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城史话
摊开老县志那张枫叶形的地图,墨迹深浅不同的版块上,那些代表着乡镇村屯大小不同的圈圈点点,或疏或密散落在叶面上,有一个最大的圆点,点缀在枫叶的中央,她,就是始建于汉代的义州古城。
义州古城历史悠久,自燕秦设郡、汉武立县迄今已两千多年。汉代叫她昌黎郡,辽代称宜州,明代又叫义州卫,清代至今称义县。义县城墙原为土筑,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为砖城,四周城墙长9里四步,围成一个四四方方巨大的“豆腐块”,把107条胡同围在其间。新县城南扩后,百姓及来往游客便改唤她为义县老城。
在百姓眼里,老城是座“佛城”,城中那些满眼沧桑的古寺、古塔、古庙,鲜活出了佛家的千年风骨。厚厚的老县志里,记载着散落在107条胡同里那些寺庙的名字,在这块方圆不到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有寺庙32座,司1座,宫1座,堂6座,坛4座,祠18座。用寺庙命名的胡同占据首位,大佛寺胡同、报恩寺胡同、城隍庙胡同、三皇庙胡同、东药王胡同、文庙胡同、财神庙胡同、上帝庙胡同等等,一共有17个胡同用寺庙命名。因城内地皮紧张,有的寺庙被挤出胡同之外,明嘉靖三十四年建的火神庙,就在城南门用于屯兵反击的瓮圈里。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塞外小县城,有这么多的宗教建筑,古代的老城应是什么样子?南宋出使金国的使者张邵,在900年前,给我们描述了这个古老佛城的壮观景象:“自燕而东,列郡以数十,东营为大,其地左医闾,右白焐,控引幽蓟,襟带辽海,人物繁伙,风俗淳古,其民不为淫祀,率喜奉佛,为佛塔庙于其城中,旗布星罗,比屋相望……。”
900年前在江南才子张邵的眼中,义县这座塞外州城就是神佛满天的纯净天堂,僧侣理想的朝觐之城!
环城而过的那条大凌河,万古奔流,冲出闾凌沃原,盘缠老城福祉,城门老苔苍斑。城中广胜寺佛塔,擎起的那圆柱形笔锋,开泰出老城古刹的千年香火。人与佛的交流在这个空间从来未曾中断。佛界对我们这些凡人来说,终究是有那么多未知的事情,既想探究一番,又怕越过雷池半步,每座佛寺的匾额都在人的头上,佛界与人间离得那么近,又那么远……
爬上老城南山,城中寺庙“旗布星罗,比屋相望”的胜景已不不复存在,高耸入云的广胜寺古塔依然述说着前朝佛城的繁荣。广胜寺塔过去一直称“嘉福寺塔”。1985年5月1日在塔前出土一陀罗尼六面经幢,题记载:“大辽国宜州广胜寺前尚座沙门可炬幢记,门资怀直建,维乾统七年岁次戌巽朔二月二十九日”。今嘉福寺原称广胜寺,故寺塔应称广胜寺塔。其建筑时间应为辽乾统七年(1107年)。
广胜寺塔是为收藏皇后所降的舍利子而建。塔是砖实心密檐式,现高42.5米。塔身八面,每面雕有一佛二胁侍,龛门上部雕宝盖和两位飞天。飞天翱翔于上,大佛端坐龛中,胁待肃立龛旁。塔檐共十三层,每层各角原来都有楠木挑梁,上托檐角,下缀铜铃,现多已脱落,塔顶早塌陷。塔上砖雕的梁、柱、斗拱和花饰等也多半脱落。2010年国家拨巨资维修。现已恢复原貌。古塔体量宏伟,是辽西最高的古代建筑之一,是锦沈途中能从列车上望到的辽代高塔之一。它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省级文物,也是义县老城标志性建筑。
说起义州古城,在古人眼里它就是“山环水绕”的龙兴之地。来自有“人间天堂”之称杭州的南宋官员张邵,赞美这里“左医闾,右白焐,控引幽蓟,襟带辽海”。而首先看中这块宝地的却是大辽皇太子、东丹王耶律倍,不惜重金在东街繁华地段造起一座豪华的皇家“大内”。到了他曾孙辽圣宗耶律隆绪执政。他认为这块“祥和”之地应属佛祖,毫不犹豫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把“皇家大内”改成皇家佛祖道场“咸熙寺”,后改称奉国寺。现仅存世间辽代三大古寺之一的奉国寺依然保存完好。
不仅皇家如此,历代达官贵人也相中了这片“清净”之地,争相在宜州古城为神佛建寺修庙。在西南的城墙跟下,有一座寺院,黄墙绿瓦,雕梁画栋,檐角龙凤飞空,灯红门眉,这就是被称为敖氏家庙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的太平寺。据城西八里铺敖姓家谱记载,敖姓系佛满洲正蓝旗,开山始祖姓鄂卓,名敖清阿,后以“敖”为姓,因战功显赫世袭轻车都尉。
崇德三年(1639),义县敖姓一世祖敖关新授义州城总管,于5年后在城中建起三层佛院。现义县敖姓后人散居全国各地,仍保留回故里家庙祭祀习俗。
风水是中国人的环境观风水理论的内涵涉及地理、地质、水文、生态、小气候、景观、美学等领域,它对中国古代城市、寺庙、宫院、住宅等选址布局,规划设计及营造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因古人看中了义州古城这块风水宝地,历朝历代引来无数名士高僧,造起一座人间佛城。每一座寺庙,都记录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义县人的生活习俗和乡土风情
立春,古城上空,晨钟悠扬,军卒早早打开四方城门,八方乡农涌到东门里天齐庙前 “打春牛”。按旧历干支,庙僧计算出春牛身首颜色,乡农根据颜色,可事先预知当年是旱是涝,有无疾病发生。县署众官要用纸制鞭打春牛,边打边唱“一鞭风调雨顺,二鞭国泰民安,三鞭天子万年。”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大佛寺庙会最后一日,东街花炮杂陈,食品玩具罗列成市,工商皆放假,游人塞途,男女往来极一时香火之盛,?金吾弛。
二月一十五日,关帝庙前举行盛大的游隍城仪式,“县衙辖官寺供应佛像、坛面、幢幡、宝盖、车鼓、头旗三百六十坛”由军人“抬舁监坛汉关羽神轿车”,参加游行。关羽成为游隍城时的监坛神,给众生“拔除不祥,导引福祉”。
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辰,城乡各家每具面桃致祭神前,按陶朱公书云,是日晴则好,雨则诸物少收。
四月十八日,邑中西街嘉福寺、娘娘庙,南街太平庵,东门天齐庙等庙会。公私局所凡百工商均为放假,乡村男女来游者肩摩毂击,接踵于途。庙会香火更胜。十七日起至十九日止。
六月初六日,犒工业园圃者是日聚会南关蜡庙,乡农亦各聚会临近社庙或土地祠,议看守青苗事宜,曰青苗会。六月伏日作汤饼名辟恶伏面之说盖本于此。
六月二十四日,南关帝庙会,八旗官兵等集资演剧五台……。
义县有许多民间习俗,都与佛教有不解的渊源,有些传续至今。
佛城史话世世悠,踪踪迹迹处处有。千百年来,这些寺庙宫观,已成为文人墨客雅集以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朝拜礼敬或游玩观赏的地方。不仅在当地民间影响深广,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迁徙与繁衍,在海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
义州老城,寺庙古刹的价值远不止有形的建筑本身。这里还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宗教人士和专家学者,不少高僧受到朝廷的荣誉封号,他们许多著作成为珍贵的宗教典籍。每座寺庙留存的碑刻、匾额、楹联、诗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总之,众多寺庙古刹承载的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是构成义县历史文化悠久的重要内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