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听古筝

听古筝

2013-10-22 04:07 作者:汪建中 阅读量:28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今夜有幸,月下听琴。赏罢《高山流水》,又续《渔舟唱晚》,之后再接《五哥放羊》和《春江花月夜》。一曲接着一曲,把人领向江南,又牵到江北,忽儿在唐朝徜徉,忽儿在宋代徘徊,忽儿在塞外浪迹,忽儿又在画船上独眠……

是夜。月下。亭前。幽香的桂花树间。

当……嘣……咚嗡……叮噫……铃昂……咚咚铃昂、嗦嗦铃昂、丝丝铃昂、铃昂铃昂……当……丝……梆昂……嘀咚切咕哩咯啷吭、嘘……淅沥哗啦淅沥哗啦、呼啦呼啦呼呼啦啦、梆……汀、汀、汀、汀汀汀汀、汀、嗬哦、啷酷、?a href='/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D0%C7%'>星星朽琅叮∑蛊蛊灌琅叮∴慌丁⑶星谢;G星谢;!⒑渎±锢哺逻饲谢?⒒┗┗┗┑薄⑧浴⒍?hellip;…啶……咙、嗬哦、哦、咿哦……旺旺——哐!!

弹琴的,是一女子。听琴的,是三个男儿。天上是一弯瘦月,地上是满地碎银。缕缕清风穿过桂花间,送来阵阵暗香,与琴声一道轻轻松松就俘获了往日的狂放与不羁。

茶汤,越来越淡;琴韵,却越来越浓。三腔男儿的热血,被十个纤纤玉指拨弄得潮来潮去。忽而在浪尖,忽儿在谷底,忽儿又腾跃起来,忽儿又嘎然停却。整整两个时辰,就这样被摇来荡去,始终都不能自己。

一曲毕,静。还静。更静。静得如月。静得无人。突然,掌声狂起,拍着的双手,这才把灵魂拍回人间,拍回亭前。亭前的女子,羞了,笑了,一缕云鬓,漾着春柳的风韵。心想:若是一只小鸟,定要在这样的柳丝间长年啼鸣。

又一曲起。“切切唬唬切切唬唬”着的,是《十面埋伏》。玉指到处,立即剑光袭人、群马嘶鸣、乱蹄激越。本来平静的心律,被突然唤起,澎湃似浪,狂烈似风,凄厉有如潇潇剑气。女子不再含羞,闭了双眼,任随一双纤手把千年的历史拨弄得翻江倒海、天昏地暗。她在古筝上起伏摇晃的身影,似有狂风在劲吹,又像大地在摇荡。忽然觉得,这旋律,不是那女子在弹,而是古筝自己在鸣。女子摇晃的身影,纯粹是在演绎旋律、阐释节奏、抒发意境,哪里是在弹琴?但是,她又分明在弄琴,琴弦上跳动的指尖,飞快而迷离,抑扬又顿挫,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仿佛是千手观音在上面狂舞,否则,不足以弹奏得如此参差错落、高低强弱、快慢长短、刚柔相济。

哦,古筝,一块木匣子,几根钢丝弦,何以有如此的神奇?!花开花落、风霜雨雪、潮来潮去、忽悲忽喜忽乐忽愁,人间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全都被装在了里面,指尖一拨,又全都释放了出来。这究竟是何等的魔盒与魔弦?“当”地一声、“嘣”地一响、“汀”地一鸣,就能把现代的灵魂统统带向了远年……

今夜有幸,月下听琴。赏罢《高山流水》,又续《渔舟唱晚》,之后再接《五哥放羊》和《春江花月夜》。一曲接着一曲,把人领向江南,又牵到江北,忽儿在唐朝徜徉,忽儿在宋代徘徊,忽儿在塞外浪迹,忽儿又在画船上独眠……但是,无论被带向哪里,最是没有离开的,还是那个木质的长型匣子,是匣子上面的根根琴弦,是琴弦上的纤纤玉指,是玉指连接着的现代的面容和古典的气质。

回到家后,一夜难眠,先前录入脑海的旋律,现在开始次第回放。但回放的旋律又总不成调,缠缠绕绕,停停放放,忽快忽慢,像是在播放盗版的光碟,总也不能精准而顺畅。整整一夜,就在这样的“盗版”声中辗转反侧,难入梦乡。

于是起床,情不自禁地拿起电话,迟疑片刻,又放下。放下后又不心甘,复又拿起。但是,最终,这个电话,还是没有拨打出去……

今夜,梦乡全被那玉指弹拨得支离破碎了,满脑子回荡着的,尽都是这样的声音:“当……嘣……咚嗡……丁噫……铃昂……咚咚铃昂、嗦嗦铃昂、丝丝铃昂、铃昂铃昂……当……丝……梆昂……”

相关文章关键词

《听古筝》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