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回忆
在一九七九年秋天,政府对农村的各项政策正在松动,农民的自主自由度都很宽松了,农民可以经商,可以?个体经济,可以当个个体户。那时我率先?了个流动照相,也就是买了一架120,一架135黑白照相机,自己骑辆自行车走村串户拍照,回家自己冲洗,自己放大,给人家送到家给钱。一份四?相两张照片,一张底片,客户付一元钱,放大一?加一元钱。种种庄稼,游游乡照照相,足以养家糊口,新时代的农民生活,倒也休闲逍遥。
同乡有个照相同行小赵,我们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那小赵年轻,正在谈恋爱阶段,正年轻气盛,他说不?意这种游乡照相,想去有风景区的地方开个照相绾,稳稳的不飘泊又赚钱,问我有没有这个意愿?只要会多赚钱,又不受风雨奔波之苦,怎么会不愿意呢?去那里找这个地方呢?
我们算来算去,只有距家乡两百里的登封少林寺是比较闻名的景区,能去那里设个照相馆,绝对稳赚稳收。怎么去呢?我们仅仅是听说有这个地方,谁也没有去过,我们那时只有自行车,两百里路一天去一天回还是可以的。小赵思考了一会又说不行,因为设照相馆,还要听听当国家教师女朋友的意见,要带她同去,他不忍心女朋友骑自行车跑那么远,受那么累。我们又算了算坐公共汽车,从新郑要坐密县转车,算来算去,我们两人没有确定下来,酒足饭饱了,临分手小赵说,怎么去他做决定,决定后头天晚上通知我。
两天后的晚上,小赵骑车找我,第二天去公路上的修道班聚齐,把自行车留道班上,公路段?车朋友截汽车去少林寺,可以省去车费,这主意很好。我第二天一早就赶到道班,一小会,小赵也带女朋友来了,看到小赵女朋友,才理解小赵为何那般的怜香惜玉,小张女朋友长的真的如电影<<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羞答答的弱不禁风的样子,是人见人怜,人见人爱的美女。
小赵道班那个朋友穿上公路段查车员的制服,手拿两支红绿小旗,往公路边一站,红旗一摆,过路汽车丶拖拉机都乖乖停下。那年代因为机动车辆太少,一个县才有一个汽车队,二丶三十辆货车,三丶五台客车,一个乡镇有二丶三十台拖拉机,所以路上机动车很少,县里还没有交通警察,公路段的养路费收费员就是公路上的"大老爷",个个开车司机都很巴结他们。
来到后小赵那位朋友说他也没去过少林寺,有几人作伴,一同成行,再好不过了。他同我们一齐去,坐车不用上愁了,我和小赵很篼兴,那朋友又说,出游费用谁花谁的,丰俭由己。这主意好,我们四人,三男一女,截了一辆去密县的拉货汽车,坐在车斗里就出发了。
路上车太少,二百里路,换了十来次车,就那么走走停停,到了登封县城已下午三丶四点了,问了去少林寺的路,还有十五公里,十五公里还没有正式公路,少登公路正在修建中,我们几人商量,是住登封县城呢?还是住宿少林寺?想想闻名上千年的风景区,肯定有住宿旅社,既然来了,还是直达目的地为最好。我们四人又继续西行,在县城西关截到一辆手扶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磕磕碰碰的在坑坑坎坎的山道上跑动着,要把我们载到少林寺。
拖拉机驶到少室山下的水库时,车子变速箱坏了,不会走了,拖拉机手说对不起了,还有十华里路程,你们只有走着去了。我们只有下了拖拉机,按照机手指引的山路,这时深秋的天气已黑了下来,好在我们都带有手电筒照路,有四人为伴,一路说笑着往少林寺走去。
十里山路走有两个小时,终于在夜色中看到圪立在少林寺路口的石牌坊,和两行篼大丶古老的丶如将军一般为少林寺站岗的古柏树,少林寺到了,庙门紧闭了,夜里八点钟了,少林寺关门打?了。好在庙门西边临小河的路边,卖饭的帐蓬棚子还闪烁着马灯。到了少林寺,到了目的,我们都长出了一口气,心放松了,可肚子报警-------饿了,因为中午十一点在密县吃了碗炒面条,到这个时侯是该补充营养了。我们到卖饭棚子前,问老板都有什么吃的?
老板说什么都有,我提议四个人难得一聚,我请客,要几个菜喝点酒如何?首先小赵不同意,他说女伴不吃肉,闻不得酒气,他们自选自吃,公路段那个青年人也说不想喝酒,只想吃碗鸡蛋捞面条,这么说我们四人只有自己吃自己的了。我就点了一个油炸花生米,还要一元钱凉拌猪肉,另要半瓶白干酒,一碗捞面条。
饭摊的餐桌是矮小的简易桌子,凳子是矮矮的小板凳,我们四个人坐了三张桌子,我要的菜端上来了,我看到?拌肉装了一个很大的盘子,还?的冒尖,我吃惊了,给我?这么一大盘是想宰我的钱呜?我问老板:"这肉我只要一元钱的,你咋给我上这么多?"
老板笑着说:"客官别误会,这肉是一元钱的,客宫不知,我们这里生猪肉五角一斤,熟肉一元一斤,你这一盘是一斤熟肉,当然得有这么多了。"
少林寺猪肉那么便宜,这是我第一次去少林寺留下的最深印象,因为那时侯我们那地方生猪肉是六角八分一斤,熟猪肉一元五角一斤,所以这个印象一直留存到现在,在少林寺吃的那顿饭,酒足饭饱,仅花了不到五元钱。
吃过?,下一个问题就是住宿了,问了卖饭的老板,少林寺附近没有旅馆,就这卖饭棚还是生产队集体?的,我们就求卖饭老板,给我们安排住宿,我们出钱。饭店老板说村里有规定,老百姓家里不能留宿游客,只能那样,给你们安排三领婶子,三条棉被,这寺院前小河上的小桥是木质的,你们就睡到木桥上吧,一套睡具出两元钱吧。就这么我们四个人出了六元钱在少林寺睡了一晚,想想那个晚上很有诗意,那晚天上有明月,月光皎洁,小桥下是哗丶哗的流水,水声潺潺,山间是呼丶呼的风吹,风声催眠,我喝了酒,用被子蒙了头,一觉醒来,就是嵩山少林的日出了。
天亮了,都睡醒了,我看到太阳正从东边嵩山的山头升起,环顾四周净是山,少林寺原来是在群山环抱之中,嵩山的日出很好看,我忙端起相机,给这日出拍了几个镜头,可惜的是回家后冲洗,每张胶片拍下的都是白光一片,黑白胶卷是记录不了嵩山日出的,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吧!
到了八点钟,少林寺的山门打开了,我们四人购票进寺参观,每一张券伍角钱。少林寺院面积不是很大,?地二十亩,山门过去是第一个大院,大院里古柏篼耸,立有一座座石碑,第二个大院是大雄宝殿,第三个院子是藏经楼,纵观这个座北朝南的古寺,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它的名气太大了,历史味太足了。我去过登封东大门,嵩山之麓的中岳庙,中岳庙的雄伟丶大气,少林寺是比不上的。
在我们浏览完整个寺院后,往回走到中间院的厢房时,见一白发丶白须的清癯老僧正坐在院里一向阳处,捧一本发黄的线装书卷阅读,我上前礼貌的问侯了老僧,老僧收起书卷,同我们攀谈起来,僧人本来应是光头的,这老僧也是光头,雪白的短发不过是到了该剃去的时侯。
老僧的年龄八十正了,他清?的个子有一米六五左右,他言语铿锵有力,言语兴奋时会手?白胡须站起,显得鹤发童颜,风姿仙骨,气度不凡,不亏是念佛修行了一辈子之篼僧。
同老僧的交谈中,知道少林寺当下有僧人八名,八名中有两位年轻的是中国佛教学会派来的,其中五人年逾七十岁,有一五十岁者,会些武功,家在山南禹县,因儿子结婚,回老家去了。
奇怪?僧侣之人不是出家脱离红尘了吗?
"少林和?与其它寺庙和?不一样,少林和?是唐太宗李世民钦定,不戒荤,不戒色,不戒色不是当了和?可以娶老婆,是有了家室来当和?的,可以同家室保持联系丶来往。"
唐皇李世民对少林和?网开一面,太有人情味了。
我们又问你们的吃丶用开支是国家给的吗?
老僧回答我们,少林寺的僧侣不花国家一分钱,少林寺有二百亩好田地,租给寺院对面塔沟村的一个生产队,每年?亩地交五十斤小麦给寺里,僧侣们的生活开支就来自这里。少林寺的门票收入由县文化馆管理,少林寺文物,建筑的修缮,由县里安排。
说到最后,老僧自豪的告诉我们,他是全国政协委员,一个和?是全国政协委员?他见我们有些疑问,就回屋取出几张照片,有一张他同周恩来总理的合影,那几张是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的记录照,此次来少林寺,还同全国政协委员认识了,还谈了这么多话,果真不虚此行呀!
出了寺院山门,时间已到上午十点多了,此时才看到游客三三丶两两来临。这门口有一照相摊子,我们当然关心了,上前一问,就这摊子还是文化馆公办的,看来我们想私人在这里设个照相馆是难办到的,办不到就不办吧,什么事只要想到了,又努力做了,这就没有什么后悔的,此来少林寺,就全当是旅游吧!
出来后,我们观看了埋葬历代少林寺主持和?的塔林,看来是一墓一塔,有二百多座塔,穿行在塔林,感到少林寺历史的深邃与厚重。看了塔林,少林寺还有一景是达摩洞,达摩洞在少林寺西边有三丶四公里的山半腰,问了头天晚上吃他饭的饭摊老板,问达摩洞有什么好看的?饭店老板说?什么看头,就是石壁上凿出了个洞,花五毛钱租个长筒望远镜看的就很清楚了。
我们就又每人花了五角钱,这望远镜饭摊老板就有,从望远镜里看了看达摩洞。
下午,又在饭摊吃了便宜的一餐饭,我们开始了回程。
一九七九年的这次少林行就这么结束了。
2012年深秋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