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鬼集”今昔

“鬼集”今昔

2013-10-17 01:08 作者:ZJZXCLB 阅读量:29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们新郑的最西北部与密县搭界有个村子叫泗河,泗河曾因有个“鬼集”而在几十里范围内闻名。所谓“鬼集”,就是在一切以“阶级斗?为纲”的年月,农村的集市贸易被列为“资本主义尾巴”被“革”掉,而老百姓的生活需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互通有无,于是老百姓就自发地在两个县“两不管”的地方,趁夜间进行买卖活动,天黑集兴,天明集罢,因而人们叫它“鬼集”。

我少年时曾赶过一次“鬼集”。

那时人们刚熬过三年自然灾害,还处于讥馑状态。舅表哥要办结婚喜事,在当地买不到待客用的物品,所以去赶“鬼集”。我们步行了二十里路,翻沟涉河到达了泗河“鬼集”,来到时天已黑下来了。狭窄的、上坡式的泗河小街,两边都是摆地摊卖东西的,地摊面前亮着一盏小马灯,昏昏朦朦的灯光在夜色中闪动。赶集的人不少,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窃窃私语声交织在一起,使得泗河小街闹嚷嚷的。集上卖吃食的最多,“啪嗒、啪嗒”风箱抽动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是喷着香味的油条、水煎包、绿豆面丸子……把人引诱地淌口水。表哥看我想吃,就一人要了一碗绿豆丸子,一碗只有十个丸子,十个丸子让我吃了个大汗淋漓,香味缭绕,以至到今天一忆起“鬼集”,喉头就?起丸子的香味。为什么“鬼集”上的丸子那么香?,主要是那年代人肚里没油水的缘故吧!

“鬼集”不时会受到了“割资本主义尾巴”小分队的袭扰,于是很长一段时间被赶到泗水河下游,铁路桥下面的河滩上。这个地方桥南归新郑管,桥北归密县管,是真正的“两不管”,密县那边有人管,买卖人收起摊子就跑进新郑地界,新郑那边有人管挪几步就进了密县。这便是“鬼集”从一九五八年开始,能在政治风云多变的十五年存在下来的奥秘所在。

一九九六年,一个和风艳阳的秋日,我骑摩托车去密县办事,我脑海想到了“鬼集”,“鬼集”今天是什么样子?早有心一游,今天刚好是个机会,于是掉转车头奔泗河而去。我走过泗河中间的石坝进入了泗河街,几十年不见的泗河街变化不大,临街?店?铺,这里找不到一点集市的风貌,这令我大惑不解。

我问一个坐在墙根晒太阳的老年人,那老人漫不经意地说:“中央政策开放了农村市场后,泗河的“鬼集”转为白天集了,刚开始红了几年,后来,东边新郑的人和寨、岳庄起了集;西边密县的曲梁、牛集起了集,泗河因交通不便利,慢慢地这里就?有集了。”

泗河的“鬼集”,泗河的名气看来都属于过去了。

当我告别泗河的时侯,心里?起这么一种感觉:人类为了便于生存,在不停地创造着,选择着,摒弃着!

九六年深秋于新郑

相关文章关键词

《“鬼集”今昔》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