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 民谣一曲话“变迁”

民谣一曲话“变迁”

2013-10-18 03:22 作者:肖兆力 阅读量:37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党总支一班人富民强村纪实

“苗骆河,弯又长,一片荒滩不长粮,七十二根讨饭棍,三十六个光棍堂……”。

曾几何时,这支在当地流传的古老民谣,给人以贫穷、无奈和沧桑,那种“往事不堪回首”之痛,深深印在苗骆河两岸百姓的心里。

“苗骆河,弯又长,良田肥沃稻谷香,金滩银荡全是宝,生态苗庄奔小康,九龙蟹肥鱼虾鲜,新歌一曲传四方……”

如今,这支新版民谣,说的也是苗庄村,一个有着9个村民小组,2326个人口,6300亩耕地,4000多亩水面的农业大村;一个全村人平收入达12800元,村级积累达514.19万元,比过去增加了88.6%的小康村。

近5年来,苗庄村党总支一班人励精图治,团结进取,围垦造田,开发荡滩,招商引资,把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苗庄村,建设成建湖县经济建设排头村,盐城市模范村民委员会,盐城市民主法制先进村,盐城市生态村,江苏省管理民主示范村,江苏农村家庭计划示范村。

村官好比发动机,而农民才是真正的机车。只有发动机带动机车,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苗庄村能有今天的繁荣,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个人就是村党总支书记苗书中。

苗书中是个40出头的汉子,土生土长在苗骆河畔,对苗庄这片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常说,土地、绿水、人情,就好像农民、父亲和孩子,只有把全部心思用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才会真心拥戴你。从生产队长、出纳会计、村主任、村党总支书记,20多年的农村工作,苗书中可谓是真心付出、真诚奉献。特别是当选为村书记后,他就像一台上足马力的发动机,没日没夜地带领着苗庄村农民,奔向他们所向往的富裕之路。

“当时,我们村里集体欠债120多万元,村里的孩子上学,就连一条象样的路都没有。”采访中,村会计对我们说。

上任伊始,苗书中就着力谋划苗庄村的发展大计。他首先召集水产、经纪人、流动人口3个支部的81名党员,召开了支部扩大会。在统一大家思想的同时,积极实施流转土地,开发水面资源,发展副业,反哺农民,努力增加集体和农民的收入。苗书中将已经到期的30多份水面承包合同,采取重新招标发包,优先让老承包户接标,以提高承包金。仅此一项,就为全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使全村停滞不前的水产养殖重新焕发了生机。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更加突出品牌效应,增加农民收入,在苗书中的倡议下,该村成立了水产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实行股份制,采取以水面入股的形式。近年来,水产养殖合作社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主线,以水产养殖产业为主业,因地制宜,龙头带动,产销结合,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创名、优品牌,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道路。去年在苗庄村落户的建湖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在中国淡水养殖研究所周鑫教授指导下,该公司采用微孔增氧全覆盖的领先技术科学育苗、生态放养,所培育的大闸蟹除了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外,还具有‘膏红肉鲜’的明显特征,如今已形成了集育苗场、饲料加工、养殖、营销、水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预计该公司明年蟹的产量可翻番,销售超亿元,已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犹如一个不同的"磁场",哪个地方的环境好,哪个地方的吸引力就强。

“从去年开始,我已经有5000多万元的票子,投进了这片近3000亩的水面。今年的蟹,养得是特别的肥美,多数蟹达到了每只5两以上。从10月1日起到现在,每天销售规格蟹达3000多公斤,总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除30%满足北京、江苏、上海等市场外,70%销往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尽管我们的蟹价高出了普通蟹的20%,但仍供不应求。”建湖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建华介绍到这里,嘴角洋溢着隐藏不住收获的微笑。

邵建华是地地道道的外地人,到苗庄村来投资除了看中这里的水质,更看好这里的路桥等配套设施和亲商爱商的投资氛围。近年来,苗书中带领村民们开发荡滩,围垦造田,新开垦了2000多亩水面。去年,苗书中和村两委一班人,只用了10天时间,就和村民们签订了流转合同,签约率达98%。如今流转出来的这片水面,不仅成了建湖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无公害农产品和大闸蟹出口生产备案基地,还为村里500多剩余劳力,找到了就业门路。近5年来,村里先后投入近千万元,新筑了1300多米长的水泥硬质路面,新建桥梁6座,改建了村卫生室。去年,该村还完善了长400多米、宽12米的人民路拓宽工程,解决了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上学、入园行路难的困难。今年农村医疗保险,村里用集体资金为每个人口贴补30元钱,农村改水,每户需投入500元,他们为全村635个用农户,贴补50%,在农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他们不要群众负担一分钱。目前,全村已有56户农民住进了高档农民公寓。

“我们有一个团结的村级领导班子。村干部都很有战斗力,遇到困难大家开会研究,努力做到全村步调一致。”苗书中向我们介绍道:“为加大招商力度,村内实行了‘全村宣传、招商有奖’的激励机制,鼓励村民多为村里提供招商线索。

如今,苗庄村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农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我们村已全部解决了就业问题,现在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在家门口找到活儿,既能打发时间又可以赚钱”。村民还调侃地对我们说,“这些年来,村里给大家办了许多实事,想的也特别周到。现在再有十里八村姑娘想嫁到我们村,我们村的小伙子还不一定要呢?”。

相关文章关键词

《 民谣一曲话“变迁”》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