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街头的一角

街头的一角

2013-10-14 00:32 作者:monica 阅读量:29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1)清晨

夜色退去,深秋的风惊凉的刺在行人的脸上。小商贩挑着菜篮子,推着板车,开着农用的机动车急匆匆地从四面八方拥入市中心的交易市场。清冷的大街顿时喧闹起来。

这些小贩们为了拿上优等的疏菜,清晨两点钟左右就悄悄起床到菜农那里去寻找货源。当东方开始泛出鱼肚白时,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商品转到了占妥的摊位上。然后,满脸疲惫地静守着顾客的到来。尽管上眼皮与下眼皮是刀棍相见不可开交,但是,他们一想到这满满一堆的疏菜到响午的时侯将会变成响当当地钞票,瞌睡霎时便无影无踪了。于是精神抖擞地把摊位上的油白菜理了理,喷洒一些清水,看着绿油油地惹人爱;白萝卜擦得像水晶一样透明;土豆擦得不带一丝的泥沙,而且把规则的,皮没有一点瘤的,堆放在最上面顾客能一眼瞅到的地方;鲜嫩的蘑茹用水浸泡显得更加脆嫩;肉厚籽少的辣椒有红、黄、绿五彩斑阑,很是吸引人的眼球。旁边的肉贩们更是哟五喝六的叫卖着。

早点摊就在肉摊的不远处。那做馄饨的小摊摆着长长地队伍,老板忙得说话的时间都没有。“阿姨,来一份汤圆。”一位三十岁左右的母亲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来到一对老夫妻的早点摊前。“你们先坐,今天比昨天早啊!来,小宝贝这边坐着。”这位大叔边说边端过来一碗汤圆。年轻地妈妈牵着孩子坐在临时备用的桌椅旁,随手递给了一张10元的民币。“叔,给你钱。”“好的,找回你八元。”老大爷接过钱,弯下腰,伸出满是皱纹的手在一个小木匣中摸索了一张五元的钞票和三个一元的硬币谨慎地递给了年轻的妈妈。宝宝妈妈接过钱放在一个职业小包中整理了片刻,就静静地待在小朋友的旁边看着他。“小宝宝,自己都会吃了!”爷爷看见那可爱的孩子赞美地说道,“姑娘,你也吃一碗吧!”“谢谢!我刚吃过了。只是,这孩子太爱吃爷爷奶奶做的米酒汤圆,非吵着要来吃不可!”宝宝妈妈说着,用娇嗔眼神瞟了一下这位小朋友。聪明的奶奶立刻又从汤锅里舀了一个汤圆加到小孩子的碗中,说:“现在孩子少,好坏一个,都是宝呀!”“谢谢!奶奶。”小朋友的一声道谢,引来另外几个吃汤圆顾客的回眸。

走过早点摊,就会看见一个卖鱼的小贩正在精心的挑鱼。他把那些鼓鳃的,翘尾吧,活蹦乱跳地鱼从鱼堆里挑出来单独一堆放在地上,剩下的放在鱼筐里。地上的鲜活的鱼有鲫鱼、鲢鱼、墨鱼……,蹦蹦跳跳地鱼很快吸引了众多的顾客。一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走来,他应该是一位老顾客。只见他装了十斤的鲫鱼,正在付钱。鱼老板叫道:“活的鲫鱼七元每斤,死的五元每斤;鲢鱼三元;墨鱼十三元。大家快来看,快来买!”这时,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妈走过来,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她看了看买鲫鱼的年轻人说:“宝贝,我们也买鲫鱼吃吧!看这位伯伯买了这么多!给我拿二斤活鲫鱼。”鱼老板迅速从地上挑了两条大鲫鱼,放在自己的电子秤上面。此时,读数指到了两斤四两。“给十六元,算了!”抱孩子的大妈没有出声,又伸出右手从地上挑了一条大约七两的鱼放在电子秤上面。提起用手提袋装的鱼,迅速递给了鱼贩一张二十元的钞票。接过钱的鱼老板用不满足的口气说:“还差一元!”大妈不高兴的扫了一眼鱼贩,“你这个爷爷,送一条鱼给我孙子吃不行吗?差一元,你还要。”“不管是你孙子,还是外孙,曾孙,钱你是不能少。”鱼贩显然不高兴“爷爷”这个称呼。孩子的奶奶看拗不过鱼贩,只好递上一元钱。正准备离开时,鱼老板快速从地上捡了一条小鱼苗丢进了她的鱼袋子里,“这条鱼送给你的宝贝孙子吃吧!”这位大妈气得瞪了他一眼就走开了。

鱼摊的侧面,卖鸡的走了过来。试探道:“有零钱吗?”“没有,卖了一千多元,竟然没有零钱。”鱼贩兴奋而遗憾地说道。“生意不错啊!一早上就有上千元的收入。”旁边一个顾客惊奇地问了一句。“上千元总是有的!”鱼贩说完,布满鱼鳞地脸上绽放着收获的喜悦。接着又埋头去数自己的钱。这也许是生意人的习惯吧!再忙也不会忘了数钱。

“快来看!快来瞧!冬天熬汤,笋干少不了!走一走,瞧一瞧,好吃不贵,健康实惠……。”一位穿着铁道服的外省大哥正驾着一个高音喇叭叫卖。引起了不少的市民围观。

正好奇的看着的人们,被一辆迎面的汽迪声所惊吓了一跳。不满的唠叨道:“现在买车不要钱吗?车还真多!”

改革的春风还真是吹向我们中部了,如此喧闹的氛围在我们这个小城市以前鲜有的。

二(夜)

当夜幕降临时,对于夜游的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时光。那些关了整个上午的店铺,KTV以及酒吧!也相继营业了,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一族。当然,广场,超市那一方,夜晚的人是最多。广场上,每人每小时五元的旋转木马吸引了众多的小朋友。儿歌激昂,好像要与广场上面的舞蹈配乐相抗挣。一群群的大妈大婶大姐们正踏着音乐,扭动着身子,享受着这欢快的气氛。

中百超市与市内的一家大超市的广播正在力拼着嗓音。本来,这里已经够热闹的了。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大约是九零后吧!他们开车运过来一批运动装,也架起了高音喇,声音赛过了所有的人。高高的个子,每个人都穿了一件运动装,颜色时尚。自己当模特,自己营销,生意很快火爆起来。衣服穿着暖和,颜色很漂亮,价格三十九元,很便宜。均码,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穿,短短地几个小时,就售出了一百多套。一个买核桃的商贩问道:“一天五百元能挣到吗?”“纯利润最低六百元是不成问题!”生意人与生意人之间从不隐瞒自己的收入,这样也隐瞒不过去的。因为彼此是行内的人。

经商很容易,但是在这条路上能够成功,似乎不多。如今,思想解放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经商和自主创业。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那些篷头盖脸的坐在摊位上打瞌睡的场景也成为历史。

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开了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来到了广场。只见她拿出了一堆玩具,戴着耳麦,高声的叫卖。用嘴巴一吹,手中的那只小白兔就伸长了它可爱的小耳朵。小朋友们见到这些新异的玩具都争向这边奔过来。“妈妈,我要这个。”一个两岁的小女孩用手指了指那只玩具小白兔。“给你,小朋友,一元钱。”卖玩具的女孩说着,继续叫卖到。一元钱的确不贵,也许只是卖一个心情而已。这样人活得踏实而安逸,自由自在。

那些卖板栗的,卖小饰品……都拥挤在超市的门口,还来不及喘一口气。夜色降临,一阵秋风吹过,小商贩们裹紧衣服,收拾好自己的商品,向四面八方散去。繁华的大街也渐随静谧起来。

相关文章关键词

《街头的一角》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