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杭州创作之家休假日记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晴
9月18日,是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国耻日。因工作上的原因,早已安排好的9月17日到中国作协杭州创作之家休假,只得推迟到18日到达。早上起了个大早,因这个日子实在太敏感,近些天,由于日本政府非法购岛,中国政府强力反制,中国人民的愤怒之情达到极至,好多城市群众早几天就开始反日游行,9.18国耻日岂不更加严重?于是7点出发,到达长沙火车站还不到9点钟。果然火车站气氛紧张,车站广场各个路口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武警。我坐的是一辆日系车,我们的车想进入到车站广场内,警察将我们挡住说,你们的日系车不能进去,等会要游行活动,你们快开走。我只得下车让司机把车开走,并嘱咐司机一定要注意车辆安全,然后走进车站。
10点半钟的动车,经过近8小时的运行,于下午6点半到达杭州南火车站。未到杭州南站之前,杭州创作之家负责接待的老叶打电话给我,因他有事不能到南站接站,要我出车站后坐车到杭州站,他在杭州高铁站接我到创作之家。按照老叶的吩咐,出站后我坐上300路直达公交车,半小时到达杭州站。一下车就看到老叶举着中国作家协会的字牌,我连忙上前与老叶打招呼。老叶一脸的笑意,待人特别热情,一路上给我作介绍。半小时后,到达创作之家,食堂厨师将饭菜已经热好,饿得发慌的肚子,一下撑得饱饱的,回到房间冲了个澡,然后坐到电脑前,记下今天的日记。
2012年9月19日星期三晴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的温馨创作之家,几乎是一夜无梦。一觉醒来已是早上6点,匆匆洗漱,吃过早餐,7点钟驱车前往江南著名水乡绍兴。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就到达绍兴兰亭。兰亭是个地名,曾因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而闻名于世。公元353年3月,王羲之邀了41位好友在兰亭雅聚,大家在一条曲水溪边喝酒吟诗,将酒觞放入水中,流到哪个人跟前,就得当场吟诵诗词,不能吟诵者罚酒3樽,这就是史上的“曲水流觞”。王羲之写了30多首诗,将这些诗结集而自写序言《兰亭集序》,这篇大气磅礴的散文佳作,让书法家王羲之在散文史上与其书法一样声名远播。
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当年被唐太宗李世民发现,李世民甚为喜欢,因而所珍藏,据说后来作为李世民陪葬永远埋在地下。后人所看到的是临描品,虽然与之不分伯仲,但毕竟不是王羲之真迹,肯定少了些神韵。此后,不少皇室贵胄和书法高人都有临摹王羲之《兰亭集序》,如今清朝皇帝康熙书就的《兰亭集序》和乾隆诗作巨石碑仍立于兰亭,堪称稀世之宝。
从兰亭驱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鲁迅故居。前几年我到过这里,看来没太大变化,只是多了一个鲁迅博物馆。因为曾经参观过,因此也只是温故而知新,到了绍兴不进鲁迅故居也说不过去,毕竟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人敢与比肩。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对鲁迅先生谁不景仰有加?
从三味书屋出来,坐上独特的乌蓬船,穿过一条水道,就到了沈园。沈园因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唐婉在此相聚在壁上题写《钗头凤》一词而闻名于世。如今这块绝壁仍在,听到那一段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游人怎不生出几分伤感?
沈园比起我几年前来时,已经增加了不少内容,既有陆游展览馆,又增加了东苑爱情园,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壁上的《钗头凤》最能打动人心!
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晴
按照杭州创作之家的安排,上午我们游览美丽如画的西湖。早上7点吃早餐,7点半坐车前往西湖。创作之家离西湖才十几分钟的车程,一会儿就到了杭州博物馆,老叶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向我们详细介绍杭州西湖十景,还介绍了杭州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8点钟,便坐上两辆电瓶车,缓慢地行进着,绕7平方公里的西湖一圈,也才15公里的路程。我一边听着导游小姐的介绍,一边欣赏西湖难得的美景,心中颇有几分惬意。
对于西湖我并不陌生,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西湖。曾经到过不少名山大川,也欣赏过太多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但凡游览过的地方,再去第二次也许就兴趣大减。然而到西湖游览,似乎一次比一次印象深刻,一次比一次感受加深。第一次游西湖是二十多年前的夏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于西湖的印象虽然不错,但已经模糊;第二次是六年前,那次因是旅行社安排,仅坐上游船在三潭印月岛上转了一圈,匆匆忙忙一个多小时就算了事;而这次在西湖待了近四个小时,既坐电瓶车从苏堤、断桥而过,又几乎对西湖十景进行了全面了解,还坐上游船逛了三潭印月美景。苏堤之上的情致,断桥之前的怀想,柳堤上的缠绵,苏小小墓前的怜惜,让我对西湖总是难以释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果真是一处让人留连忘返的人间天堂。
依依不舍地离开西湖,在创作之家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参加此次休假的作家们一起在创作之家集体合影后,驱车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雪岩故居参观。胡雪岩1823年出生于杭州,是清代颇有影响的商人。胡雪岩一生跌宕起伏,曾一时富可敌国,因而故居比起皇室宫院还要气派。我曾经到过江浙历史上不少富豪的故居和私人园林,也去过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山西商人的庭院,但到了胡雪岩故居,乔家大院和苏州古典园林又有些许逊色。胡雪岩故居,才让我真正体味什么是富丽堂皇与雕梁画栋!
2012年9月21日星期五阴转小雨
按照安排,今天是作家们自由活动。参加杭州创作之家2012年第十批休假的作家有《小说选刊》原主编柳萌,陕西省作协秘书长王芳闻、延安作家凡川、湖北作家余熙、四川作家、《当代文坛》主编罗勇、湖南郴州作家资柏成和我及作家家属等13人。虽然都是初次相见,但大家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缘分。
杭州创作之家建于1955年,1988年重建,座落在杭州北高峰下,离西湖著名佛教圣地灵隐寺仅200多米。一条公路从大门前穿过,公路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西湖龙井茶园。创作之家门前有6株桂花树和1株芭蕉树,如一排绿色的卫士。左侧是一条小河,潺潺流水自东向西流过。作家之家不到700平方米的地方,虽不算大,但能在这风景如画的西湖之滨的灵隐景区占下这么一隅,实在是中国作协为作家们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来到创作之家几天了,但由于头两天安排外出参观,还没能对虽方寸之地但让人温馨无比的作家家园认真阅读。早上起床后,我走到小院坪内,活动了一下手脚,然后坐在一张桌子旁,一边吮吸着桂花的芳香,一边欣赏着院内的景致。小小的院落里,有几株粗大的香樟树,像两把偌大的雨伞,将古香古色的两层房屋遮盖;树下有一块竖立的石头,石头上铭刻着文坛泰斗巴金的笔迹:“这真是我的家,我忘不了在这里度过的两个星期。真的谢谢你们!”这是1990年10月,巴金先生首次住在杭州创作之家时写下的感言,之后巴金先生四次入住创作之家,并对杭州创作之家赞赏有加。不太高的围墙让绿树竹林替代,显得林木葱葱,绿墙成线;院墙下面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几棵桂花树开满了花儿,还有几株芭蕉树展开着宽大的绿叶,树中心长出了大大小小的果实。一群鸟儿在树丛中飞来飞去,无忧无虑地快乐歌唱。院子旁有一小门用一横插的木闩栓住。清晨,坐在院中,听河水流淌,听虫鸟鸣唱,闻桂花芳香,真有几分惬意。在美丽清静的大自然角落里,有这么一处创作家园,真是中国作家之福!
吃完早餐,我再次来到院落中,和柳萌老师聊了起来。柳萌老师今年77岁,但仍笔耕不止,每天还要写作品,他说今天还要完成《光明日报》的一篇约稿呢。他曾经三次来创作之家写作休息。他告诉我,中国作协现有三个创作之家,除杭州外还有北戴河和河北避暑山庄,而杭州创作之家地方最小,每次只能安排八九名作家入住。但杭州创作之家,比其他两个地方好,不仅环境好,服务也是最好的。中国作协有9000会员,因为名额有限,北京很多老作家都还没来过杭州创作之家呢。柳萌老师喜欢我们南方,因此虽然年逾古稀,每年还要走出去,寄情于山水之间,汲取创作营养。当他知道我是岳阳来的,他脸上露出笑容说,岳阳是个好地方,我去过岳阳几次,岳阳楼、君山,还有张谷英大屋,给我印象很深。柳老儿子刘杉也附和说,岳阳不错,读大学时我就去过。我邀请柳老再次去岳阳做客,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一定会去的。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阵雨
下了一个晚上的雨,早上醒来,雨还在“嘀嗒”下着,今天的活动看来只能待在室内了。创作之家有图书室,也有喝茶聊天的场所,能在这里轻松自如地聊聊天、看看书,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杭州创作之家前门进去是一个小厅,厅内墙壁上挂着四块匾额,上面刻着周敦颐的《爱莲者说》。另一边的墙上镶着巴金先生在创作之家小院的照片。转一个弯的走廊边有一个方形鱼池,鱼池中有假山,几条红色金鱼在悠闲的游来游去。走廊右边是一个小茶厅,内有四把木椅和一张圆桌,圆桌上有一套精致的茶具。两边墙壁上镶着全国各地作家们在创作之家的亲笔感言,其中有王蒙、草明、冯牧、白桦、夏衍、铁凝、张贤亮、杨子敏等许多著名作家。虽然大都是三言两语,但却表达了他们真实的心声。
吃完早饭,我和资柏成走进创作之家图书室,图书室的书架上摆放着来杭州创作之家的作家们赠送的作品,许多著名作家的佳作都被创作之家图书室收藏,我翻看了一会书,便坐在沙发上和老资聊了起来。一会儿,陕西作家王芳闻也走来,和我们聊起了湖南和陕西两省文学创作的话题。正聊着时,延安作家凡川过来了。凡川的长篇小说《兰花花》135万字,被称为继《平凡的世界》之后又一民族力作。凡川不仅写小说,还能作画书法填词作曲,算是个全才。图书室里有一台电脑,好几天没上网了,我打开电脑,过了一把上网的瘾。
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阴转晴
休息了两天,也下了两天的雨,今天运气不错,当我们要去文坛巨匠矛盾的家乡——嘉兴桐乡乌镇游览时,天又放晴了。上午7点多出发,80多公里的路程,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乌镇西栅景区。乌镇是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代表,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镇史,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誉。除了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外,更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西栅景区从西往东有3公里,水道阡陌纵横,一条条水道中小船幢幢,一座座小石拱桥横跨河上,将西栅数平方公里的水乡连成一片。一幢幢黑瓦木墙的矮屋错落有致,展示着江南水乡的独特气质。虽然西栅不全是原质原味的陈年老屋,但还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整体风貌。走进一条条巷道,就像走进了一座座明清小镇。大染坊中,兰红花染布像一面面旗帜,飘在木架上,蔚为壮观;传统的酱菜坊内,数百缸酱菜放置在一个院落内,酱香一阵阵扑鼻而来;三寸金莲馆展示的是中国不同时期各地缠足鞋近千双,让人叹为观止。西栅有30多处历史文化景观,还有各种小吃、小商品琳琅满目,水乡吃住玩一条龙,如果没有一天的时间,恐怕难让你尽睹其芳容。老叶带我们去瞻仰中国文学巨匠茅盾先生的墓地。茅盾先生出生在东栅,但他和和夫人的骨灰安葬在西栅的一座小山头上。当我读着茅盾先生临终时写给胡耀邦总书记的信,一步步走到茅盾先生不太豪华的墓碑前,一种特别的崇敬与景仰油然而生。
如果说西栅是以度假休闲为主导,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体验水乡生活乐趣的话,那么东栅则是以其原质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人历史的纵深和沧桑感。东栅比西栅面积要小,但清一色的木板青瓦房,从其外观看,足有数百年以上。一条条水道,一个个纵深的巷道延伸着,将百年的历史变迁尽情诉说。百床馆的文化意蕴、木雕馆的巧夺天工、钱币馆的丰富馆藏、立志书院的书卷气息,茅盾故居的历史沧桑,让人大开眼界。东栅是茅盾的出生地。正是这位文学巨匠对中国文学事业的贡献和故居风貌保存完整,才使其顺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参观完乌镇后,顺道到皮革航母之地购物。一千家皮革商品店可谓琳琅满目,目不遐给。一个县级市桐乡能有这样规模的超级皮革航母巨店,真让人叹服!
2012年9月24日星期一睛
今天是自由活动。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来到杭州创作之家已经一个星期了,再过两天,我们一行10多人就要与创作之家作别,各奔东西。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次虽然时间短暂,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之间很快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心声,特别感谢创作之家的同志对我们生活上的无微不至,他们每一个人都给我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老叶接站购票,安排旅行路程,耐心细致,热情周到,特别是他一路详尽的介绍,胜过任何一位专业导游。负责住宿和环境卫生的王宽和马大姐虽不善辞令,但周到的服务让我们有宾至如归之感。厨房的张师傅和小刘精心为我们安排饭菜,每天一个花样,让我们吃得特别舒心健康,真是无可挑剔。
上午在茶园转了一圈,午休后,又攀登创作之家前面的北高峰。虽然北高峰海拔才330多米,但爬到半山间,就有些汗流浃背了。下山时,看到几匹马驭着石块在攀爬,累得四蹄打颤,走几步就歇下来,主人用鞭子抽打,它们又只得往前走几步。我见此情景,心中不免生出几丝同情,难怪有人说到报恩时愿愿当牛做马哟。回到宿舍,我洗了个澡后,走进门外小院子,和刘杉聊了一会儿。5点半钟,我走进图书室,凡川和王芳闻夫君刘文夕正在写字,创作之家主任让小刘把柳萌老师叫来,我向柳老提出,请他给我留幅墨宝,柳老二话没说就给我写了一幅唐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晚饭之后,柳老又主动为我写了另一幅:“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两幅字的内容都是我喜爱的诗词佳句,后一幅更是本人为人为官的真实写照,我将会如获至宝般珍藏。不少作家和创作之家工作人员都请柳老留字,柳老没有推脱,一直写到9点多钟才罢手。参与休假的延安作家凡川也是个多才多艺的的书画好手,大家岂能放过他,因此他大展手笔,一口气写了10多幅字,送给我们和创作之家的工作人员。
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晴
早上起来到餐厅吃饭时,因饭还没做好,便走进图书室,看到沙发上画了十几张虾子画,柳萌老师正在题字。我知道这是柳萌老师和他儿子刘杉共同创作。一会儿,刘杉过来,我说给我一张,刘杉说,只要你喜欢,你选一张吧。于是我拿了一张回去珍藏。刘杉是中国工商时报的副总编,学的是国际经济学,画画从师于齐白石儿子的徒弟,也算是齐氏传承人之一。上午在去西溪湿地游览时,我听罗勇说,昨晚11点多钟,他下楼来,看到刘杉正在画画,就没惊动他。中午我问刘杉画到什么时候,他说从9点画到1点多钟,腿都抽筋了。由此可见,小刘之为人是多么诚恳敦实。
今天是本次休假活动的最后一天,明天大家就要告别杭州创作之家。吃完早饭,我们驱车到离杭州6公里的西溪湿地游览。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部,占地11点5平方公里,始起于汉晋,历史上曾有“西湖、西溪、西冷”并称“三西”之说。西溪是国内惟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罕见湿地,也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水网密集,植被丰富,林木繁茂,仅各种柿树就多达4000多株。各种动物在湿地生存,在一处岸边,我们还看到一只松鼠在树上窜来窜去,和我们捉迷藏似的。坐上电瓶船在水中航游,满目清翠,令人心旷神怡;西溪湿地遍布着数十个文化蕴含丰富的景点,婚俗馆、龙船馆、西溪人家、高庄……如果要游览完,最少也要一天时间。我们坐了三次船,逛了4个小时,也只能算是走马观花,许多地方还没有跑到。
下午,老叶带领我们去钱塘江边看杭州新城。站在江边眺望,对岸的杭州新城展示着她美仑美奂的风采。大家明天就要分别,于是纷纷在此合影,留下美丽的一瞬。之后,大家去杭州丝绸城购物。
我已经预订了26日上午8时半到上海的火车,27日早上从上海回岳阳。在杭州创作之家的几天,是那样让我舒适快乐,我将永远记住在这里度过的9天时间,记住这温馨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