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送新兵入伍
前两天,我接到在人武部工作朋友的电话,星期一灌南首批40名新兵离开家乡,奔赴河北部队。他们准备搞一个比较大的欢送仪式,希望我们军鼓队参加,烘托气氛。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参与扛枪保家卫国的行列,这是国家法律赋予国民的神圣职责,也是国民应尽的光荣义务。今天,他们能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积极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踊跃报名参军,立志在保卫祖国的光荣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作为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跨世纪优秀青年,家乡政府和家乡人民为他们的光荣选择感到十分的骄傲和无比的自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舍小家保大家,为国家国防事业作贡献,“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国防力量的有无和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去送送他们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非常乐意的答应了。没想到,近几天连续低温,每天最低温暖零下5度,这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确实是种考验,我也曾有些动摇,但一想到军人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又坚定了。
今天清晨,寒风凛冽,我们军鼓队26名队员准点到达,穿着单薄的统一服装,自觉站在人武部门前的大道两旁,敲起铿锵有力的军鼓,我们的精神让路人刮目相看,哇,这帮老年人真不简单!
八时整,新入伍的新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送他们的专车前,带兵人开始点名,分别给他们戴上大红花,这一刻我认为是人生最光荣的时刻,想到这,我不知不觉热泪盈眶。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我曾听过一位同事说:男人不当兵是一生的遗憾,部队太好了,确确实实是个大熔炉。可以学习政治、军事和文化知识,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学到许多社会上和家庭中学不到的东西。艰苦紧张的军营生活,可以锻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培养出过硬的军事素质、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工作、生活作风,这些对于男人来说一辈子都是笔宝贵的财富。这时,一位姓陈的老奶奶笑呵呵地走近我,围着大红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70多岁了,一家三代来送孙子入伍,并让我为他们一家拍一张全家福。也有的人家,妈妈舍不得,一会帮儿子理理衣服,一会帮儿子戴好帽子,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明明是自己送儿子去部队当兵,受煅炼,受教育,报效国家,子真要离开了,还是恋恋不舍。一位老大爷,老泪纵横,我走过去安慰他说:老大爷,孙子当兵您不愿意吗?他摇了摇头,示意不是的。我又问:您是舍不得?他又摇了摇头:那您这样是……?他哽咽着:我80多岁了,晚上脱鞋早上还不知来不来呢?孙子走了,到部队里有部队里的规矩,我还不知……您老身体这么好,100岁没问题,您放心在家等孙子给您寄来大红喜报吧。老人看我打断了他的话,破涕为笑说:托您福口,但愿能有这一天。
新兵穿上迷人的迷彩服,胸戴大红花,带着简单的行李,一个个按次数上车,挥手与家人告别,站在汽车两旁的亲人们是最难受的,好几位母亲看儿子上了车,泪流满面,一位母亲在车子徐徐开动时,还没有下车,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到部队一定要多和家里联系,听首长的话。人武部的同志按照本地风俗,还在门前放起一挂长长的鞭炮,寓意是祝新兵平平安安,顺利到达部队。
欢送结束了,我们集体在欢送新兵标语条幅下拍照留恋,人武部的朋友说:真对不起,今天本来县委四套班子都要来参加欢送仪式的,可是他们突然有更重要的事情,来不了,下次如果有机会再请你们来。拥军优属是我们党、政府和人民的光荣传统,我们做这点事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