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且听吟唱

且听吟唱

2013-10-17 12:22 作者:王抒音 阅读量:27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夜好奇怪,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我不知在何方,一个人踽踽地行走在落满黄叶的路上。行色匆匆的人影不停地在我眼前晃动着,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先走了,家里的人还在等着我呢?”原来是我的同事小张。我想和她一起回家,可是,瞬间却又不见了她的影子。回家?我的家在哪里?我这是在什么地方?我惶恐地四处张望,目之所及,昏黑迷蒙。

我走啊走啊,走的好累,想停下来歇息一下,可又恐凄冷的黑暗,只好迈着疲惫的脚步继续前行。我饿了,只觉得肚子里咕咕直叫,浑身没有一点的劲,哪里有吃的啊,饥肠辘辘的我拖着酸软无力的双腿艰难地走着走着…….

我走进了一间小屋,屋子里的炉火燃得旺旺的,欢快的火苗调皮地舔着锅底,柴薪噼里啪啦地在炉子里脆响着,搁板上刚掀开锅的热气腾腾白面馒头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拿起一只馒头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屋子里的两位老人正疼爱地看着我风卷残云般地一个接一个地大吃大嚼…….其中一位手里还端着一碗鸡蛋汤在等我喝……..“孩子,坐下慢些吃……”

“妈,爸,你们怎么在这里?”…….

梦醒后,眼睛里湿漉漉的,一滴滴泪水落在了枕巾上。至此再无眠,直到天亮…….

(一)

记得我十来岁的时候,喉咙不知怎么回事了,疼得我好几天连口水都不能往下咽。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我们向县城的西南行去。冬季里的天干冷干冷的,西北风无情地剪着我身上仅有的一点温热。我缩着脖子,把手使劲地往衣袖里揣。父亲停下车来,脱下了罩在他棉衣上的深蓝色的中山装,帮我穿好后,又帮我把围巾系得严严实实的。

“到了。这是吴桃。这里的老先生看喉咙很有名。”父亲有些激动地对我说。我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位白头发并且一只眼上戴着黑眼罩的老人。“闭上眼,张开嘴,一会儿就好了。”那位老爷爷和蔼地对我说。只觉得“扑哧”一下,喉咙里好像涌出了好多东西。“哇——”一滩血水喷了出来。父亲递给我一碗水,让我簌簌口。“上点消炎药就好了。张开嘴,孩子。”难闻的药味直往胃里钻,“扑——”胃里所有的东西都喷在了父亲的身上。

“您的孩子以后要注意保护嗓子。她的这侧扁桃体已经溃烂了。”老人惋惜地对父亲说。父亲一脸的惭愧,轻轻地给我擦拭溅在我衣服上的血水。

到家后,父亲端来一碗茶水让我吃药。在我的记忆中,只要我吃药时,总是父亲端着水站在我的面前,亲自看着我把药吃完后才放心地离开。可是,我亲爱的父亲他那里知道我心里的小秘密?小把戏?我向来讨厌医生开的那些一包包的苦药。每逢吃药时,我就不声不响地“听话”地先喝一口水润润喉咙,然后捏起一粒药放进嘴里再喝一大口后仰起脖子咽下去,我边吃药我观察着父亲的神情,趁他不注意时,就把药扔在了地上。因此,我的病总是不见轻,愁得父亲总是埋怨母亲照看我不周到。

可能父亲这次对我的病特别操心吧,他一步不离地看我把药吃完后又用细竹管往我的喉咙里喷消炎药粉。每次的“吃药、喷药战”都把我折腾得眼泪哗哗,父亲也总是心疼得眼圈红红的。在父亲的安慰和照顾下,我的嗓子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就是现在,每当我生病吃药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端着水照看我吃药的情景……

(二)

刚登上了讲台时,我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教的那班学生是69人。望着挤挤挨挨、嗡嗡嘤嘤的学生们,我急得嗓子疼,越是疼,越是急,越是说不出话。一天与学生交道打下来后,见人时只能点头打招呼,嗓子不让我多说一句话。

次日中午放学后,我看见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大包用黄色草纸包着的东西。好奇地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黑褐色的小干果。母亲告诉我说是父亲去中药店为我拿的药。“我也没有病,吃什么药啊?”我疑惑不解地问母亲。“说是给你治嗓子的。说是什么‘胖大海’。你爸交待说,放进茶水里泡开后在就可以喝了。这是他给你买的茶杯。”母亲拿过来了一只刚洗的茶杯说道。

茶杯里,一朵淡褐色的花绽放在浅褐色的茶水里,丝丝的热气里飘逸着淡淡的清香,暖哄哄地直向我的脸上漫涌过来。我抵抗不了它诱人的奇异的清香气味,轻轻地啜了一小口。真美,真香,这朵绵软细腻、极致清丽的花朵顿时兴奋地开在了我的心里……

这包“胖大海”还没有“开完”,那包“胖大海”已经被父亲放在了我的书桌之上了。

我的教学效果也如这些清丽的花朵一样不停地绽放着神采。自信的花朵开在我的水杯里,明媚的阳光写在了父亲的脸上。

此时的茶杯中,朋友送的白杭菊已经绽放在茶水里了,清淡的幽香袅袅地弥漫开来,品一口,却没有父亲买的那些胖大海味道香醇。有时候,也持着医疗卡去大药店刷些胖大海来泡茶喝,可是,喝来喝去,总是觉得里面缺少了些什么。

(三)

我向来喜欢写一些文字,小时候的作文就曾被老师拿来作为范文来读。写日记也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功课。就是现在,无论工作再忙,倘若当天不抹上几笔,睡梦就不会香甜。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的日记也华丽转身变成了网络日记了。在每天的网络日记里,有时与好友畅谈教学,有时交流生活所悟,还有时浅吟诗词歌赋。自从有我的文字记载以来,帝王将相入过我的日记,青山碧水进过我的画册,领导同事关顾过我的文章,花草虫鱼游弋过我的笔尖…….可是洋洋洒洒的书卷里,却很少有我父亲的足迹…….

“清明时节雨纷纷”时,打开日记,满心的阴云滴湿了纸张,终究没能给父亲留下些墨痕。中元节时的前一日,要不是在网校看到范老师的日记,我还不知道次日得去看望父亲呢,在悔恨的自遣中,寻到了几行小诗掩去了我的伤感。寒衣节的前几日,母亲曾叮嘱我,让我那天捎些油角(我们这里的风俗,寒衣节的前一夜,每家都得“过油”炸油角,以待次日祭祀之用。)去看望父亲,我满口地应承了下来。

寒衣节的前日,天气骤变。一夜的寒风夹杂着凄雨搅得我一晚上没有睡好。刚欲合眼时窗外却一片明亮了,我混混沌沌地洗了把脸就急急地向培训班走去。母亲的嘱托我忘得一干二净,待知晓时已经是傍晚了。我怎么向母亲回禀,我怎么再面对那一?黄土?惭愧的泪水滴落在了指间,可是面对着打开的日记我却不知道写些什么。屏幕上满是父亲的音容笑貌:橘黄的电灯下,父亲坐在桌子旁,微笑地看着我和姐姐在熟练地打着算盘;炎炎的盛夏,满头大汗的父亲抹着一脸的汗水,高兴地把一块青岛牌小坤表递给了我;数九寒冬的深夜,父亲悄悄地“潜入”村后的一片楝树林里,敲开冻得喳喳响的土层挖楝根,为我蒸醺生满冻疮的双手………

父亲就是一部厚重的书,一部用父爱写就的鸿篇巨制,一部浸满女儿悔恨泪水的长卷。我的这点笔墨怎么能诠释浓浓的父爱呢?我就是倾其一生的文字也写不完泱泱如海的父爱啊….

今夜,研着悔恨,蘸着思念,和着泪花,我为父亲低吟浅唱……

农历十月二十三日,是我父亲四周年的忌日。那日,我会把这篇《且听吟唱》读给我的父亲听……..

2012-11-23-21_16草毕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且听吟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