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还是向右
就在前两天的时候,我突然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天生没有当英雄的命,后天有没有当英雄的本事,最好别在末路上混。我把这当成对自己的一种警戒,告诫自己不要再存在什么幻想,因为你不是那个末路上的英雄。
细说起来,跟这个文字打交道也不是我得本愿,上大学的时候,填报志愿是写的是法律和英语,看来我那时候就颇有点小心眼,知道什么吃香,什么不吃香,结果,一个服从调剂就把我弄到了中文系,以至于看小说看过了头,居然也想着自己能成为名噪一时的作家大腕,名利双收,坐享渔翁之利,当时适逢80后火热,据说人家一本书能赚很多的钱,我想这买卖不错,翻阅他们的书,不过尔尔,觉得自己蛮能行,于是乎,脑子都没拐弯,霹雳巴拉的写了一段有一段的,一截又一截的文字,却大都如泥牛入海,颇受伤害,加上天生的驴脾气,不信这个邪,别人能做的我就不能做,我非得做的别他们还好才行。断断续续的,接着那一段又一段,一截又一截的文字,又写了一段有一段,一截又一截,目的是很单的,就是为了能换钱,谁叫自己又舍不得下力气干活,不愿意受人管制,这也不失为一个得体的工作,码字儿。直至现在想想,有在哗啦文字上下的力气,攒起来,到河边卸沙子,没准也早发财了。
刚毕业那会儿,一度的热情奔放,豪情万丈,早晨起来九点起床,洗漱完毕,吃点东西,一坐下就到了下午的两点,跑到小吃部对付两口,又匆忙的赶会,路上好几次撞到人家的汽车和自行车上,挨了不少的叫人听着耳朵发疼的话和叫人看了浑身难受的白眼,当时谁还顾及这个啊,回去坐下就开工,晚饭没点,能不吃也就不吃了,一直就到了次日凌晨两点,一个月下来,再走上街,人家看我都觉得老了十岁似的。自己却从心底得意的不行,高兴地不行,好像出门一个金元宝掉在自己怀了一般。
先是叫人家这个看看,那个看看,听听人家的意见,人家的看法,有点头的,有摇头的,还有不置可否的,转了一圈,回来后,比没叫人看还不知道该干什么,想想这个说的有道理,那个也有道理,又想,觉得都没道理,再想,又有道理,折磨的一颗心是七上八下,乱七八糟。接着就是同文化公司谈,同出版社谈,各种条件谈了不少,合同签了两份,最终不了了之,气愤之余就是失望,心想这都是怎么了,失望之余就是失落,心想再也不写这个破玩意,正应了一位文友的话,不可能,谁叫咱好这玩意呢!
跟找到了,谁叫咱好呢!
这就跟爱一个人一样,你就不得不想法设防的讨人家欢心,甘心情愿的帮人家做这个做那个,最后往往还得受气窝火,吃力不讨好。
失落之余,两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应付公差,有偿码字,自己再也不愿意触及这个东西,心真是有点灰了。及至结识过一些编辑、作者,了解到这个行业的是是非非,点点滴滴,愈加增加了的灰心度,什么叫行,什么叫不行,这个东西完全就在人家说了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怪哉,什么时候这套理论也成了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了!
今年八月,暑期,业务暂停,一团乱麻,懒得撕扯,加上心情梗塞,郁闷之余,重操旧业,心却趋于平和,这时候码字,完全就是属于自娱自乐的范围了,别人不跟咱玩,自己哄着自己玩吧。要是这码字的东西给我最大的好处也就是这个,一门心思沉进去,能忘却一些烦恼,一些琐事。脑子占着,能想这个就不能想那个了。好吧歹吧,反正倒也凑出个十几万字来,写完后的感觉就是自己老了。先是时间上顶不住,一天七八个小时就觉得浑身那那都疼,没一个舒坦的地方,第二个感觉就是,吃饱了撑的,真是没事干了。心里一个劲儿的埋怨自己个,记吃不记打,吃凉不管酸。你把自己当谁了。又搭功夫又搭钱的,弄得什么也没成,你这是干嘛呢。
都是凡人,都很实在,也很实际。
就在今天我把最初的文档找出来,想着对其修修改改的时候,我觉得我对他已经相当的陌生了,才四个月,觉得他们真是面目全非。费了半天心思,却不得就里,不知道该从那下刀口,最后,无可奈何。
拉开窗户,外边的西北风嗖嗖的,刮得人脸疼,我想起媳妇早起七点去上班的路上一定很冷,随即觉得自己也哆嗦起来,也就想起了前几天自己琢磨出的那句话,又对自己说,你不是那个末路的英雄,放弃吧。
放弃,又不甘愿,主要是我不知道自己除了这个还能干什么。
点起一支烟,我看着自己的腿,不知道该先迈左腿还是右腿。
我该向左还是向右,我在想。可是这个问题到现在我还没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