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终于尝到?肺汤

终于尝到?肺汤

2013-10-14 14:43 作者:黄叶村人 阅读量:31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木渎聚会已有好几天了,一直想写点什么,却不知从何写起。庆昌、小乔先后成文,一个酣畅淋漓,一个静美雅致,各有千秋,都是难得佳作,人与物,情与景,都在里面了,再写,似乎是画蛇添足了。但似乎还是想说点什么,那就再说说?肺汤吧。

这次活动,是和承林的一次闲聊开始的,那天,我随便说了句有机会见个面的客套话,他立即表示赞同,认为可以搞个聚会,版主、版友都见见。

真要搞似乎也不太容易,大家都忙于工作,都散居各处,时间、地点、经费都要考虑,最关键的是,大家是否愿意聚。于是,先与几个熟悉的版友交换意见,认为可以搞,然后,进一步讨论具体活动方案。初定平江路、天平山、石湖等离市区不太远的地方,经过几天讨论,认为天平山赏枫是比较妥当的方案。就定了下来。

天平山离木渎不远,于是,就想到了家住木渎的版友与秋相伴,跟她一说,表示支持。我便得寸进尺,请她帮忙,代劳负责门票、饭店等事宜,她一口答应了。与秋说,门票可以想想办法,看是否能够优惠。聚餐可考虑石家饭店,但它名气较响,价格相对要贵一点。我叫她先了解一下,如果可以承受,就在石家饭店,实在不行,就找别的地方。

与秋虽是木渎人,却也没有在石家饭店吃过。

前不久,看了周劭的《葑溪寻梦》,其中有一篇《?肺汤》,写得很有意思。于是,我也写了一篇《苏州名菜?肺汤》。?肺汤是石家饭店的招牌菜。其实,我和周劭一样,也没有尝过?肺汤的味道。所不同的是,周劭有机会吃而不愿意吃,我想吃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按原定计划,先游严家花园,匆匆游完春夏秋冬四个小园,时间不早,赶紧去木渎老街的石家饭店。再过半小时,预定的包厢就要被取消了。饭店不算很大,装潢也比较一般。店是老店,房子却是近年翻建过的,不是民国时于右任、李根源来过的顺叙楼了。坐下来,马上进入主题,点菜,还是由与秋代办。翻开菜谱,最关注的自然是?肺汤,一看,每份39元,价格不菲。据说市场价每只?鱼六元(有版友买过)。要不要吃呢?十五人,每人一份,要四五百,不吃吧,好像白来了。最后,与秋跟大家商量,两人一份,尝尝味道,也不枉来一趟木渎,来一趟石家饭店了。据说,当地有“不吃碗?肺汤,算不得到过木渎”的说法。

两瓶黄酒,几个男士喝,其余的都喝饮料。互相敬酒,大家仿佛早已熟悉,像老朋友一样。这些一笔带过,不多说了。冷菜、热炒一只只很快上来,不一会,?肺汤来了,小碗,依次分好,最后多了一份,原来是十四人,大家就让我一个人吃一份。?鱼很小,我的那份中没有完整的,也找不到?鱼的肺或是肝。服务员说要乘热吃,冷了就没味道了。大家开始品尝,有人要我评价一下,我笑笑,没说什么。实际上,我是很失望的,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鲜美,终于想起,周劭不吃?肺汤是很明智的。也许,当年的?肺汤烹饪之法早已失传了吧。早知如此,不吃也罢,反而能留一个美好的印象。吃到不如吃不到,真是至理名言。

1990年秋,费孝通曾作天平之游,在石家饭店品尝了这一木渎名菜,非常满意,应店主之请,费老题了“肺腑之味”四个字,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又引经据典,以“肺腑之味”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其中,还有?肺汤的具体烹饪手法,不妨摘录一下:“大多也知道这鱼的鲜味出于肝脏,但一般总是把整个鱼身一起烹煮。顺叙楼的主人却去杂取精,单取鱼肝和鳍下无骨的肉块,集中清煮成汤,因而鱼腥全失,鲜味加浓。汤白纯清澈,另加少许火腿片和青菜,红绿相映,更显得素朴洒脱,有如略施粉黛的乡间少女。上口时,肝酥肉软,接舌而化,毋庸细嚼。送以清汤,醇厚而滑,满嘴生香,不忍下咽。”费老把?肺汤写得如此之好,他吃到的当然是正宗的石家拿手菜。时隔二十多年,在同一家饭店,同是?肺汤,味道却大不相同。

周劭不愿吃?肺汤,看来他是对的。

但不管如何,木渎之行还是有收获的,见到了论坛上的朋友,从虚拟世界走到现实生活,感觉很好,?肺汤鲜美与否本来就不是很重要的。美食本来就不是此行的目的。

聚过,见过,笑过,也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终于尝到?肺汤》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