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梦想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心里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梦想,那就是有个体面地工作,有份不高不低的薪水,可以安安稳稳的养家糊口也就心满意足了。小人物经常会在安静的夜里听着婉转的歌曲回想那遥远而又单纯的儿时梦。
那时,计划生育还没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大院里孩子挺多,基本每家都有两三个孩子。三胖家就弟兄两个,三胖长的胖嘟嘟的倒是名副其实,白净的脸,憨憨厚厚的样子,出门总是笑眯眯的,跟个小弥勒佛一样。那天手里拿着一根黄皮的长东西晃悠着就出来了,嘴里鼓鼓的,小人物他们几个“小屁孩”没见过那东西,挺好奇的围了过去。
孩子头小剑发话了:“小胖你吃的是什么东西,我们怎么没见过。”
三胖咧了咧嘴闷声说:“香蕉,从南方带回来的,我们这里没有。”小脑袋扬的跟大公鸡一样,很臭屁的样子。
“香蕉”?小屁孩们一阵迷糊,都不知道是啥东西。看着三胖吃的那叫一个香,看的出来小伙伴们都谗涎欲滴了,不过没人甘心示弱。三胖这家伙也不知道见面分一半的道理,简直“大逆不道”啊!不过各自都盘算好了回家怎么向家长施展法术,至于结果“不但没门连窗户也没有”。那个年代商品还不流通,北方很难买到南方的物品,更甭说香蕉这种在当时很稀缺的水果了,即使有,价格也会贵的足以让家长望而却步。
很快大家就忘记了什么叫香蕉,玩起了弹珠。就是现在某种跳棋用的珠子,花花绿绿的,也有黑白的大小不一,是当时男孩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了。挖一个圆圆的小坑当“窝”,后来发明创造成五个窝,珠子按照顺序溜一圈,最后落进中间的窝里就算赢了。玩的时候那叫一个硝烟弥漫,各种战略战术都冒出来了,一个个摩拳擦掌是唾沫横飞啊!”奶奶的”不知道小人物是玩这个的高手吗?(严重鄙视一下)有输赢就更热烈了,赢了就可以拿走别人的弹珠,那可是要花钱买的,当时的经济条件吃几分钱的冰棍都要磨半天,何况是用来玩的。总有不服气的“愣头青”找小人物较量,结果最后小人物只被允许当“裁判”,涉及到输赢那是坚决被排斥在外的。后来又出现了各种玩法,花样是层出不穷,都奇怪学习吃“鸭蛋”的脑子怎么突然好使了。
学业上可就惨淡经营了,因为脑子都在奇奇怪怪的娱乐里使用过度,小孩的脑子是不能使用过度滴,那可是用一点少一点那有多余的精力去学习。(汗一个,满脑袋浆糊好不)(回一个,姥姥说滴,不服气找姥姥去,哼)所以学习成绩是嗖嗖下滑,而娱乐水平那是一个腾腾高啊!万幸到了关键的时候,考试成绩拉了“兄弟”一把,勉强掉渣的过关了。小孩通常是没危机感的,尤其是小人物那种胸无大志的呢?长大会怎样不太理解,反正别饿着就行了。虽然时常棍棒相加,好在小孩忘性大,转瞬就忘到耳朵后去了,该咋玩咋玩。这可把父母急坏了,一看实在不行了,在不教育就彻底玩完了。于是发扬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革命精神,严加看管,各种“刑罚”都研究出来了,就像对“敌”斗争一样的跟着小人物的脚后跟转。小人物也不是吃素的,上有政策他有对策,针对各种困难的环境,也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思想,还经常跟难兄难弟们交流经验,分享一下胜利成果什么的。
每每小人物想到这里总是感慨万千,荡气回肠啊!不敢相信孩提时别的没记牢,傻乎乎的事情记了一大堆。(继续汗一个顺便鄙视一串),小人物其实挺满足的,虽说参天大树是没指望了,那属于绝对的绝缘品,可是做棵小草估计不会有精英来跟小人物抢吧!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幸福遐想里,小人物迷迷糊糊的漫步云端,逍遥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