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
点起一堆篝火,是我们人类从远古的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深深地埋在我们的心底里,一有机会便会难以遏制的付诸行动让篝火燃烧起来,让它照亮我们的脸膛,让它烧熟我们的食物,再手拉手跳起萨满式的舞蹈,一切的活动景象正是重蹈了近万年前老祖宗原始人的覆辙。
历史有时候是在正大光明地重演着,有点意思吧?
篝火的出现,确切的说,应该是火的使用,是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结束,是从蒙昧走向智慧的开始,火对于人类自身的进化意义非常重大,一堆燃烧的火,让远古的人们吃上烧熟了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增加营养,促进大脑容量,也杀死了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增强了身体素质延长了生命,可以说没有火,就没有今天的人类社会。
篝火照亮了远古的夜空,也照亮了人类发展的历程。
我们国家的历史传说中,是燧人氏教会了人们使用火,怎样用钻木取火的方式来获取火种,燧人氏也因此被后人列入三皇五帝的行列,同伏羲、神农一起受世人的祭祀。在西方国家的传说里,火的使用是血淋淋的,残暴的天神宙斯为了让人类臣服在他的淫威下,便把人间的火种带回奥林匹斯山上,是善良的天神普罗米修斯把火种藏在一根芦苇管里带回人间,也因此被暴戾的宙斯钉在山上,让鹰雀日夜不停的叨食他的心脏,承受着无尽的痛苦。西方人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奥运会的火种便取自奥林匹斯山。
西方的传说偏重于神话,我们国家的传说却很温情、更符合实际富有人文精神。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从火的传说中明显的表现出来。
篝火是使用火最原始的方法,远古的人类从篝火中获得温暖、烧熟食物和驱散野兽,而今天的人们燃起篝火大多是为了联络感情相互交际,也使人们在熊熊火焰中得到欢乐。火焰能让人亢奋,让人激动,人们离不开火,喜欢火焰燃烧时的那种热烈和明亮,但又很怕火,火能焚烧一切,它一旦获得自由肆意横行,便会毁掉家园,毁掉森林和田野,而在控制之下燃起一堆篝火,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各种复杂的欲望,又在其中得到快乐,所以人们往往乐此不疲。
野营的人们在山野里燃起的篝火应该叫营火,都市里烧起来的才叫篝火。篝火原本的释义为用竹笼罩住的火,“篝”字头为竹,下为?,?在古文中原指射箭用的护具,但它又是个通假字,可代?(构),两者加在一起意即用竹子构成的东西。《说文》解为“故也,今熏笼也”。是竹编的笼子无疑。在过去,篝火普遍存在于战争中,《史记陈涉世家》里记述道“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火光在竹笼中闪闪耀耀的,起到了迷惑人心的号召作用。今人所称的篝火,已脱离了它原本的含义,只要是人为点燃的大火堆就可叫篝火。
现在的篝火,已经是欢乐和喜庆的代名词。每逢集会场合,条件允许必会燃起一堆篝火,再加以礼炮烟花助兴。去年夏天在热水塘温泉疗养旅游区曾参与一个篝火晚会,有烟花燃放,有专业文艺团体的歌舞表演,场面十分热闹。只是篝火堆置放的过于庞大,不亚于一间房子烧起来的效果,但这样的景象更让人热血沸腾。望着一张张被篝火映红了的兴奋的脸庞,忽然感到让篝火照亮一次我们的人生也很不错。也许这簇火苗会永远亮在我们的生活中,亮在心头里。会后我纂了一首诗,诗名就叫篝火:
曾经,它同月光一起
照亮了远古的夜晚
月亮歇了,
它依然灿烂
曾经,它和反抗同行
焚烧了一个时代
反抗者去了
它光芒仍在
今天,我们与篝火在一起
让它燃烧的通红
夜色淡了
明媚了我们的笑容
篝火的光芒从远古到今天从未离开过我们身边,因为我们心中有它的记忆,有它明亮的影子。
12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