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掌声

掌声

2013-10-17 09:56 作者:尹山 阅读量:3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提到国外的科学家有了新发现,人体里控制生理时钟的基因被他们找到了,因此一个人的死亡时间就可以提前预料了,可以精确到哪天,甚至几时几分。很是惊异,也有科学家提出质疑,说没那么绝对,毕竟人的生死不是完全有基因控制,比如车祸,不就打破基因框子了吗?想想也对,不然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就没意义了,健身保养,全不要了吧,看来科学有时候也挺“天真”的,呵呵。不过近来自己也有一个新发现,就是人类的一些东西有着固有的相通之处,比如语言,世界语言有2000多种,发音千差万别,但“妈妈”的发音几乎相同,还有一个就是“鼓掌”,全世界一师百通。

记得女儿小时候,老妈教她的第一个肢体动作就是“鼓掌”,小孩子那时自然不明白里面的大道理,但却知道什么时候该这样做,我不惊讶于小孩子的动作,教化使然,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大人要先教小孩子这个动作,老妈只是笑言,想当初,你也如此。

于是很注意“鼓掌”,记得小学六年级,几个小学集中在一起开“六.一”联欢会。节目很精彩,一个外校的小男孩唱了一首当时很流行的“外婆的澎湖湾”,当时没有卡啦OK,练歌的机会很少,能听到有人唱的字正腔圆,虽然没有伴奏,没有舞蹈,大家很是欣喜,连我这个小来老成,一项危襟正坐的主也不禁鼓起掌来。当时是不由自主的,从此对鼓掌有了明确的解释,这就是鼓掌啊。

以后便经常鼓掌,看一场好电影会鼓掌,老师说句精彩话会鼓掌,自己解出一道难题也要自我欣赏的鼓起掌来。感觉还可以,正如字典对鼓掌的解释“是指两只手互拍,表示认可和赞同的一种肢体反应”。很正常,很好。

有两次鼓掌让我异常感动,一次是2001年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萨马兰奇一句“北京”让看到这个场景的中国人几乎同时鼓掌欢呼。这是一种梦想,开怀,还有一种压抑释放的情感。另一次是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成功升空,控制中心的哪些工作人员很潇洒的鼓掌,我觉的那是一种自豪,放松,我甚至认为那是最美丽的动作。

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室内喜剧,每到剧情的笑点,掌声都要响起来,后来反应过来,原来是音效,联想起时下那些演员,不论是街头献唱的还是明星大腕,不也都张口要掌声吗?看来演戏是需要掌声的,还好,游戏而已。

忽然有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老爸,今天我被鼓掌了”。原来,学校请法制辅导员来做报告,班主任就安排学生要在哪个环节一定鼓掌。孩子用“被”略有赶时髦,想取宠于网络用语,但也微微有点不满意吧。我有点不安。

鼓掌是发自内心的,给别人,给自己,那都是真诚赞许。忽然想起一件事,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夏令时,当时在上学,觉得很新鲜,并没想到其他的,但对实施一年后的报道记忆犹新,大致意思是自从实施夏令时后,一年中节省能源多少,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高多少,对经济促进很大等等。原来夏令时还有这样的功效,不知道别人,反正我信了。但六年后,这个制度很低调的取消了。很显然,这不是某个大人物的命令,应该是没达到预期效果的结果。当时我很疑惑,也很失望,并非对夏令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失望,是对那篇自己曾很相信,甚至想鼓掌的报道失望,现在我相信,那倒真是不是对夏令时效果的真实评判,一定是报道者成了“口舌”,或者他多了“口舌”。他们那也是在要掌声。

为什么不沉着些呢?为什么不事实些呢?为什么不再验证些呢?为什么不让观众自己去鼓掌呢?毕竟大家不都是无知婴儿,教化不来的,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咋忘了呢。

相关文章关键词

《掌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