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十年弹指一挥间

十年弹指一挥间

2013-10-18 07:26 作者:架柴生火 阅读量:33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晚上多喝了几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凌晨时分。梦中的情景,依旧在眼前飘绕。

老师提问了,老师发脾气了,满满一大教室的人,历历可数的六十多个即将毕业的大学中文系学生,竟然接不出“往事如烟堪回首”的下一句。唉,我虽是学中文的,可天生不爱背诵,“懒”是我给现在自己的学生的总结评论,却也正是对当年的我的经典概括。

这是我的大学的最后一堂课,其实真正的最后一堂课我早已模糊不清了,这是我梦中的我在湖北师范学院的最后一课。大学时候经常背诵古诗,背着背着,梦着梦着,直到醒来,才明白,这下一句是“年华岁岁似流水”;才记起,这不是唐诗,更不是宋词,而是初中时毛老师为感叹年华易逝自己写的一首小诗。

我在湖北师范学院的最后一课就那么迷迷糊糊的上完了,等我一觉醒来时,寝室里已经空空如野,已经满地狼藉,我们毕业了,同学们都走了,新生在敲门了。

我穿着裤衩,揉着睡眼,打开房门,唉,人生如梦,一觉千年。

老河口一中的班车开进了校园,我们二十多个大学毕业生吵吵嚷嚷地搬着书啊盆啊被褥呀挤进了车厢,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嘟嘟的王老师招呼我们找定了位子,坐了下来,班车“轰轰”了几声,启动了,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高歌,向陌生的汉江边的那座小城进发。

后来才知道,胖嘟嘟的王老师并不是老师,他只是学校的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工作人员;后来才发现,胖嘟嘟的王老师看上去憨憨的,心地却是异常的善良的;后来才明白,四十出头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的胖嘟嘟的王老师的人生告诉我,人生如梦,十年生死两重天。

十年前滨江公园还没有改造,十年前的滨江公园满是野草,满是地摊,满是坐在地摊边吃着盐水花生喝着金龙泉啤酒的河口人。人生总是有着许多的不如意,我的最初踏入社会,就是工作上的不如意。我独自坐在满是野草的滨江公园,一边吃着田螺,一边喝着啤酒。眼前是不舍昼夜的汉江水,身边是热热闹闹的河口人,但热闹是他们的,我的眼中只有流水。

一个破衣烂衫的孩子走了过来,坐在我面前的石头上,他在等待,等待着我喝完易拉罐里的啤酒,他就可以拿起空的易拉罐满意地离开了。

我终于开口了,终于有人和我攀谈了。他是孤儿,无以为生,拾荒就是他十岁的全部生活。在那个一个易拉罐两分钱的时代里,我掏出了五十元钱,塞给了他。当他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时,我却在醉意朦胧中惬意了,钱的确买不走孤独,可爱心能买来欣慰。我与他也许算不上同病相怜,他也许根本不懂我为什么塞给他这么多钱,可我却从他那里看到了自己内心的身影。人生如梦,梦里依稀是当年。

忽然想起将近二十年前自己写的那篇小文章,“老屋是我爷爷造的,那一年我爸爸十四岁。……又过了十年,我出生在了老屋里。从那时起,老屋就是我的家。……十年又过去了。十岁的我在老屋里哭了十年,蹦了十年,也笑了十年。老屋也就真的叫老屋了。……十年总是要过去,十年也就真的过去了。”读着自己写的《老屋春秋》,想着自己年少的梦想,猛然抬头,窗外已经透亮。推开窗,不料吓飞了一只早起的鸟儿,飞鸟已逝的枝头,几片颤巍巍的绿叶,正在轻唱无声的晨歌。

高三高三,学生们害怕着黑色的七月,老师们却在为不能上高三,不能亲历七月流火而担忧。那年我没能上高三,眼看着自己教师生涯中教的第一届学生走进了高三的教室,眼看着与自己并肩走来的同学夹着讲义走进了高三教室,我无言,我无泪。

高三啊高三,比我早来一年的湖北师院的师姐带完了一届高三又一届高三,第一届高三时肝脏有些隐隐作痛,咬咬牙说,等等吧,等把高三的学生送走了,再去好好检查检查。当师姐把第三届高三的莘莘学子送上了南来北往的列车时,肝,已经硬化了,肝结石,已经变成肝癌了。那年,我亲手把她从车上抬下来,她安静地躺在透明的棺材里,缓缓地被推进了火炉里。那年,我站在百花山上她的墓穴边,亲眼看着她躺在四四方方的木匣子里,轻轻地被放进了水泥墓坑里。人生如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后来我终于上高三了,后来我的学生一个接一个的考上北大清华了,后来我渐渐地忘却了坐在书屋里埋头码字了,后来老河口一中的老师们整天满脸堆笑了。然而,不到十年,没有电闪,没有雷鸣,骄阳依旧普照,皓月始终当空,高考却忽然滑坡了。于是人们不再用敬仰的眼神看着我们了,于是有人说我们整天的打麻将了,于是生源成了大问题了,于是我们的学生“懒”字当头了,于是没有北大清华了。人生如梦,十年弹指一挥间。

天已大亮,晨辉撒在对面高楼的墙壁上,撒在爬山虎的枝蔓间。我喝下杯中最后一口咖啡,点上烟盒中最后一支烟,走上天台,放眼望去,十年在昨天依稀可见,十年在明天恍若隔世。

相关文章关键词

《十年弹指一挥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