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快乐考试”,快乐成才

“快乐考试”,快乐成才

2013-10-18 05:47 作者:今我来思 阅读量:34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如果您以为这些专注于ipad的小朋友单纯地正在游戏娱乐,那您错了。说来可能不太让人相信,这是北京崇文小学期中考试的一部分------孩子们在尝试给爸爸妈妈发短信。或许正是因为更多人对这样所谓的考试不曾耳闻,所以反响强烈。习惯传统应试的人们自然表达了不理解,从形式上来说,脱离了笔试;从内容上说,脱离了课本,何以成为考试?

低年级淡化期中考试,将平时的竞赛成绩融入到期中考试中、考试不用试卷改为做游戏……今年期中考试,北京多所小学通过各种方式淡化考试概念,“快乐考试”悄悄兴起,小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检验学习收获,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技能。

“快乐考试”似乎在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信号:伴随减负,素质教育倡导的“快乐学习”、“快乐考试”正实实在在地走进校园。

同样的学习过程,中国的孩子要累得多。尤其是小学生更是不堪重负,沉重的书包不仅压垮了身体,同时每个学期的考试也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要写到半夜,甚至能将孩子急哭,网上也传过小学生因自己的作业负担过重,打电话找警察帮忙等等让人苦笑不得的事情。这种拼体力和压力的教育在西方教育者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较西方而言,中国的老师和家长更善于用压迫的方式来完成教育过程:老师的潜意识中总用多留作业,多做难题来作为提升成绩的唯一,也是万能的手段;家长们则更善于用考试成绩和名次来考量孩子的学业,作业以多取胜,考试以分论胜。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这样的痛苦轮回让学生苦不堪言,他们不得不习惯和适应这种强迫的教学模式,家长也一致认为老师必须多留作业,一部分甚至会偏执地以为少留作业的老师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不敬业。传统教育由来已久,社会接受,百姓认可。只是人们却不去思考:一个刚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最初是喜欢上学读书的,怎么后来就变得越来越厌学?本来求知若渴的孩子为什么不想到校学习,不想见老师?显然这是教育出了问题。无休止的作业,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抹杀了探求知识过程中应有的快乐。

关于讨论中西方教育差异的话题由来已久,与中国的同龄小孩相比,美国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得多。这在最普通的课堂上就可见一斑,美国人认为开放、轻松的课堂更易于培养孩子探究未知的能力,中国的教育看现在,美国人在教育的问题上则看重未来,针对孩子的不同潜质,他们更善于发现和开发孩子的个性差异。从美国拥有众多的知名高校来判断,美国的教育是领先于世界的。既然压迫中学习能成才,快乐学习也能成才,我们为何不给孩子一个相对快乐的学习机会呢?

从难度来说,我国一年级的小学教材难度大体相当于美国小学生三年级教材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移民到美国,你读一年级的小孩可以在美国近两年内什么都不用学。表面上看,我们这种从难、从重的教育模式无可厚非,问题是同样成才,美国也不乏大师,天才,我们又何苦非得将学习变成一种苦差事强加给孩子们呢?

诚然,快乐轻松的学习不等于放任,这种快乐考试也不见得有普遍意义。只是至少给我们一个提醒:21世纪的教育该向何处去?该是适时提倡“快乐学习”,“快乐考试”的时候了。课程从简,课业从减,课堂开放,教法灵活是未来教育的大趋势,我们的教育手段,评价手段都应顺应时代潮流而变,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快乐学习才是教育的根本。

相关文章关键词

《“快乐考试”,快乐成才》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