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永远的明灯

永远的明灯

2013-10-17 14:27 作者:一树梅花一放妪 阅读量:30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回到家里,蓦然看到父亲拿出1998年的旧了的毛主席布挂历,挂在了玄关处,紧挨着2013的新历。我便悟道,毛主席的挂历可以辟邪。忽而觉得他老人家好似在我家溜达呢,一盏精神的明灯永远的被历史点燃着。——引子

毛主席的超俗吟章、乐观豁达,让人钦佩,他将一生献给了祖国,我们如何不怀念?听说他在读书的年华就故意跑到菜市场读书,在嘈杂的环境中锻炼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我想,这就是天才者的行为吧。他的智商高达178,已经是天才的智商了。也不知什么时候,中国才会出现这样的天才,百年难得一见呐。

经过天安门前的金水桥,进了天安门五个门最中间也是最大的门,门上挂着毛主席的像,长六米,宽四米据导游介绍说,每一年都要换一幅画,请一些国内最有名的画家来画,更有特点的是,画中的毛主席眼睛,不论从哪个方向看,毛主席的眼睛都是看着自己的。我一听,就从正前方到斜面看,果真如此,真乃神也!让我想起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她也总是和人们“对视”。想到主席曾经在天安门上用湖南官话,向全球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心灵就为之一颤。1949年主席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那天,满怀激动,加上他日理万机,当天清晨才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距离天安门很近的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庄严雄伟,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纪念碑以南,它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8月落成,占地5.72公顷。

我们一到那儿就排队,有人多人排成长长的队伍,成为“长龙”,排了大约300米的队伍,每四人一排。父亲说,很多老人活了一辈子只希望能见到毛主席,都很想到毛主席纪念堂来瞻仰毛主席遗容,都未有机会,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我和母亲点点头。为给毛主席献上一份祝福,我们一家三口各买了一束花。到了纪念堂门口我买了一份纪念册,其实都不在意钱,在意的是想了解毛主席,盼望见到主席。每天,只要毛主席纪念堂快到开放时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们,自觉排队在堂前。毛主席啊!我们敬仰您!您一直活在人民的心中,化作一盏不灭的明灯。

毛主席纪念堂大门正上方镶嵌着“毛主席纪念堂”汉白金字匾,枣红色花岗石砌成的高大基座上,屹立着44根花岗石廊柱,高高擎起金色琉璃重檐屋顶。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

到纪念堂大厅里,中间有献花台,我们赶忙把花献上,再跑回队伍中。大厅中央是三米多高用汉白玉雕塑的毛泽东坐像,坐像背后墙上悬挂着一幅描绘祖国山河大地的巨型绒绣。这时队伍一转弯,警卫员迅速将四人一排的队伍分成两人排的队伍,从主席的两边过道旁走过。道旁是宏伟壮丽的北大厅,而我们进入过道里就是庄严肃穆的瞻仰厅,激动的时刻到来了,我们所有的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由黄色水仙花围绕的水晶棺中,毛主席安详地躺在那儿,面色依旧红润,身上用鲜红的党旗盖着,托着水晶棺的红木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正前方有四名精悍的警卫员站岗,瞻仰厅中,主席的头朝的方向的墙上,写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十七个金光璀璨的大字。

此情此景,不由得心生敬畏,甚至怀疑眼前的景象是真的吗?伟大的主席就在我的面前,我几乎不能呼吸了,多希望这儿的空气将时间多凝固几秒,再几秒,那样,我就不用在渐渐离开的时候,回头,再回头。可身后,还有那么多期盼的面容在等待,只好留下这永生不忘的惊鸿一瞥。

出了瞻仰厅,我们从南大厅出来,南墙上有柔韧清秀,潇洒险峻的“毛体”写的《满江红》。我还想起了毛主席写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于是毛主席的形象在我心中又高大起来。

相关文章关键词

《永远的明灯》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