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金陵
石头城中石头记,红楼梦里红楼人。
——题记
一直想去南京走走,只因各种生活琐事而搁浅出行的脚步,恰好闲暇,借着面试的机会在这六朝古都的金陵城游玩了一番。虽然从未触足这片土地,却是有种沁入骨髓的熟悉感,或许是因为对红楼的痴迷吧,这次金陵游竟像是赴约一场梦外注定的邂逅。
人居小趣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金陵城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那种亲切恬静的人居氛围,到处都充溢着生活情趣和人文内涵。不同于去年暑假西安游对各个景点的全局了解,这次我并没有搜索关于南京的历史文化、古迹旷景和人文风俗,仅是怀着一颗热忱兴奋的心情便和朋友踏上了旅途,一出火车站南京给我的好感就倍增,因为一池浩瀚的玄武湖湮染着清新的空旷感让人倍感明亮舒适。不禁感叹南京人真是会生活,即使是在别离迎往的车站,也为大家的等待提供了消遣赏景的心情。
到了南京必去的一个地方怕是秦淮区的夫子庙了,夜幕降临时我们兴致冲冲的融入秦淮河畔的灯火阑珊和渔舟唱晚,河畔两侧石壁上雕刻着秦淮八艳的风姿轶事,只是站在文源桥上扶栏凭吊的不再是那些略带缅怀之意扼腕慨叹的文人骚客,而是充满生活乐趣的观光览胜者。老街上鳞次栉比的排列着各种流行的服饰店和小吃摊,而艺术大观园里曲道通幽的小巷子则是摆满了各种古色古香的雨花石器、传统工艺和丝绸云锦,我们在这个古典沧桑却不乏时代特点的地方逛了很久,最吸引我的还是传来古典声乐陶瓷店里的宜兴紫砂壶,以前爷爷的桌子上就摆着一个盎有古意的紫砂壶,被我看到后便是爱不释手了,只是后来不小心的摔碎了壶盖,当时确实心疼不已,但随着时间过往那个紫砂壶便淡出了记忆,如今再次看到那么多的紫砂壶,端详揣摩,感觉还是那么的熟悉。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古城魅力的所在吧,很多东西或许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淡忘,但只要一个记忆的支点便会在感觉里苏醒。
金陵的美除了古迹文化还有那些金陵人的真诚可爱,主要表现在:一,街上随处可闻丝竹声,不管是意味浓郁的京剧还是脍炙人口的最炫民族风,怡然自得。二、公园广场随处可见宠物狗,穿着各种可爱的小衣服,跟主人玩耍嬉戏晒太阳,和睦温馨。三、待人热情,经常碰到非常友善的叔叔阿姨帮我们指导路线。这种生活氛围跟人居条件和城市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南京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融入了一种古典惬意的感觉,逛街出行都似郊游观光,这个人居趣味浓厚的城市真的让人非常舒服。
古迹遗情
金陵城悠久的历史发展赋予其内敛深蕴的文化古迹,若非是匆匆的过客,我愿慢慢的走在其中揣度品味。见闻不足,仅以三处古迹略表遗情。
莫愁湖上莫愁游,千古芳名今未休。来到南京的次日上午,我漫无目的的在南京游荡,遇到默数位数的车站就上车,感兴趣的地方就下车,无拘束的自由的行走。因缘际会,十二点打算回程准备面试的时候,在汉中门广场看到了莫愁湖的路线,于是顺其自然的踏上了开往的公交。莫愁湖因为一个坚贞女子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比较有看点的是莫愁女故居、胜棋楼和海棠园。如果去的时候刚好也遇见了班级郊游的小朋友,游玩会更加有意思啦,哈哈------
总统府是几朝风雨见证者,人文来讲应是领略历史风雨沧桑,瞻仰王者雄伟气势的最佳选择,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总统府的建筑层次感和对称性,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后花园的景色在这个秋衣正浓的季节流露着清冷的脱俗,秋叶渐渐泛黄,与树干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如同一幅动态的风景画,交汇融合。特别是在晌午阳光的照射下,平添了一层暖暖的和煦。另外一个就是漪澜阁,从印心石屋越过弯弯的小桥,斜倚枝干倾斜的垂柳树,有种穿堂弄柳的感觉,漪澜阁四面环水,前面有一排青石板凳,相邀友人,临水留念会是不错的选择啊!
天降花雨,羽落成石。南京雨花台可能是所有古迹中最能吸引我的地方吧,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了这么多神奇灵秀的雨花石,在雨花石博物馆,那些小小的石头便是在诠释着另一个世界,四季交叠、人文风俗,历史故事等等。博物馆前面便是雨花溪摊,可以自己捡雨花石,去的时候溪水已经干枯,所以你可以放心的在其中寻找相契的雨花石。从雨花溪摊出来绕过倒影池,便可以看到坐落于最高点的烈士碑,在那儿缅怀革命烈士的伟大牺牲,瞻仰泰山之火的长明灯,或是在那儿喂喂白鸽看白鸽成群的飞翔,俯仰之间便是另一种释怀。
在陌生的城市里,背着包,穿着舒适的平底鞋,前行,我突然明白那些背包客的心情,一直跋涉着,追寻在路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