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风光系列――卢湖公园
春日的黄昏驾车去卢湖公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放下手中的活计,驱车向南,不过十分钟的路程,气势恢宏的卢湖坝堤仿佛一堵城墙横亘在前方,提醒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将车泊在堤下柳荫中,抬眼西望,一轮红日正在西坠,阳光穿透树枝,顽强地将余辉留在人间。水中的倒影正在仰望空中的自己,张开怀抱,期盼着落日最后的重叠。此刻谁是真正的太阳似乎已经不重要,平静的湖水用无声的包容,接纳了万物的回归,天籁无声,宁静致远。
向右拐进丛林小路,一座拱桥映入眼帘。隐约地,可以看见树丛深处露出的凉亭一角,我们要抢在日落前步入公园。
踏上拱桥,人一下跌入画中,放眼望去,周围满是绿意,修长的水竹,蓬松的香樟,盎然的生机将春天的机灵展现的郁郁葱葱。在绿树丛中忽然就闪现一株二株灼灼艳丽的桃花。仿佛春天的精灵,妖娆、艳丽。在蔓延的绿意中尽显婀娜,恰似妙龄的女子恣意地绽放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忍不住张开双臂,去拥抱春天、热吻自然。
在桃花的不远处,紫玉兰花也在尽情开放,她要用自己硕大压倒桃花的妖冶,这是一个百花争艳的时节。踏下拱桥,并不是彼岸,蜿蜒的碎石斜径将我们引入公园。一排香樟树的后面又是一座拱桥,这次不是桥的吸引,而是桥下人工湖中的一片残败的芦苇。
人工湖已经干涸,湖底乘机长满了杂草,如同缺失了寄托的精神家园,芦苇正是在这一片干涸中得以顽强地将上一年的历史拖进这明媚的春天。透过嫩绿的柳枝,远处的那一蓬像极了喷泉,在残败中显现一丝向上的蓬勃。这意外的残存竟然为公园平添了一份额外的惊喜。恰似封建贵族的遗老遗少孤零零地暴露在新文化面前,除了沧桑还有一点点传统文化的余味。
站在曲曲折折的回廊式木桥上,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这一蓬衰败中的芦苇,可以想见她曾经的蓬勃昂扬,甚至茂密。枯枝的边上三三两两的新芽已经开始生长,或许用不了几个月,这一蓬枯槁便被一片崭新的芦苇取代,我们期待着这个新时代的到来。
走过木桥,一架木制秋千静静地伫立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斜靠在秋千凳上,在摇摆中欣赏原本静止的景物献媚似地扭动身姿,就连粗壮的大树也不停地摇摆起来,仿佛一个莽汉笨拙地扭动庞大的身躯,迎合这春天的交响乐,天地都在眼前晃动,微微闭上眼,用思绪在秋千上摇摆,结果心被荡漾了。
沿着秋千架边上的小径向前,高处是一座茶楼,拾阶而上,我们走近这两层的仿古建筑。雕梁画栋的茶楼,尽显江南古建筑风格,大门口是两只石雕“四不像”把守,和旁边的一株百年古树相互呼应,就像是在向游人证实着这茶楼的悠久与辉煌,只可惜现在没有卖茶人,也闻不见茶香。只有一座空房子寂寞地伫立在春日的黄昏,失落、惆怅。
揣着一丝淡淡的遗憾离开这个叫着“茶楼”的建筑,向公园中心走去。太阳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隐退到一片远山之中,春日的黄昏将生机与衰退一同展示在我们面前,满园的葱郁在暮色中变得朦胧,仿佛人生的荣辱兴衰在这儿正用蒙太奇的手法演绎,是不是只有经过历练后的人生才能够在前行的路上做到宠辱不惊,正如这春日的暮色。
该回家了,许多的景致留着下一次光顾吧,于是寻找出处,公园拐角处一棵景观树吸引了我们,瞧这树干多像一位绅士单膝跪在地上向心仪的爱人求婚啊。
这位公主也太骄傲了吧,把头昂的那么高。要是给这景观树取个名字,就叫“嫁给我吧!”
呵呵,看到这样的场景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应当说,能给人带来愉悦的风景就是好风景。其实,人生的风景大抵也是如此。
车穿过高速路立交桥时,街灯都亮了,城市笼罩在一片暧昧的灯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