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儿子双双进学堂
十一、儿子双双进学堂
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好,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阳光没有了夏的炽热,变成了温柔而又充满朝气与青春活力的姑娘,让人有种去亲近的愿望。
儿子在妈妈身边的日子里。妈妈时时会想起你们三岁前,我们母子三人在乡村爷爷奶奶家的生活,那种农家生活的朴实,也很感欣慰。想起带你们时的辛苦,日夜操心着你们的吃喝。一股无法言喻的辛酸还会包围着我。
妈妈有了你们的相伴,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转眼间大家伙就六周岁了,妈妈教你们写字,读唐诗,唱儿歌,觉得你们样样都行,很是欣慰。还有你们看爸爸下棋,听爸爸弹琴,吹笛子,吹口琴等等,除了显露出你们的童真外,也显露了你们的灵气。这一切妈妈都在认真观察。瞧你们那聚精会神的样子,妈妈猜想你们读书一定会很认真的。
六岁的大家伙,真成了一个小小伙子!于是,爸爸妈妈准备把你送到学校去上学前班,让你们和其他孩子一起去感受一下集体生活,为了你们读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家里却为这事产生了分歧,我想你到妈妈的身边读书更好,随时可以观察你的学习情况,爸爸考虑问题周全些,觉得到妈妈这边读书不好,爸爸妈妈随时都有工作调动的可能。还是回农村爷爷奶奶那儿去读比较好。那儿上小学很近,爷爷奶奶家后面就是中心小学。妈妈的意见是爷爷奶奶年纪都老了,更没有精力去管孩子,而且你年龄太小还不懂得照顾自己,这些妈妈都考虑得很周到。当然,妈妈知道你们能适应一些环境,记忆也不错,可从妈妈的心里说,还是不放心的。但最后我还是听了你爸爸的,还是送你到乡村去了。
小家伙听说要送哥哥去读书,头天晚上也闹个不休,说我也要和哥哥一起去读书,我也会写字了,妈妈哄着你还小,等明年你长到六岁了就和哥哥一起去。可你天真无瑕地天天问妈妈说:“妈妈,今天是不是明年呀,我有没有六岁了?”
大家伙听说送你去读书特别兴奋,似乎你自己感觉自己长大了,是学前班的孩子了,早早地就收拾好了新书包,把文具盒放进里面。虽然早早地上床了,却很晚才在兴奋中入睡。
一九九六年,爸爸要调到一个离妈妈更远的卫生院工作。爸爸这人对工作虽然不能说很认真,但脑瓜子灵,郎当里带有硬功夫。当时你爸爸是有点不想去,但局里的分配不得不服从。爸爸就想把妈妈一起带去,所以先把你们安排妥当。
时间飞逝,很快小家伙也跟哥哥一起在爷爷奶奶那上学前班了,你爸爸还是照常下班后回妈妈这里,路虽更远,但还是照回不误。你们在学校有你的堂哥哥们照顾了,上学一星期爸爸妈妈回来看你们,看到你们在和哥哥们玩,听奶奶说你们还会帮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妈妈是打心里高兴。我叫小家伙拿出你们的新书来给我们看,发现小家伙的书上写的“睿兰”,当时我看了书上写的名字真要笑掉了大牙。妈妈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你说:“老师说叫我们让爸爸妈妈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书上和本子上,免得把书给人换了。我叫奶奶写,奶奶说她不知道写,爷爷又常不在家。那就只有我自己写了。”妈妈又耐着十二分的性子教你把名字改过来,教你要把姓写在前面,叫“兰睿”才对。你还撅着小嘴说,叫爸爸给我取过一个更好写的名字,我这名字不好写。我同桌的名字叫“兰兰”我就改名叫兰兰好了。(因为那村庄都是姓蓝的,他们把姓蓝的蓝字略写成兰,为此我的儿子到现在都还是这个兰字,俩父子都不同姓了。)听你天真无暇的话语,我和爸爸都笑你太天真了。
想想你们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集体生活,结识了这么多的小朋友,还懂得了和同学相处与同学分别。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朋友,同时也会有很多朋友离你们而去。当朋友离开时,不要太过伤感,因为还会有新的朋友在前面的路上等着你们。有些人能陪你终生,有些人却只能陪你走一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勇敢地面对。相信你们的身边始终会有朋友的支持。
你们一天天的长大,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次你们用了一星期就适应了新的环境。看到你们每一天都在成长,每一天都在进步,妈妈心里一股暖流在涌动。
我陪你们聊天,照顾你们睡觉,和你们一起学习,关心你们的健康,批评你们的错误,表扬你们的优点。直到这时我才学会了作为一个母亲的全部内容。我的生活也为此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在向母亲的这角色转变的过程,一直梦想事业成功的我,不再只为自己活着,而是将全部都给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