农业银行与其分离,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等政策性业务划入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开始按照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逐步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1996年底,以省为单位先后宣布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1999年10月18日,主要负责收购、管理、处置从农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农行不良资产剥离资产管理公司。

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任南召县支行会计科科长,2002年5月至2003年5月任南召县支行稽核审计科科长。在此期间,查处和纠正了大量的帐外经营和“小金库”;在此期间,为了适应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需要,全行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在此期间,各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员分流和营业网点“撤、并、转、迁”,大量网点被撤并,大批员工内退或买断(据不完全统计,止2006年上半年,农行净减少机构网点22312个,减幅达44%,在岗员工净减少167684人,减幅达26%);在此期间,农业银行于2002年底自主成功研发了ABIS第一代综合应用系统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完成了省域数据集中工程建设。

2003年5月县支行稽核审计集中市级分行,通过考试我被选调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派驻南阳市分行审计办公室。期间,查处和纠正了一定的违规经营、贪污挪用案件及其遗留。

2004年夏,因“违规经营查出有方”调入市分行财会部,各支行各项费用实行集中报审,全市16个县(区)支行的费用审核及记账工作便有我一人承担。2005年夏分包县支行费用报审、记账,同时兼职会计监管工作,直到2010年3月。自2000年3月底之后,农业银行相继出台了规范信贷决策行为的一系列文件,即响亮一时的“信贷新规则”;2001年到2005年狠抓规范经营,全面开展“合规文化”建设;2006年ABIS综合应用系统升级,2007年全行成功实施了全国数据集中,实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全国一网。从此,各行各营业网点不再按月、季、年,打印总账、分户账及其相关报表。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后,农行开始紧锣密鼓的股份制改革准备工作;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7月15日正式上市。

2010年3月,我调入市分行信贷部任县支行信贷独立审批人,对分包支行信贷业务实施独立审批,法人信贷和个人信贷业务开始迅猛发展。

30年来,我由当初不谙世事的少年直到今天,完成大学学业、成为农行系统“优秀人才”、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并出版了《银苑小葩》、《守望家园》、《月奶奶黄巴巴》及《曳杖行歌》四部金融论文和文学作品集。三十年来的个人经历,是农业银行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真实写照。而今,党的十八已经胜利召开,我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农行及其全中国必将更加辉煌和美丽!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慢且长----亲历农行三十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