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古城雾凇
农历壬辰年的大年三十,辽西古城义县出现了美丽的雾凇景观。一清晨,人们被炮竹声震醒,发现自家窗户镀上了美丽精致的冰花。推开屋门,眼前一亮,隔夜之瞬换了人间:满目的玉树琼花,却没有“笔墨”勾勒的痕迹,这不是雪的风格,是湿气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冰挂。
街旁已经枯萎的花草树木银装素裹,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棵棵冰肌雪骨,显尽繁华。放眼望去,仿佛那是通彻天庭的汉白玉走廊,置身仙境。随着南来的清风吹拂,柳枝银丝闪烁,好似伸长舞动的玻璃丝,晶莹剔透;低矮的灌木丛林,又如浅海礁岩上簇拥的珊瑚群,造型奇特;高大的杨柳松柏,有的披肩而下,有的狂莽张扬,有的四散放射,宛如西子浣纱、十八罗汉、千手观音,仪态万千。
找一个至高点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已被冷艳所妆扮、覆盖,园林山间升腾着一团朦朦胧胧的雾霭。大山唯能呈现的一点浅淡的土地原色、黛影,也成为雾凇的底色,把那些藤萝茎蔓、婆娑树冠、盘根错节反衬的流线清晰,层次分明,虚实有度,细腻质感。
雾凇,水汽凝华而成的冰花。宋朝大诗人曾巩《冬夜即事》诗即有所载:“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门雾凇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廉看。”把雾凇景色描绘的惟妙惟肖。夜气如雾,凝于木上,旦起视之如雪,日出飘满阶庭,尤为可爱。谚曰:“雾凇重雾凇,穷汉置饭?。”以为丰年之兆。其观念很可能源于雾凇的古名“树稼”,我们那里的老乡称之为“树挂”。看来龙年是个好年头。
义县春节这天出现雾凇现象非常难得,经历半个世纪的人都说没见过。高楼前,大街旁,一道道神奇而壮观的“雪柳银花”就这样展示在我们的眼前。许多摄影爱好者都慕名走出户外,一边观赏美景一边拍摄珍贵镜头。
看雾凇的最好地点是在园林路。新修的街道笔直宽敞,两旁的垂柳、银杏高大挺拔,街心已经凋谢的乔木、花草不在萧杀,当你沿着大街望去,那些树形奇特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一团团乔木象一座座银色的宝塔,在弥漫的晨雾中幻隐幻现。
太阳升起、雾霭尽散的时候,天地间放射着万道金光,温暖着大地,造福于万民苍生。一团团冰花吻别了它绽放的枝头,依依不舍的在半空中旋转着,投向了大地母亲的怀抱。预热融化的雾凇,飘散着,眷恋着这繁华的大千世界,眷恋着它赖以生存的枝头,它一步一回头,留着伤感的泪,拖着长长的衣裙走下了它依恋的舞台,等待着下一个轮回的到来。
我们感谢大自然,恩赐给我们如此迷人的风景,也感谢大自然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时光,如何去珍惜我们生命中稍纵即逝的美丽。美丽的雾松散尽,留下的依然是世间万物的本色。看似凋零的树枝真正保存它长久的魅力,它要经风雨,耐严寒,百折不挠,经过内力的发散,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装点那翠绿的枝头。这使我想到人这一生中,青春花季,就如同这雾凇,美丽动人,让人不忍离去,却非常暂短。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会突然发现青春已经不在,容颜的美丽也在一点点的消退。人们永恒的魅力如果要不想被时光所击败,那么最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内涵,恰当的装扮,再加上自信、健康的心态,我想,这样的人将永远光彩四射,这才是真正的美。
一个高尚的人是气质品味的自然流露,他们不追求名利,不在意是否被发现,被认可,他们隐没在茫茫人海中,如同海里的珍珠,沉静中透出典雅柔和的光芒。愿我们都能成为人世间优雅的精灵,在智慧的相伴下慢慢老去……(写于2012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