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三克探案集(六)奇怪的人
一个男人,不喝酒,不吸烟,不玩扑克,给人的感觉,真的好奇怪的。
“你丈夫,他,他在夫妻生活中……”
我们走在路上,老肖低声的和女人交谈,虽是询问,语气却绝对的委婉。
“一直很和谐的,真的,挺不错的。”女人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原先嘛,年轻的时候,他抽烟、喝酒、打牌,婚后嘛,在我的坚持下,他就全部戒掉了。”
“哦,原来是这样。”老肖恍然大悟。
就在这不大的院子里,生活十天时间,每天就面对这熟悉的几张面孔,不喝酒、不抽烟、不玩扑克,空闲时间里就只能看电视、上互联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换做我,我才不干呢。
我嘛,真怕闷出病来呢。
他的丈夫,怎样度过这十五年的光阴。
一个男人,九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辛辛苦苦、兢兢业业的工作了十几年,每天就处在这偏远的荒凉野地里,没有娱乐,少有亲朋,同学聚会、朋友会餐这些社会交往活动,很少参与,少年的激情与青年的冲动,就在日出月落中慢慢的消磨了吧?
这么一个窝囊、不能上进、本本份份的中年男人,却怎会走上离家出走之路?
真的是他,终厌倦了这种清油枯灯的生活,看破了人间世事,了却残生了,还是,不管不顾的逍遥自在去了?
“我们,还是到他的办公室去查找一番,那里,应该有一些蛛丝马迹的。”老肖也摸不着头脑,试一试吧。
办公室,一间普普通通的屋子,里面嘛,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两个资料柜,再有一张长条椅,一个报架。办公桌上摆了台式电脑,报架上夹了几张过时的报纸,资料柜里,透过玻璃看进去,全是专业书籍和电站管理制度,“电气操作”、“真空开关检修导则”、“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继电保护”、“五金手册”,琳琅满目,毕竟是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书生之气尽现眼前。
老肖逐一拉开资料柜的抽屉,里面嘛,笔墨纸砚样样俱全,在资料柜下部的柜子里,仍堆满了书,奇怪的是,这些书,要么是全英文,要么是中英对照读本。什么《鲁宾逊漂流记》、《莎士比亚全集》、《简·爱》、《雾都孤儿》、《福尔摩斯探案集》、《007》……
“你丈夫,在家里也练书法么?他读书,是中文的多,还是英文的多?”这事过于蹊跷,老肖不愿放过一丝细节。
“在家里,我上班、孩子上学,他一个人独自在家,也练书法,更多的时候是读书,什么书都读,全英文的也看,我还经常打趣他能否看懂呢。”女人一脸不惑:“他的英文,够烂的,大学里英语没有获得四级证书,最后毕业时,只拿到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书,他是没有的。”
一个没有四级证书的人,整天捧着英文书,能读懂么?
老肖抽出一本《鲁宾逊漂流记》,随手翻看,我也顺延瞧过去,那书面上,密密麻麻画满了标记。
“你们站长的个人物件,都全在这里了么?”老肖转身询问站里的值班员。
“哦,他的东西,办公地都在这里,私人物件嘛,都在他的宿舍里的。”
虽为站长,起居室却极简陋:一张单人木质床,一张写字桌,一把椅子,墙上呢,一台壁挂式电视机,一个简陋的衣架,两个三合板拼装的组装书柜。
“书柜,可以打开么?”
书柜里,没有书,却堆满了手稿纸。我也拿起一撂翻看,这个人的书法,蛮好的,一手漂亮的宋体字,我自愧弗如。
一页页读过去,这分明就是他的文稿嘛,散文、小说、诗歌,什么题材都有。
“这个人,文笔相当不错啊。”我转头对老肖低语。
老肖却不吱声,只是不断的阅读文章,一行行的读,非常的仔细。
“你丈夫,喜欢写文章?”我心里充满了钦佩。
“他的文笔,原本不错。我当年也是读了他的情书,方才动心嫁给他的。”提及往事,女人恋人闪过一片红晕。
“他的书法也特好的,字写得真漂亮。”我由衷赞叹。
“哦,他的字,原先好丑的,还没我的字好看,这些年,他的空闲时间多,在家里也联系书法的,字,反倒越来越漂亮了。”女人嘛,对男人的要求,永无止境的。
“你们工作中有用得着英语么?”老肖转过去对着值班员,是啊,一个普普通通的边远小站,有用得着英语的地方么?
“没有。我们的设备基本上都是国产的,就是一些进口的部件,也有检修人员专业维修,我们也不用懂得英语的。不过,懂英语还是有好处的,上一次我们的远控柜故障了,检修人员看不懂英文说明,还是我师傅他指导他们修好的。我师傅,不但能看懂英文,英语也能听得懂,我们看外国电影,都是看汉语版的,我师傅,他却看的是原声版的。”有真本事的人,总是能受到尊敬的,即使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
“一个工作中并不一定需要懂英文的人,却坚持读英文书籍、看英语原声电影,原先字写得很丑陋的人,却坚持不断地练习书法,写文章,这个人,仅仅是把这些作为个人爱好,借以打发无聊的时光么?”老肖自言自语,自顾自说,盯着文稿纹丝不动。
是啊,说能解释得清楚呢?
“你们,出国旅游过么?”老肖的疑惑愈加多了。
“我没有出过国,他嘛,零一年去过香港,他们单位组织劳动模范出外旅游,本可以带家属的,我当时小孩太小,抽不开身,就推脱了。”
“你丈夫,从香港回来后,可有大的变化?”
“当时没有什么感觉的,后来嘛,多少有些变化的。他自从香港回来后,再没有以前那种怀才不遇的抱怨了,反而不间断的联系书法,学习英语,这些又不是什么不好的习惯,总比吸烟、喝酒、打牌强啊,虽然工作中可能根本用不到这些东西,我也就顺着他,他爱学习,孩子也有样学样,学习成绩还不错的。”
一个好学又顾家的男人,真的会做出离家出走、抛家弃业之事?
谁知道呢,这个世界嘛,总是充满了矛盾。在主席台上满口廉政奉献的官员,过两天被双轨了;整日里讲着爱岗敬业的总经理,过两天移民了;平日里恩恩爱爱的小两口,闷不吭声的就离婚了;整日里打打闹闹的两口子,忽忽悠悠的一辈子倒相携相伴了。
那些在家里默然无语的男人,也许是家里的老婆过于强悍,他不愿多言,何况现在这些经过不爱红妆爱武装时代的女性,走路一阵风,言语不再温柔,行事不再文雅,恨不得和男人一般的扛麻袋,远古时候那种让人赴汤蹈火的温柔顺从,早跑到爪哇国去了的。
这些被压抑的男性,做出一些破格之事,也许,有可能的吧。
这个世界太疯狂了,就差老鼠给猫当红娘了。
我们坐在站长室里喝茶,老肖抱着站长的原创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和站长夫人边喝茶边聊天。
“你经常来变电站么?”
“刚结婚时候,经常来的,有了小孩,就不怎么来了,荒郊野岭的,又是他工作的地方,我在这里,多有不便的。”
“你丈夫,写的小说,你有读么?”我很好奇,那些小说、诗歌的,真的蛮好的,我感觉完全可以拿到报刊、杂志上去发表的。
“他写的东西,除了婚前写给我的情书,我再没有读过,况且,他在家里也没有写东西,都是忙着洗衣做饭、拖地、清擦家具的,哪有时间写东西呢?”
“你和孩子都不在家的时候,他忙什么,我的意思,在家务活做完以后的空闲时间,他是怎样打发的呢?”
“在国营企业里,他又不会跑关系,也从来不屑给领导送礼,怎能有职务的提升?多少年了,还是只做到这般一个小小的芝麻官,他的同学,现在至少都是副处级了,他嘛,还这样。一个不思进取的男人,在家里,做完了家务,除了看电视,还能做什么呢?”
是啊,现状就是这样,这些满怀专业知识的基层技术人才,在这泥沼池里,永无出头之日,企业里,总要的是能跑前跑后、任劳任怨的马屁精,看重那些能将迎来送往之事安排得妥妥当当、灯红酒绿中能高歌震天、酒席宴会上一斤不醉的不倒翁,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的实干家,得了吧,能干嘛,继续干嘛,换了别人,没有你这般的经心的。
那么,能干专业的,就永远的在干专业。
可是,这种企业里,干专业的,职务得不到提升,而待遇呢,是随了职务走的。
做技术的,待遇就不能提升,收入嘛,就永远处于下游。那些生活在一处的妇人,平日里东比西赛的,这些做技术的人,自然的就失了脸面。
现在的社会,又有几个,真真正正的愿意埋头搞钻研呢?
老肖抿着茶,淡淡静静的。
“你在变电站时候,怎就能判断站长另谋高就了呢?”一般的查看现场,他,怎就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这事其实很简单。一切嘛,连接起来,他的生活经历、社会现状、业余爱好、个人志向等等,串起来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就不难的。”
是啊,一切串起来,分析判断,根据最后的结果,好像也得不出别的结论。
老肖打开电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家人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合照,照片中的女人,幸福、顺从、体贴,温柔的靠在男人怀里,脸上的表情,早无愁闷,洋溢着被男人呵护的满足快乐,小孩子站在男人的另一侧,两眼炯炯有神,对未来的幸福渴望呼之欲出。
那些心里有追求的人,即使在穷乡僻壤,他们内心也无比强大,从不自暴自弃,总是在不断奋进,他们不间断的充实自己,为了亲人生活得更加快活和幸福,他们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平淡和冷眼,时时刻刻把对亲人的关爱和责任,深藏在心底,对亲人的关爱成了他们不断强大的的鞭策,使他们愈加成熟和老练。
为了亲人,忍受一时的冷淡和平庸,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们绝不低头,永不放弃,为了亲人,他们会接受一切挑战和磨难,不会放过任何转瞬即逝的机遇。
这样的男人,脊梁,总是坚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