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肖三克探案集(八)凶手何在4

肖三克探案集(八)凶手何在4

2013-10-18 06:26 作者:大风行者 阅读量:32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拆拆中有纠纷是很正常的,但是,出了血案,却极端不正常了。

谁不是娘生爹养的呢?

屋主,拆迁队员,还有那些投资商、公务员,谁的生命,能有第二次呢?

这是一个法制的时代,一切均需依法行事。

这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富人不能平白的无偿使唤穷人,穷人呢,也不能任意的剥夺富人的性命和财富。

富人能做善事,使得穷人可以居有所屋,食有所物;穷人呢,不会去恶意的敲诈富人,使得富人能坦然而行,安心而眠。大家都能有尊严的恬淡生活,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那个杀人犯,现在,能逃到哪里去呢?

山警督挠着头,孤苦无助地望着老肖,人命关天的案子,怕是警局的领导,给他下了限期侦破的死命令了吧。

“现在嘛,火车乘坐已实行实名制,那个杀了人的屋主,不会去乘火车,他也更不敢去乘飞机,虽然坐飞机是最快速的逃离方法。那么,他会骑着摩托车逃跑吗?”老肖似是询问山警督,又似自言自语。

“我们已在公路边找到了摩托车,看样子好像是丢了摩托改乘汽车逃走了。我们也安排人对今天经过此路的汽车进行排查,让司机和售票员逐一查看逃犯的照片,如果他上了汽车,我们就能知道他的下落,至少知道他晚间的大概方位。不过嘛,这般的大海捞针,恐怕要耽搁时间,所以嘛,就请老肖给分析一下。”遇到人命关天之事,山警督竟如此谨慎,我也不由得暗自佩服他的敬业精神,虽然我和老肖平日里总打趣他。

摩托车丢在公路边,路边就有警察手持逃犯照片来回追问。公路边呢,一边是黄土陡坡,一边是土山。老肖在土山附近仔细搜索,不断拨开野草、树枝查看地面上的尘土,又不时的用手比划尘土上遗留的脚印,有时候也俯身去仔细观看折断的野草断茬,工作中的男人,一脸凝重。

“山警督,旁边的庄稼地里,可有什么能吃的东西么?”老肖难道没有发现案情,倒是到了郊区,食欲大开,想吃粗粮野味了?

“地里嘛,基本上都是棉花,你看,”山警督用手指向一片低矮的灌木状植物:“棉花开始接棉桃了,拿东西可不能吃的,即使牲口也不吃的。再有少量的玉米地,玉米棒子已七分熟了,这些天我们在这里还买过老乡的煮玉米吃,那味道真的不错。”山警督忆起玉米的香甜,眉飞色舞。

煮玉米,本就非常好吃,我也曾买了煮玉米吃,那玉米却未完全煮透,生涩难咽。

“玉米必须煮熟吃,生的玉米,真的很难吃的。”我突然灵机一动,老肖该不会想到有人打玉米的主意吧?

“逃亡的人,只要有得东西填饱肚子,哪还管口味呀。”老肖真的有发现了啊。

“得了吧,老肖。事情发生到现在,已经七天时间了,即使他可以吃玉米填饱肚子,可也喝不到水,这是黄土高原,附近有没有溪流,更没有泉水,村庄里现在每夜都有人巡逻,一只鸟都飞不过。人怎可能六七天不喝水呢?”山警督还真是粗中有细,乍听起来,一切都合情合理,无懈可击。

是啊,人不喝水,五六天时间,就可虚脱的。那个逃犯,求生的本能下,应不会选择附近隐藏吧?

老肖却无应答,只是在附近来回转悠。再向前走,却是一道沟渠,文革时期修建的水渠,笔直蜿蜒,下窄上宽,渠底和两侧,全是用水泥板铺就,底部呢,有近两米宽,上部要有五米宽绰。这些水渠,就在干旱时节,流淌了经过三级提升的黄河水,将附近的庄稼滋润,保得附近的村民一年两收,丰衣足食。现在不是灌溉时节,水渠里的枯泥却已半干。

在两个土山之间,黄河渠却采用了高架桥:二十八个水泥桩从沟底撑起了高架水渠,水渠嘛不再是平地上的梯形状,下部改成了半圆形,上面呢,却铺了水泥板,人马就可从水泥板上通行。老肖从梯形渠溜下去,转到圆形水渠里查看,他能发现什么?

太阳早已落下山了。我们三个饥肠辘辘,就抄了进路,从棉花田里直穿而过,进得车里,山警督却拍着湿漉漉的裤子叫苦连天。

“棉花叶子,没有玉米叶子宽大啊。”老肖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语,让我和山警督摸不着头脑。

“是啊,玉米叶子宽、长,数量又多,一棵玉米杆上,能长二十多片叶子呢。”我本从农村长大,假期里长帮家里种田,这些常识我还是懂得不少的。

“棉花叶子小,露水能打湿衣服,玉米叶子宽大,上面的露水,应该更多吧?什么时候,露水最多呢?”老肖的分析真是透彻,玉米的叶子宽大,当然承接的露水就多。什么时候露水最多,当然是黎明时分啊,一夜的潮气凝结,黎明时分,玉米叶尖上,都有露珠呢。

“老肖啊,你当时就怎能判断杀人犯就藏在附近,而不是如我们所想远走高飞呢?”山警督闹着头,讪讪的请教老肖。

“现在乘飞机要身份张,坐火车要身份证,进了城市,疙瘩角落也都有摄像头,他能去哪里呢?即使他乘了汽车逃跑,进了城,什么地方不要钱呢?就是小便,也要五毛钱。事发仓促,他不可能随身携带钱财,也许连汽车票也买不起,慌张逃窜,又不敢跟人争执,没有钱,哪里也去不了的。况且,他也担心妻子的伤势,同事呢,他当时义愤之下开了推土机行凶,却并不清楚那三个强拆队员的伤势是否轻重,如果他们仅仅是受伤了,而无生命之忧,他就会选择投案自首,毕竟伤人事件并不需要以命抵命。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只能得出结论:他就在附近。在附近查看庄稼地,确认玉米已可食用,就完全可以断定他藏在附近的土山上的。”老肖仍是一如既往的淡定,一环扣一环的分析,让我和老肖暗自点头。

“是啊,在这个无钱寸步难行、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要想逃过法网,怕是几无可能的。”时代进步了,任何人都不能轻触法网。俗语云: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可是,屋主可以靠玉米填饱肚子,他,怎样喝到水的呢?我们见到他时候,他双眼赤红,显然是焦虑、失眠所致,但并未发现他唇干舌燥啊?”肖警督还有一事不明。是啊,这个逃犯,怎在没有溪流和水井的黄土塬上,喝到足量的水呢?

“露水。”

“露水?”山警督不解,我也一头雾水。

“我们夜里从棉花田里返回时候,裤子被露水打湿了,那玉米叶子,较棉花叶更加宽大,在黎明时分,上面就积聚了滴滴小水珠,弯一下玉米叶,就可喝到一滴水,那么多的玉米叶子,用不了一个半个小时,他就可以喝饱了。昨天设伏时候,我试了一下,一分钟可以喝到八滴水的。”

那个逃犯,是不是喝露水维持生计,现在已无可考证,那躺在高架桥下的尸身,周围站满了法医和村里的干部,他在跳下之前,用随身的水果刀划破了脖子上的血管,显是抱了必死的决心。

这,也许就是他最好的结局。

“我们要是在高架桥的另一侧,没有留人驻守,也许,他不会选择这条不归路吧?”我有点遗憾,毕竟,一个活生生的人现在已毫无声息了。

“这跟高架桥对侧留人驻守没有一点关系的。他得知那三个拆迁队员的真实情况后,就已决心这般结束了。”老肖淡淡相道:“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走这条不归路啊。多少钱财,值得生命相博啊?”

是啊,人嘛,总是看不开。钱财毕竟是身外之物,失去了生命,还有什么能换回呢?

那些以身试法的人,总是抱了侥幸心理,总感到国家或企业亏待了自己,就采取一些违法的手段获取见不得阳光的利益。还有那些在冲突中,不能有效的沟通,却在激愤之下,热血用头,就不管不顾,非要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的。可是,什么事情,总有因果报应的。贪图钱财,尚且寝食难安;杀人越货,就能高枕无忧么?

可不正应了陈毅元帅的话: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相关文章关键词

《肖三克探案集(八)凶手何在4》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