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吴泽恩
小时候前村有个能人,那时的能人就是织席编筐能手,一手好活,小孩子们总喜欢围着他打闹,有时也顺便递一只槐条给他,很多的是在他新编的席子上踩来踩去,或者拎起暂新的白条筐转身就跑,惹得他呼号的边追边喊,跑不动了就把筐丢给他,但更多的是围住他,让他讲故事。
能人叫吴泽恩,有点口吃,讲起故事却煞有介事、活灵活现,每个故事都鬼怪陆离,大些知道吴承恩后,觉的他们是兄弟呢,要不他怎知道那么多鬼故事呢,于是对他尊崇有加,奉为神人之弟了。
吴能人的故事开场白都是一句话:从前有个老员外,记得深的一个故事是说:
从前有个老员外,早饭后在自家门前遛,偶然发现路边有个东西在发光,走过去看却是一滩鸡屎,诧异中过来一个傻乎乎的后生,捡起那东西揣怀里了,员外问捡了什么,傻子说一个铜板,员外惊叹,于是收留了后生,教其生意来往。一次员外卖了囤积的大米,赚了钱让其收货款,过了一个月傻后生没收到钱却拉了几大车棉花回来,员外气急,大骂一顿,后悔让其收款。可过了一年,大旱,棉花绝收,员外家由于库存几大车又大赚了一笔,搓手之余,感叹傻人有傻福,和老夫人商量将独生女嫁给了傻后生,后生开始大手笔做生意,后来绵延几世富甲一方。
稍长一点发现一个问题,吴能人空有一手好手艺,却一直孤家寡人,大概家里人口多,日子过得很苦,没人愿意嫁给他,编的东西那时不能卖,只是街坊邻居有了活叫去做帮手,无非是编筐、织席子、吊棚等,然后主人家会拿出葫芦里攒的鸡子,或者狠狠心宰了老母鸡招待。吴能人那时很忙,一家接一家的帮工,每日里好食好酒,然后天南海北、东扯西拉,却也开心。可提起终身事却也慨叹无奈,沉沉无语。忽一日,吴能人又添一艺,据传受了某大师指点,能治病、打拾,治那种癔病,也就是说不出的病,打拾是农村用语,就是知道丢的东西的去处。那时偷个人家里东西的人很少,有的都偷大队公家的,大多谁家走失了狗啊牛的,没处找,就找弄掐会算打拾的,沿着能人的方向找大多也能找到。
有一天,一个老汉领着女儿找到吴能人,女的得了癔病,疯癫了多年,没到三十可惜了,老汉说了很多,临走扔下话,治好了就把女儿嫁给他。于是吴能人闭门谢客,潜心为女人治病。真是天上掉下了林妹妹,四十大几了,大伙都为吴能人有这个机会高兴,小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以为传说中的老员外终于现身了,带着如花似玉的仙女下凡了。
女人在吴能人的精心照料下真有好转,情绪安定了很长时间,街坊开始好奇了,三三两两的透过窗子、门张望,偷偷的私下围观,小孩子们看到他们或她出来,更是跟着屁股后面喊叫,这下坏了,那女人受了惊吓,发疯的四处乱跑了,可苦了吴能人,没看住就得四处找,好在方向有把握,可每天不敢离开半分。后来道边路口可以偷着卖点东西了,吴能人将编好的筐、席子拿出去卖,或者带着女人帮工也能赚上几块钱了,由于吴能人手巧,会的又多,有点应接不暇了,一次将女人拴在家里,女人彻底疯了。吴能人懊恼了很久,再也不出去了,每天就一个事--为女人治病,可过了一年,女人却死掉了,吴能人也在村里消失了。
许多年过去,一次回老家,看见一个瘦瘦的小小的身影、拄着拐杖、须发皆白、颤颤的从身边走过,同学说那就是吴能人,驻足盯了很久,很多故事涌上心头,吴能人要是生在现在早就富甲一方了,不说神通,就是那手艺,当下已无人能会。据说吴能人现已八十多了,没有直嗣,侄孙们把他送到了敬老院,安享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