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
导读人们很容易下意识地选择逃避,到底要逃避些什么呢?无以复加的忧伤还是孤独寂寞的云雾。情感的洪水猛兽一旦在某时被牵引出来,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人活于世,结局必是迈向死亡,然而知道了结局,就不注重过程了吗?
生死离别,悲欢愁怨应是我们必须应有的情感,除去生死存亡孰轻孰重不好分辨,但其余的情感我们都应该有所感悟了。
奥斯卡说:“逝去的人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再无埋葬的空间。”可能这只是某一方面的感慨。我却有个自己的理解,空间从混沌初期就已经形成,历经沧桑的岁月演化成如今的天地,期间多少故事被湮灭,多少出类拔萃被焚化,多少始祖帝皇也被无情的抛弃在荒漠里,成为浩瀚沙漠里永久的那一粒沙尘。即使这样,空间不还是日新月异的一天天晴朗,一天天的蔚蓝吗?
我从来不敢用“漫长”来形容人的一生,因为漫长对于人生来说很难承载。有时感觉生命的负重是如此的无奈,漫无边际的寻摸解脱的最终方式,最后发现根本就没有答案,因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早做出了准确的回答,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得到、失去都有属于自己的归宿。人生承载着的负重,怎一个“禅”字能解脱。同样的创伤何其相似,也许,同一个故事正在我们身边上演,是你、是我、还是他呢?有时候想,我已经什么都明白了,转念又一想也许什么都不明白才是结果吧!
面对这些,花季的孩子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因为单纯的天空里只有纯粹的晴朗和阴晴圆缺,而没有模凌两可的对与错。不同的角度怎能有一致的风景呢?该怎生活,怎样对待人生都付诸一笑吧!似乎这样感慨有点消极的沉沦,但是“难得糊涂”不也是经过了千百年的验证吗?生命的高低起落,情感的茫然失措,正在肆无忌惮的荡漾。我们可以忽略它们的存在,一定不要忽略自己的周围并不是真空世界。因此,说跟做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趋炎附势之类的东西也趁势窜了出来,这并不是谁的本意,只是某种形态下产生的某种无奈。谁的脚步,探寻着未知的心灵旅程,最后终将归于淡然,昼伏夜出。
人们很容易下意识地选择逃避,到底要逃避些什么呢?无以复加的忧伤还是孤独寂寞的云雾。情感的洪水猛兽一旦在某时被牵引出来,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陌生的漩涡里,辗转反侧,害怕经历那么那么多之后还是会灰飞烟灭。是不是放下才会轻松,那么什么都放下了不也就变成了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了吗?还是要承担,在追寻过程中,既分享了别人的情感故事,也丰满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旅程中获得了许多,也同样失去许多。而情感总是站在那里,不增不减。
面对欢乐、悲伤。表面所洋溢的灿烂也许并非坚强,直面悲伤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也许,它的伤口还未抚平,也许它的梦想还未冻结,能真正直面悲伤的人,自然感觉是超脱于现实之外的强人了。所有的隐忍,所有的坚强似乎都被抛出自己的心海,荡漾在黑夜里畅游,留存于心中的记忆逐渐结成伤疤,深深刻印在柔软的区域。面对悲伤,沉默并非懦弱吧!似乎一切争论都没有意义,正如哲学里的“主义”是不能用来放在琴弦上弹奏一样。不同经历的人是不会有绝对一致的感悟的。因为我们明白,他人的痛,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感同身受,只因为我们是个局外人。就像下棋,人在棋中,心却在局外。当一个真相又一个真相明了的时候,恍如隔世。
让逝者得以安息,让生者得以安慰,这就是生命和人生的全部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