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母
“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转瞬二十六载,我已长大成人。母亲却老了,丝丝白发悄然附在昔日的青丝上,额头上的皱纹深了。曾经,我在心里暗想。我要母亲幸福,不让她为我操一丝心,不要她为琐事掉一滴眼泪。可如今,每次见到母亲那越发衰老的身躯,我就决额无比的愧疚,实在想不起自己为母亲具体解决过任何事情。
母亲排行老大,兄弟姐妹七人。外公外婆每天起早贪黑的劳作也不能解决一大家子的吃饭问题。懂事的母亲过早辍学,小学都没有毕业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风里雨里的刨食,导致现在只要变天就会关节像针刺一样,比中央气象台都灵验。为此,母亲吃够了苦头。这是长时间操劳的结果。随着岁月的更替,我逐渐懂事。记得那时候,母亲稍有差错,父亲就会无休止的责备母亲,母亲总是大度的一笑了之,从不与父亲还口,顶撞。时间一长,我便为母亲打抱不平。夏日的一天中午,因为家里圈养的猪跑出来了,母亲用尽了办法猪还是不肯回栏,无奈之下,母亲就叫回在田间劳作的父亲,父亲同样也没办法让猪回栏,气极之下,就拿母亲出气,则怪母亲没早点喂猪食,喋喋不休的。一旁的我,实在是看不过去就骂起了父亲,不曾想,母亲却一巴掌劈在我脸上,瞬间我的脸就红了起来,我用不惑的眼神望着母亲......,晚上在饭桌上轻言细语的教育我说:“他,可是你父亲啊,你怎么可以这样对你父亲呢?”说着说着,母亲就心疼的揉着我的脸,眼睛里早已红红的。
初中时,我和哥哥分别在两所不同的学校住宿,为了给我们挣生活费,母亲就南下深圳在玩具厂打工,大字不识几个的她,只能在流水线上做着最简单的工序,拿着微薄的薪水,省吃俭用的供我们,三年的时间里,在母亲的帮衬下,把建房子欠的债还清了。期间,母亲连打个电话回家都不舍得话费,要知道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才一毛钱一分钟啊!后来,父亲的工资慢慢增加后,家里的经济才不至于那么的拮据。母亲是善良而又热情的,且打得一手好毛线,因此乡邻的妇女都会向母亲讨教讨教,母亲从不拒绝。甚至有外来的乞丐来家里讨食,母亲都会给添一碗热饭,盛情的款待人家。我总是嗤之以鼻的,母亲就教育我说:“人生在世上,谁没有个落难的时候,能帮一把是一把。”二十多年来,母亲从未对我说过一个“爱”字,我也一样,从不说。也许只有行动是最好的诠释。我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感觉到母亲是越发的爱唠叨,不厌其烦地叮嘱我吃好穿暖,在公司好好干,别惹领导与同事不高兴.....,我只要在家一天,母亲就一刻不得清闲,一会问我想吃什么菜,一会又给我找件衣服叫我别着凉,一会又替我整理房间.....
每次返回公司的时候,父母总是执意的送我到村外的水泥路上。望着步入老年人行列的父母,我总是于心不忍,本来就不多的行李,总是被他们抢到手,替我提着,尤其是母亲,个头不高,还经常性的闹个小毛病。拗不过他们,我只能是空着双手跟在他们后面,听着他们一路的唠叨,直到上车后自己提着行李的时候,我才深切的领悟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真实含义,父母总是用那无言的行动替自己的子女操劳着。
哥哥在深圳打工多年,哥哥性格内向,不善言词。母亲曾多次达电话给我:“伢崽,你哥的电话怎么老是打不通,也不知他最近过得怎么样,你打个电话过去问问情况,打通了就让他打个电话回家。”母亲的话总什么那么简单,连个“想”字都听不到。可我总是能感受到母亲对儿女的牵挂。母亲经常和我唠叨:“要是你哥也能进你们公司那该多好啊,也不至于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那么孤单寂寞。其实,我何尝不想啊,可是我没那能力,只能是无言以对。为了儿女总是有操不完的心,而我却不能帮父母解决任何的实际问题......
普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对儿女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父母对我的爱,作为儿子的我,就算是倾其一生也无法回答。我惟有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工作,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可至今,我也想不起来,为父母做过什么?好象什么也没有!!!我想,天底下为人儿女的兄弟姐妹们,都和我一样,对父母的爱有着同样的感受吧。愿普天下的父母们都能生活开心,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