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地理课给我的启发(教师手记)
有一次,我给初中的学生上地理课,当教到祖国的地形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我国的名山-----五岳。我详细地讲解了这五座名山的特点和主要风景,并且叫学生反复记诵,然后叫他们按顺序说出五岳的名称.位置.。然而,没有一个能圆满背出。有的把东岳说成了华山,有的把南岳说成了恒山,有的却把衡山说成了中岳。。。。。。
这该怎么办呢?我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了一个既能引起学生深感兴趣又能琅琅上口.便于熟记的好方法。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形,在正方形的四面写上东西南北,里面写个中字,再在各字旁边写个“岳”字,然后用东西南北中的顺序编成两句话:“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这两句顺口溜道出了五岳的地理位置。这样,没费多大的劲,就使五岳各自的山名,方位牢牢地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
期终考试时,恰好有一道试题是要学生答出五岳的名称和位置。结果,全班同学都答对了。这说明:教书决不能死扣书本,一成不变,而要有好的教书方法。
以后,我又把这经验运用到语文教学上去,同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这堂地理课启发了我:作为教师,如果能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讲究教学艺术,那么,无须给学生“加班加点,”同样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曾在梅州日报上 发表 201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