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那些零碎的记忆

那些零碎的记忆

2013-10-17 21:00 作者:杨宗仁 阅读量:24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老庵寺坐落在张家川县城以东四十里的卧龙山上,相传始建于唐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老庵寺免不了遭受战乱的摧残和袭击,最后一次毁于文革。老庵寺是佛教的圣地,与县城以北伊斯兰的宗教圣地宣化刚齐名,为张家川回汉两大著名的宗教旅游圣地。

现如今我们看到的老庵寺是后来民间自筹资金经过多年修建而成的。有一门,五院,八殿之说。大大小小的庙宇宫殿有数十座,散落在卧龙山高处的山洼里,隐没于茂密的丛林之中。寺庙里大都是供着佛祖,米勒,如来,观音,地藏等等。守护神就有四大天王,十八罗汉,也有杨戬阎王等等。和大多数的小伙伴一样,我对这些主体的建筑和角色不感兴趣,常常会绕过这些建筑,去探求那些感觉稀奇古怪的事物。

老庵寺里只有一个和尚。半道出家的,是我小学同学的爷爷,也是我父亲的师傅。他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释静咸和尚。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很多次带我去老和尚那里学佛,所以老和尚对我很熟。后来上小学时我又经常跟着同学去他那里,送一些素斋给他,每次去他总会亲切地呼我的名字。我也会学着同学的样子,毕恭毕敬地给他跪下来磕头。老和尚就会露出一颗闪闪发亮的黄金包着的门牙来,抚着我的头呵呵地笑,慈祥而和蔼,很像米勒佛。山上诸多的寺庙和设施大都是在他的四处奔走和努力下重建的,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老和尚的卧室里有一把沉重而丑陋的铜剑。没有刃儿,没有剑鞘,只是一个剑的大致模样。但同学说它是老庵寺里最珍贵的宝物,是从山上的土里挖出来的,有千年的历史了。但我对此毫不感兴趣,因为它太笨重太粗糙,远远没有我自己做的木头大刀好使。除此之外,同学告诉我,还有一样神秘的宝物,那就是个关公庙里的那把宝刀。关公庙位于整个寺庙群体的最下端。距离山下的天河水大约十来丈,站在关公庙门前的悬崖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清澈明亮宛如玉带一般的天河水缓缓流过。关公庙的庙门一般是锁着的,原因就是庙里有那把宝刀。庙里是关公父子和周仓的塑像,威武神勇的样子,很让人肃然起敬。同学所指的就是周仓手里的那把大刀,也是当年庙宇重建时从土里挖出来的。我仔细端详过,发现它真的不是泥捏的,而是铁质的,且有刃儿。刀面上和倒刀柄上刻有飞舞的龙。于是我深信不疑的认为它就是关老爷当年驰骋疆场所持的青龙偃月刀。

同学指着对面山上的一尊巨石说,那就是关老爷试过宝刀的石头。放眼望去,果然巨石从中间裂开一条缝儿,犹如刀劈一般,成了两半儿。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我曾到过巨石跟前,看到过香火焚烧过的痕迹,那是进山砍柴的农民祭拜过的。

整个老庵寺最宏伟高大的建筑当属老庵寺山门之上不远处的白塔。这是唯一一座脱离山洼而跑到山鼻梁上的建筑,它倚山而君临平川,像是老庵寺一杆鲜明的旗帜,竖立在卧龙山上。老师讲过雷锋塔之下压着白蛇,那这七层的白塔之下,究竟埋藏着什么?有人说这塔底下埋藏着十里八乡的恶鬼冤魂,也有人说,这下面埋藏着老庵寺的镇寺之宝。但我还是相信同学的说法,他说这塔底下是铁头和尚。铁头和尚是多年以前的高僧,白塔所在之地就是他的坟墓,建白塔就是为了纪念铁头和尚。但奇怪的是,我围着白塔转了好几遍,就是没有看到塔身上有关的文字信息,难怪会让人有很多猜想。

到过老庵寺的人都知道,有一座庙宇是建在悬崖之上的,那就是药王洞。到达药王洞的唯一途径就是抓住从洞口垂下来的铁链子,然后脚踩着陡峭的岩石爬上去。落差虽然不高,但难度很大,几乎要垂直向上爬,途中要穿过一个只容一人通过的洞。这个洞恰好是一块悬架在半崖之上的牛般大小的石头形成。大多数的人除了畏于路径的垂直,就是悬心这个石头了,总怕它会掉下来。我一直不敢爬上去,后来很多同学说,不上去磕个头,就显得对佛没有诚心。所以在同学的鼓励下我还是爬上去了,但差一点吓晕过去。

药王洞不大,只容骑了老虎的药王的塑像和几个香客磕头的地方。站在药王洞的洞口,看看挂在崖边上的那个巨石,我仍然在担忧,生怕手一推它就会滚下崖去。我曾为自己这种愚蠢的想法而懊悔不已,担心自己亵渎了神灵,因为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我经常会做梦,梦见白胡子的药王,梦见那跌落的巨石,于是惶恐而不安,以至于不敢再和同学去药王洞那里玩。

传言最多的就数山洼最高处,群庙宇的顶端,老和尚卧室附近的一眼泉水。脸盆大小的一汪水,在树荫下乌黑发亮,且深不见底。大多数的信男善女都会来这里烧香磕头然后取些水带回家去,说是可以驱邪除病。我喝过,清凉而爽口。不可思议的是,有这样一个说法,说对佛虔诚的人,磕头时是可以看到眼底下泉水里面的龙,而对于作恶多段或者心从坏想的人来说,他磕头时会看到水里扭动着一条狰狞可怕的蛇。我从不敢去磕头,对于我来说,无论是那种结果,那都是令人魂飞魄散的事情。

逢每年的四月初八,是佛祖的诞辰,老庵寺一年一度的最盛大的庙会就开始了。各地的法师云集在老庵寺,在老和尚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诵经。锣鼓顿起,幡旗飘扬,山谷中梵音阵阵,彻夜不息。四面八方的游客和香客便如月而来,山上到处都是人头涌动,灯火通明,十分热闹……

这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此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里,到外省去了。前些日子我在网上读到过一篇关于老庵寺的文章,说现在的老庵寺在政府的资助下,越建越好,是“楼台亭阁,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宏伟壮观”。读之令人欣慰,恨不得插翅而飞回去,再游一回美丽难忘的老庵寺。顺便拜访一下依然健在,九十高龄的老和尚。当然,我一定会给他老人家跪下来磕头,但我不知道他那能否叫出我的名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那些零碎的记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