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香如故
编者按我情愿自己如这些紫桐花儿一般,淡淡的开放,悄悄的零落,不与群芳斗艳。只是,世间繁花百千,哪棵梧桐会如我愿?又有谁会在春天里张开双臂容纳我?也许,那时的桐花,也会向五月里的风一样,稍不留神,便匆匆走过了春天,永不回头。
窗外的炎热被台风一洗而光,心境也就清凉起来了。人大概就是如此,能适应、会满足便就是成熟。
记得初涉人生,生活总是那么五彩缤纷,有听不完的美丽故事,享受不尽的成功喜悦,满足总是无孔不入地充塞着肌体里的每一个细胞,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然而随着人到中年,亲历世事纷繁变幻,你学会了应付,学会了言不由衷,学会了如何去寻找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
时间长了,经历的事多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变了,有时候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这时,每当成功走来的时候你就再也没了以往的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每次遇到所谓的“失败”你居然也学会了坦然置之,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但有时细想起来觉得有些不人道,怀疑是不是连最起码的喜、怒、哀、乐都不复存在了?那不就是没了人的本性了吗?为此你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累,前所未有的沉,前所未有的喘不过气来。于是你就渴望着回到从前,回到那柔和万千的年代,回味那和风、那细雨的甜蜜和芳香。
那是在人生最平淡的年月,你还没成为别人角逐的对手,你的付出还没有引起别人的警觉,你的成绩还不至于对别人构成对比,于是你毫无顾忌地尽情地表现自己,要说就说,要笑就笑。这时你象一头快乐的小山羊见人就哞哞地叫着。然而,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你似乎觉得别人开始妒忌你了,甚至你还来不及想明白,一切却都已发生了。有人在上司面前奏了你一本,于是你落选了。有人在下面蛊惑人心,搅得你丈二摸不着头脑,你却浑然不知是什么原故。从那开始你第一次尝到了累的滋味。有了第一次,你就开始了做你以前不曾做过的事,开始去理会那些闲言碎语了。于是你第一次感到自己“俗”了,你很不习惯这样的状况。
当然,你还是与人不同,耿直的本性使你很快在世俗的泥潭拨出,你相信累够了、沉够了接下来就该是“成熟”了,把心“沉”下来,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于是你找到了另一种“平衡”,一种由来已久所希望达到的境地。你不再渴望回到过去,因为在你看来过去是如此地单薄!如此地乏味!你惊喜地发现那种往下“沉”的感觉好“好”!那种充塞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着尘,只有香如故”的诗情画意的人生是何等的难得!那种存在于宇宙之外的能让人在窒息中找到快乐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于是你把自己的人生信条定格为“宠辱不惊”,“无欲则刚”。
其实,你也是在自欺人,所谓的“宠辱不惊”,不就是因为“辱”得太多了,习以为常了。所谓的“无欲则刚”,不就是有欲也不达吗?
尽管你可以标榜自己的“大度”,你也可以标榜自己的“无欲”,你还想努力做到“有容乃大”,但从心底里你是无法抹掉那些曾经抵毁你的人和事的。由此及彼,你也很有必要换位思考去处理你周围的人和事,便就是十分理智的了。
感叹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偶然与必然之间出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满足与不满足之间跳动,所有的一切又都表现出了在成熟与单纯之间交替,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争与不争中过去,当你改变不了什么时,一切都随意随缘,人生除了奋斗,更多的是应该歇歇,尤其是人到中年更应随遇而安,任何不如意都可回以淡淡一笑,就象窗外的风不管它什么时候来,也不必问它去哪里,任它带走热浪也好,带来凉爽也罢,因这一切都是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