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穿越路上的"变数"

穿越路上的"变数"

2013-10-18 03:42 作者:智蜂山 阅读量:21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驴们期盼已久的穿越智峰山活动,终于确定在12月8日进行。周六早上起床后,我发现窗外满天大雾,能见度不足十米,只好将原定的集合时间推迟。九点集合时,新老驴子来了14位,因为是去穿越野山,大家热情很高,装备也特别的齐,除了冲锋衣服、帽子、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外,还带了3部对讲机和1把砍刀,可雾还是那样浓,浓得化不开的样子,这样的天气去穿越,容易迷失方向,我与山上等驴子紧急商量,决定改去盘石州游玩,那里山虽不高,但安全系数高,风景也不错。

我们乘坐的中巴车,在白茫茫的大雾中缓缓前行,快到盘石州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太阳从厚厚的云雾中探出头来,奇迹般的把满天大雾逐渐化解,大地顿时变得豁然开朗。如此奇妙的天气变化,让驴们欢喜不已,老天相助,那我们还是去穿越智峰山吧!

车急忙调头,朝苦岭山方向奔去,快到山下时,一辆拖竹子的手扶拖拉机卡在窄窄的水泥路上,使得中巴车无法通过,我们只好弃车徒步。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茶山村石板洞,这里正是苦岭山下,上个月枫叶正红时,我和何、松等驴友曾到此探路。

在向导吴师傅的带领下,全副武装的驴们沿小道上山,爬过一段陡峭的放木道后,苦岭山坳已在足下。山坳里,那棵古枫树依然笔直挺拨,只是枝残叶败,落英缤纷。

冬日的山野里,万籁俱寂。山坳西侧有一条通往智峰村的小路,路随山形蜿蜒,因多年无人行走,荆草丛生,枯枝横设,我们遇草踏之,遇棘劈之,遇枯枝和藤条,或跨越,或伛偻匍行,在前面开路的尹驴还不时用对讲机报告路况,提醒后面的驴友小心通过。行走二三里后,驴们开始身热汗出,不少雌驴便解衣脱帽,逐渐放松了警觉,殊不知,一场风险正悄悄的向她们靠近。也许是劈山开路,惊扰了路边的蜂窝,走在中间的倪驴被黄蜂蛰了两下,疼痛难忍,我急忙用对讲机呼叫殿后的山上,叫驴队注意防范,但惊魂的一刻还是发生了。走在后面的驴友经过蜂窝时,成群的黄蜂向他们袭来,数量至少在百只以上,由于躲避不及,阎驴被黄蜂在背上扎了两下,逃之则被黄蜂狠狠的蛰了七八下,蜂群攻击停止后,受惊的驴们绕道与先头部队汇合,此时,逃之的手背肿痛难熬,倪、阎两驴还惊魂未定。我们忙为受蛰之驴压惊,并对伤口作了简单的处理。

见无大碍,驴队重新整装,在茅草与荆棘中小心翼翼的继续前行。行走在山间,斑驳的阳光照于蜿蜒的小径,抬头是山,是树,是无名的花果,我们陶醉在迷人的山色中,伤痛与惊慌慢慢淡忘,欢声笑语又在山谷里荡漾。

翻过一山又一山,在平汨两县交界的山脊上,我们与向导吴师傅话别,然后往北下山。下到智峰村后,我们沿水库徒步,一路谈笑风生,一路饱览湖光山色,抵达穿越的终点兰家洞水库大坝,已是下午四点多。

返回的路上,驴们对今天发生的事议论纷纷:尹驴说,黄蜂蛰伤事件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户外安全教育课;阎驴说,吃一堑,长一智!大家从此提高警惕!我也趁机给大家强调了树立风险意识的重要性。回家后,逃之在网上展示自已肿得像包子样的双手,热心的驴子为她推荐治疗方案,如醋、冰块、雄黄、大蒜之类外敷,方法五花八门,却是民间流行的单方。

幸亏老天有眼,驴子有福,第二天,阎倪两驴子的肿痛基本消除,逃之的伤情也明显好转。

纵观这次穿越活动,可谓是一波三折,充满变数,天气的无穷变化,山野的扑朔迷离,既有不可预见的精彩,也有潜在的风险。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时时充满变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畏变数,掌握变数,才能从容应对变数。

相关文章关键词

《穿越路上的"变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