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寻访萎缩踪迹

寻访萎缩踪迹

2013-10-12 18:23 作者:边一文 阅读量:2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某君患脑萎缩,宛如遥控装置失灵,记忆力下滑,辨不出熟人。王三在身边,可他还对站在王三旁边人说:王三干什么去了?王三顺着他,说:开会了,下午回来。某君说:怎么这么忙,大家都在,就他没在,哈哈。引得周围人哄笑,包括王三。某君见大家笑,很满足,笑得开怀,自己未觉得有病。

一次,几个人一同吃饭,是与某君多年相识的老朋友,大家故意考他,看是否能说出同餐者名字,开始问时,某君很自信,都是多年老朋友,哪有不认识的?你认识,你说出他们名字吧,有人逐个用手指点,某君接连回答,好几位,都说错了,大家笑,他不认错,狡辩说对。说到最后一位,某君说对了,人们发现,这位级别最高。大家说,谁说某君失忆,级别高的,他不会忘,不是脑萎缩,太势利。此类场合,某君记忆皆重复上述场景。

萎缩是向枯掉渐进的损伤,机能尚存,仍有良好细胞残留。但,先萎缩哪些,后萎缩哪些,有否规律可循?褪化时,也如人类社会,循级别、尊卑行事,先将无名小卒甩掉,将高贵者留下?人生下来,世间经历被大脑锁定,长成过程留下世俗基因不足为奇,人终要老,脑迟早会烂掉,世俗痕迹延续至它的终结,它是多么的势不可挡。

记忆的微观世界是怎样情景?哪些东西记得住,哪些东西记不住,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记忆者本身。因记不住速死,就忘不了。患脑萎缩的某君,如今记住的,大多是他顶头上司的名字,一定是这些信息无数次的徜徉于某君的脑海,才镌刻下深深的印记。即使有萎缩冲击,最牢固部分仍会留下。于此说来,萎缩的顺序,取决对某君施以利害的程度。

没机会接见人脑,更不能细察它萎缩的过程,只从课本见过描绘大脑形象的插图。核桃仁似皱巴巴的表面,像豆腐脑似的一团,柔软的触不得的脆弱,神神秘秘的,完全弄清其运行机理,有待未来。大脑生病,麻烦多。在农村,见过植物萎缩,包括南瓜秧萎缩。秋后,滚圆的几个硕大南瓜从秧子上取下,瓜秧霸占一片,显得多余、障碍,接下来,是毫不留情的一幕:用锋利镰刀将粗粗的根子一刀两段,尔后,将绵长瓜秧拉到墙角清静的地方,任阳光暴晒,寒风拂过。很快干枯的叶子离地而去,刮到远处,绿色的瓜秧开始变浅,最后是散发水分后的残白,叠加在一起,狂风中瑟瑟发抖,逐渐地,饱满的瓜秧缩成光是植物纤维硬硬的筋状,表面布满皱纹,类似课本插图上皱巴巴的人脑,水分散尽,手擎起,轻飘地,微风随意掀动,可怜兮兮。接近干枯,瓜秧表面留些斑斑青色,那里是否如人脑一样残留着植物铭刻于心的记忆,植物萎缩有没有规则?植物无语,主管臆断更是无效,但眼前的一幕,让人惊讶:最底层的瓜秧,躲在阳光后面,残留点点青色,以闪青做着吻别,多么充满深情、富于浪漫?它把告别的倩影,闪给供其一生丰富营养多情的家园—大地。

不像人,一直绕不出自我,包括脑萎缩至最后的残留。

相关文章关键词

《寻访萎缩踪迹》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